首页 > 都市重生 > 川辣小厨娘 > 第两百五十一章 村里祭祖

第两百五十一章 村里祭祖(1/2)

目录

等到了清明节那天,紧关了两个月的祠堂大门重新打开了,全村要进行一个祭祖仪式。

所有的男丁都要去祠堂进行祭祖。

可是祭祖仪式时的站位也是有讲究的。

带头的是族长,其次就是村里的十个族老,最后才是村里的普通男丁和的男娃。

往年,罗三根虽然年纪大,可因为没做出啥成就,也就带着小宝站在人群的后面几排。

可今年不一样。

他竟然被族老邀请着站在了族长后头,也就是族长站着的位置。

邀请他的族老是罗四田的爷爷,估计是为了感谢罗三根一家在县城对罗四田的照顾,才会这么热情邀请到前头来。

祭祖时站着的位置代表的是这个人在村里的地位如何。能够从后面几排挪动到前面的位置,意味着是你在村里威望的提高。

罗三根甫一被邀请的时候,连连摇头拒绝。

他对于这样的位置根本不在意,而且这些年也没给村里做啥贡献,他怎么好意思往前走。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罗四田的阿爷一开口,其他的几个族老也纷纷劝说让罗三根往前站。

“三根,你就别推脱了。你去年在镇上开了面馆,今年又在县城开了酒楼。最重要的是你不忘本,开酒楼也不提携村里的小辈。这位置,你站得!”

罗三根被劝得没办法,就站在了族老的旁边。

站在族老后面的人群艳羡地看着罗三根的背影,心里涌起了一股火热。

罗三根六十多岁了,能够在短短半年内做出成就,从后头派到前头去。他们这些年纪轻轻的人也能做到!

有人觉得被激励了,也有人觉得被刺眼了。

被刺眼了的人,不敢去找罗三根的麻烦,就盯上了站在后头的罗大松。

有人奚落,“大松,你们家不是都被里正赶出村里了吗?怎么祭祖你又来了?”

罗大松神色倦倦,被问得憋屈,脸色有些发黑,嘴巴倒是很硬,“我姓罗,自然能来罗家村的祭祖。你不服,去找族长啊!”

说话的人被罗大松一顶,更加来了兴致,“听说你去县城也是开酒楼,生意怎样?你什么时候也能跟你爹一样站到前头去啊?”

一听到有人问起酒楼,罗大松就想到那个被人给砸掉饭馆,脸黑成了锅底,但依旧嘴硬。

“好着呢,一个月赚的银子你们一辈子都赚不到。”

旁边有人的儿子也去青兰的酒楼帮忙了,对于罗大松的那个饭馆后果知晓得一清二楚,这会儿毫不留情地拆穿了罗大松的遮羞布。

“大松,你可别乱吹牛啊。我怎么从我儿子那里听到的不是这样呢?!听说你酒楼里卖了不干净的地方,害得去你家吃东西的人都拉肚子了,最后酒楼都被人给砸了!”

这话一出来,惹得旁边在看热闹的人都忍不住小声议论起来。

“啧啧,也太缺德了吧!”

“唉,你别说了。这又不是他第一次做这样的事情。之前他在镇上开的面馆不是也因为不干净后面没生意关门了吗?”

“对哦,这两夫妇真的是黑心肝啊!为了银子,啥都不要了!活该会被人砸了酒楼!”

面对着周边好似利箭一般锋利尖锐的话语和视线,罗大松气得脸都涨红了,可他又找不到任何反驳的理由,更加不敢在祠堂里动手,只能满脸憋屈地站在原地,任由身边的人开口讥讽。

周围的人不仅开口讥讽他,还用身体挤他,挤得他不断往后退,直接退到了祠堂的大门口边。

罗大松站在空****的大门边,透过人群的缝隙看着和周围人谈笑风生的亲爹罗三根,心里满满都是不甘。

……

祠堂里的发生的一切祠堂外的女人自然是不清楚。

祠堂里男人在祭祖,他们这些女人就在祠堂的大厨房里准备今年吃饭要用的东西。

这是罗家村的习俗,清明节大家伙一起祭祖,一起吃饭。

青兰拿出了当初被丁氏催着要买的糯米粉。

村里的女人一听青兰要动手帮忙做吃食,各个都很激动。

毕竟青兰这双手做出来的菜可是县太爷吃了都说好吃的菜啊,更不用说她在县城还开了生意很不错的酒楼。

能让她来做菜,村里每个人都有一种xxxx的感觉。

村里来帮忙的人很多,摘一箩筐艾草特别快。

艾草摘回来后,洗艾草,煮艾草,切腊肉等等,只要青兰一开口,就有人帮着做了。

她最后只帮着调了一下包在青团里的馅儿。

最后的包团子也是柳氏带着村里的女人三下两下就包好了。

村里的女人们看着手里圆滚滚的青团,心里满满都是惊叹,对青兰的夸奖是滔滔不绝,各种用词夸张得让一直厚脸皮的青兰都忍不住起鸡皮疙瘩。

什么肯定是灶神下凡,什么肯定是御厨转世,听得青兰真的是不好意思。

不过成亲后的女人,除了说孩子,说家庭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帮人说媒。

有人就问青兰多少岁了。

一听年后就十七虚岁了,就忍不住开口,“十七岁年纪也不小了,有没有问好人家啊。”

有人就重新说起了去年丁氏给青兰找的傻子夫君。

那人立马气愤又热情地说,“青兰,你这事就包在婶子身上,婶子肯定帮你找个如意郎君。”

柳氏听到旁边人愿意给青兰介绍对象,笑得嘴都快要歪了。

她早就想给青兰找一门婚事了,但平日里一直在县城的后院帮忙,也没啥机会去结交村里的其他夫人,再加上青兰不愿意说起婚事,这件事就压着不敢说。

这会儿,村里人主动敢说愿意给青兰做媒,她自然是乐见其成。

青兰被好几个人拉着,七嘴八舌说要给她介绍婚事,她无奈。

她才十七岁啊,在前世都还没成年,还在读高中呢,怎么就说起婚事了呢。

未成年人的身体未发育完善,怀孕后很容易发生难产。

而古代社会又没有避孕措施,成亲后一两年十有八九会怀孕。

在医疗技术那么发达的现代社会都会发生产妇难产大出血去世,更不用说在古代了。

所以,她死都不想成亲。

但,她也不能黑着脸拒绝身边这些的大婶好心的意见,不然明天村里就有人说她脾气大了。

她笑了笑,微微提高声音,“其实,我也觉得我应该成亲了。”

“对啊,你这样想就没错了。你年纪不小,确实应该成亲了。”青兰这句话立刻得到了一片的附和。

“但是吧,我对我夫君有点要求,假如各位婶婶能帮我找到合适条件的,我也愿意。”

“你说吧。我们听听看。”这些人也没多想,只想着青兰有本事在县城开酒楼,对未来的郎君有要求也说得过去。

而且她们也很好奇,青兰这个小丫头喜欢什么样的郎君。青兰有本事,找到的夫君不会差,说不定她们以后也可以按照青兰的夫君给自家闺女找郎君。

见周围的人都望向了自己,青兰抬高声音,开始往外扔条件。

她每说一句条件,县城就安静一分。

“首先,我年纪才十七岁。我肯定不会找年纪太小,或者太老的,年龄范围是在18到25岁。”

这句话也没错。

“第二,我现在在县城开了饭馆,一个月就能赚个七八两白银,一年就是一百两银子。那我要求我未来的夫君一年要赚个两百两银子要求不高吧,聘礼就要求三百两白白银,这些都不算高吧?”

在场的所有人都被青兰这一番狮子大开口给吓到了。

乡下人家一年能赚个五六两银子居多,一年能赚个二十两银子家里就算勤快了。青兰一开口就是一年赚个两百两银子,这简直是难于登天!

有人小声嘀咕,“一年赚个两百两银子怎么可能呢?”

青兰笑笑,“我一个女郎一年就能赚个一百两银子,他一个郎君难不成还比不上我一个女郎我吗?还是我还没嫁过去呢,这人就打算吃软饭吗?”

这话……好像也没错。

嫁郎嫁郎,不就是嫁一个厉害的郎君能帮着撑住家里吗?但是嫁给一个吃软饭的,那真的是一辈子都是女郎吃苦。

有人弱弱小声质疑,“那你三百两的彩礼钱,也太多了吧!”

“对啊,有些人估计全家家产加在一起,都没有一百两银子,你开口就是三百两银子。这不是逼着人家娶你这么一个新媳妇就挖空了家底啊?”

青兰神色更加自然,“我要嫁的郎君,一年要赚两百两银子。除非他家是有个败家子,或者是有个不良的习惯,比如摸牌喝酒逛窑子,不管怎么可能拿不出三百两彩礼钱呢?”

村里的人倒是第一次听到一个小姑娘将逛窑子三个字说得如此自然,纷纷红了脸。

而经过青兰这么一番话之后,此后就再也没有人跟青兰说要年纪大了要成亲的事情了。

毕竟青兰这要求对他们来说太高太高了,他们身边真的找不到有这样条件的。

他们都觉得青兰心高气傲,一般的男人看不上,也就歇了给青兰当红娘的心。

柳氏有心想拜托村里人帮青兰找找合适的郎君,可是一开口就被拒绝了。

那人说得客气,“三根婶子,你家青兰这条件太好,要求的条件也太高了,我是真的找不到合适的郎君。你要不回了县城,在县城里问问吧。县城里肯定有人能达到这个条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