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九章 清明回村遇大雨【三合一】(2/2)
回乡要祭祖,自然不能缺了祭祖需要的东西,县城的铺子比镇上的铺子多且大,自然是最好是从镇上买了东西回村里。
青兰被柳氏催着洗漱好,急匆匆吃完,带着的小宝小辈就去了县城。
一行人一直买到晌午才回到酒楼里。
除了买东西,一行人还租赁好了两辆马车送一行人回家。
罗三根看着柳氏大包小包买了一大丢,脑袋都有些大,“买这么多东西,呆会马车都放不下!”
柳氏不搭理罗三根的抱怨,带着青兰和小贝收拾马车上的东西,“你看着吧,收拾收拾,再多的东西这马车都放得下!”
也不知道柳氏怎么弄得,原本乱糟糟一马车的东西还真的给她收拾得整整齐齐,还空出了一般的空间坐人。
罗小山他们等人也坐上了后面的一辆马车。
青兰看着关上门窗,被打扫得窗几明亮的大堂,所有东西都被收拾得整整齐齐,她才用力拉上了大门,在门上合上了大锁。
等她一坐上马车,随着车夫一甩鞭子,马车就哒哒哒往罗家村奔驰而去。
两辆马车在路上行驶了足足一个多时辰,渐渐能够从车窗里看到熟悉的罗家村轮廓。
马车里的小宝小辈看着车外熟悉的景象都有点激动,“快到了!快到了!”
青兰靠坐在窗前,看着外面熟悉又带着陌生的景象,嘴角也多了一抹笑容。
时隔两三个月不见,倒觉得这破败的小山村多了一丝熟悉和怀念。
此时,也从后面的马车上传来一阵阵呼叫声,“爹!娘!”
柳氏听着后头传来的喊声笑了,“估计是四田看到他爹娘了。”
青兰笑着看外面在田里对着马车疯狂招手的中年夫妇,嘴角克制不住往上扬,“离家几个月,家里肯定惦记着!”
果然,等一行人进了村里,罗四田等人的父母不知道什么得到消息已经站在村口等着了。
父母看着分离两个月的子女忍不住红了眼眶,子女也克制不住红了鼻子。
不过等看到孩子手里提着的大包小包,父母就忍不住埋怨孩子乱花银子。
不过临走之前,这些人父母都说为了谢谢罗三根一家对自家孩子的照顾,过阵子再去拜访罗三根家。
等人走散了,马车继续往前走,一直走到罗三根家门口才停下来。
罗三根等人将马车上的大包小包取下来,青兰则给车夫结算了车钱。
两个月没有回来,院子门上的大锁上都多了一层厚厚的灰。
一打开院子,院子里平地和墙角都长了不少野草,显得荒芜没有人气。
一家人点了油灯,又简单收拾了屋子才重新睡下。
青兰被硬邦邦的床板硌得有点睡不着,在黑暗里瞪着眼睛看窗外黑漆漆的天。
这阵子都是连绵不断的雨季,天空总是积着一层厚厚的乌云,似乎随时都会下雨。
到了晚上,乌云遮住了月亮和星星,导致晚上一片漆黑,半点光亮都没有。
她忍不住翻了一个身,但是肩膀顶在床板上更加难受,烦躁地又换回了原来的姿势。
其实不管怎么转都觉得床板硬邦邦,睡不着。
旁边的小贝也睡不着,她听着旁边侄女翻来覆去的动静,也翻了个身,瞪着眼睛瞅青兰,“小侄女,你是不是也被硌得睡不着?!”
青兰叹气,转头看着身边的小贝,“是啊,这床太硬了!”
“这床确实硬,睡习惯了酒楼的床,还真的睡不惯这样的硬床了。但是我有点担心别的事。”说着说着,小贝竟然跟个小大人一样叹气了。
“你担心啥?”青兰有点奇怪小贝竟然也有担心的事情,“小姑,你要不和我说说,我帮你合计合计?”
一片黑暗中,青兰根本看不清小贝脸上的神情,不过听小贝担忧的声音,她都可以想象出小贝皱着眉,跟个小大人一样叹气的神色。
“我担心,屋顶好久没修,下雨的话会漏雨!”
小贝的话让青兰惊住了。
因为这确实是一个大问题。
现在家里的屋子都是茅草屋,茅草屋最好是两三个月就要添加一次茅草。尤其是这会儿阴雨天气,添草要更加频繁,不然稍有不慎就会漏雨。
假如刮个大风啥的,可能连屋顶都会被掀翻。
青兰等着窗外乌漆墨黑的夜晚,想着天上沉甸甸的乌云,心里也有点沉重了。
因为担心晚上下雨屋里会漏雨,她一晚上都没睡沉。
第二天早上,她从**起来的时候下了个决定,不管如何,她这几个月一定要推翻茅草屋,重新建个瓦房。
不然太让人睡不着踏实了!
她可不希望等会下次过年过节回村里的时候,睡在**还要担心晚上屋里会不会漏雨。
不过他们一家人都要在县城的酒楼里帮忙,这房子要建可以,但是要找谁来建工呢。
可这真的是个问题!
吃早饭的时候,罗三根盯着青兰眼底的一片漆黑,眉头皱了起来,“昨天晚上没睡好?”
连续两天晚上没睡好,青兰有点精神不济,忍不住打了一个呵欠,“是,昨天晚上总担心会下雨,睡不沉。”
青兰一说下雨,罗三根才想起屋顶需要加固一下了,“对,家里的屋顶要加点茅草了,不然真的下大雨的话,肯定会漏水。”
青兰咽了一口白米粥,将自己想要建瓦房的想法提了出来,“……建个瓦房,咱们回村住得也会舒服点。家里现在的床挺硬的,屋顶又需要时时加固,最好是换个瓦房。这样的话,咱们不管离开村里多久再回来,屋子都是保持完好的。”
罗三根想了一下,“咱们建瓦房的银子是有,可没人能留下来建工啊。要建房子也行,要不等年底酒楼休息吧。咱们到时候多请一些人,估计也能在年前建好房子。”
青兰提议道,“要不咱们让里正阿爷帮咱们看着?”
“你里正阿爷肯定是没有时间的,你忘了吗?人家还在镇上开了一个面馆,生意也很旺呢!”柳氏一口否了青兰的提议。
被柳氏这么一提醒,她才想起来,里正一家也忙着呢。
她一时也想不到什么好的人选,一直到吃完饭都在埋头吃饭。
饭后,一家人拿着工具就上山就砍茅草了。
经过村里的时候,青兰明显感觉到村里人对自己一家都格外热情。
从每家每户路过,那户人家都会特地打开院门,跟阿爷,跟青兰打一声招呼。
有些人家家里有小孩,年纪和小宝小贝差不多大的,大人就会让小宝小贝来找他们孩子玩。
里正一家的院门倒是紧关着,听隔壁邻居说是一家子还在镇上开面馆,要等清明节的前一天才回来。
罗三根感慨,“想不到永福一家这么勤快,竟然要开店开到清明节前一天,咱们到显得有些懒了!”
柳氏一听这话就笑话他,“之前在县城的时候,也不知道是谁天天念叨着腰酸背痛,要休息几天。现在给他时间休息嘛,他反而念叨上了。”
罗三根被柳氏拆了台,梗着脖子辩解,“我啥时候说过这样的话咯?你可不要在孩子面前随意诬赖我?”
柳氏也不拆穿他,“你不是还说什么,反正银子是赚不还的,等给三个孩子赚够了嫁妆和聘礼,就回村里休息吗?”
罗三根被柳氏说得脸都红了,但依旧不承认,“这些话我都没说过,老婆子,你可不能随便什么话都往我身上推。”
青兰等三个人孩子听着两人吵吵闹闹,看罗三根争得面红耳赤也争不过丁氏,就捂着嘴角偷笑。
罗三根看到孩子们偷笑自己,立马不吭声了。
柳氏看罗三根不吭声了,立马得意地笑了。
青兰三个人更加乐得不行。
不过这样的好心情一直持续到一家人砍好茅草从山上下来,在路边看到罗大松之前。
罗三根挑着一担茅草走在前头,看到前头站着的罗三根,脸立马冷了,多余的眼神都没给清罗大松一个,直接和他擦肩而过。
柳氏看到罗大松,就看到丁氏对自家的针对,脸色也不好看。
倒是青兰,从罗大松身边经过的是,轻轻喊了一声,“爹!”
也不知道他是没听到,还是假装没听到,罗大松没应。
他只是跟个木桩一样看着罗三根一行人越走越远。
遇到罗大松本就让人不快,更加令人不快的事情还在后头呢。
在他们挑着茅草还没到家里的时候,天,突然下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