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不舍离开(1/2)
宋氏觉得自己走的是一条阳关道,是能够改变一身命运的一条康庄大道,实际上从迈上这条路的那天起,她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
而沈锦尧之所以没有想尽办法阻止她,就是因为她还要想办法设计让西津自取灭亡。
京都接连遭遇西津的几次围剿,本就是硬撑着,大平没办法继续迎接西津的连番炮轰,需要调整生息。
等到春暖花开的时节,洛宸临顺利的行册封礼,朝廷重臣被替换一番,那个时候,才真正到了能和西津一较高下的时候,西津多年部署,李和等了这么多年,沈锦尧相信西津一定还留有余地,但是她同样蓄势待发,只等着西津上钩。
至于在西津还没有动手的这几天,她们唯一要做的,就是让东莱的人自投罗网,主动送上门来,有晴翠这个搅屎棍,东莱想要更进一步是不可能的,甚至他们的多年规划也会因此毁于一旦。
沈锦尧从来不觉得自己这么做就是赶尽杀绝,东莱在算计大平的时候也不曾有一丝一毫的收手,对于大平的百姓来说,家国动**让他们感到不安,百姓迫切的需要有一个人能够站出来改变大平现在动**的局势。
东莱的进犯是这场战役被打响的最后号角,如果不是东莱,可能沈锦尧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够下定决心去对付西津。
毕竟就算西津一直在京都搞小动作,对大平来说也不见得造成多大的威胁,但是东莱的掺和将这一切都改变了,大平不可能同时面对两股势力的碰撞冲击,沈锦尧在其位谋其职,皇帝太后既然选择相信她,她就有义务将自己能够做到的一切做到最好。
至于其他人的死活,她已经不愿意去想了,只要最后的结果是好的,晴翠能够因为这件事而死,其实可以说是晴翠的荣幸。
至少她到最后,还是为了大平而死,无论她是否愚蠢,她确确实实的用自己的行为给大平换来了一次机会。
“宋氏应该不会想到,咱们的目标从来不是她,她这个人,自负了一辈子,当然不会反驳自己的结论,对她来说,已经想通的事情即便有任何的改变,她都不会去怀疑半分,咱们利用的也恰恰是这一点,我要让宋氏这一次,输给自己的愚蠢。”
因为太过于了解宋氏,沈锦尧知道宋氏一定会按照她所设想的那条路去走,只要她想的没错,宋氏就一定会上钩,但是她的目标是东莱,这一次沈锦尧势必要让东莱大出血,那么宋氏就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笑话。
“东莱这一次行动队的很是阴险,如果不是他们选择的人是个蠢的,被咱们发现了她的动机,恐怕东莱还真就成功了,只不过东莱不会想到他们的自己人,竟然成了让他们出师未捷的罪魁祸首。”
晴翠对乔忆的喜欢,已经让她蒙蔽了双眼,其实只要她稍微动点脑子就能够看出乔忆是带走目的接近她的,但很明显,晴翠是不会相信乔忆会算计她的。
毕竟在晴翠的想法中,乔忆和她一直都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晴翠当然不会怀疑乔忆对她是充满欺骗的。
在晴翠的世界里,乔忆和她早就已经是一对了,她不会怀疑乔忆别有用心,只会将乔忆的话当成圣旨,乔忆给她一颗甜枣,晴翠就会忍不住上了。
“晴翠恐怕到最后都不会明白,为什么她万事俱备,却会输的一败涂地,我给过她机会了,但凡她跟在我身边这么长时间能够学聪明一点,她就应该有点警惕心,意识到乔忆找到她是带有目的的,只要她察觉到了乔忆的不对劲,她就可以做出应对之法,这是我给她的最后一次机会,只不过可惜,她没能把握住。”
其实沈锦尧也并不是完全的不近人情,说实话,晴翠跟在她身边的时间很长了,她虽然痛恨晴翠欺骗了她,但沈锦尧还是给晴翠留下了一条生路。
她可以及时收手,趁早回到东莱去,至少她还能活下去,可是留在京都,晴翠最后的结局,只能是死路一条。
洛宸临摇了摇头,他当然知道,沈锦尧对跟着她的人都是很好的,在确定晴翠就是那个背叛者后,沈锦尧做过很多次的思想斗争,虽然晴翠的的确确背叛了她,但是沈锦尧重情重义也是真的,她没办法相信,晴翠竟然真的不顾及昔日情分,彻底的选择了和她背道而驰。
可是事实就摆在她的眼前,沈锦尧更清楚,今时不同往日,如今她肩负着非常重大的使命,不可能继续任性了,对于大平来说,沈锦尧的每一个决定,都会是改变大平的抉择。
“锦儿已经做的很好了,大平有你,才真的了不起,晴翠既然选择了这条路,那么将来事情败露,她也完全怪不到你的头上,这都是她自己的决定,人各有志,不可强求,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按照自己的心去走。”
各为其主罢了,晴翠从小就知道自己身为东莱人,她的一切都属于东莱,如果不是因为她在大平爱上了乔忆,恐怕她的觉醒还要来的的更早一些。
因为乔忆的无心之举,间接的挽救了大平,让东莱的计划被推迟了将近十年,这对于大平来说,简直可以算得上是救命的改变。
或许乔忆从来没想过因为自己救了一个乞丐,就让大平今后走的每一步,没一个坎坷都和他有了联系,大平的确需要他,但是乔忆不会想到,也正是他的举动,让大平的很多部署都被改变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