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种柿子(2/2)
房世雄大笑:“你想让你姑去咱家住,也得问问你姑父同不同意。”
房西羽一脸自信:“我姑父最好说话了,他一定同意,根本就不用问,太好了,姑要住在咱们家了,那我每天都能吃到姑做的饭了。”
两个小子愉快地击掌,蒋鑫撇了撇嘴:“行了,想吃那道菜,娘学了给你们做。”
“啊?”两个人立刻哭丧着脸。
“怎么?”
两个儿子缩瑟着脖子,哄道:“娘,我们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觉得你和厨房一点都不配。”
“那你们问问你姑父同不同意?”
“姑父,以后我姑就住我家吧。”两个孩子期待极了。
韩宗泽放下水杯:“我不同意。”
“为什么呀?”
“她是我明媒正娶的娘子,必须和我住一起。”
房东升叹气,愿望实现不了只能加油干饭,多吃一点是一点吧,错过这村可就没有这店了。
房西羽还在垂死挣扎:“那……那我也娶姑姑做娘子,不就能住我家了。”
桌上的大人全都笑喷了,直说要等房西羽长大了说给他未来的娘子听。
道是韩宗泽黑了脸:“不行,她嫁给我就不能嫁给别人了。”
“啊?”房西羽很不满意,“那姑父你要不搬我家吧,这样姑姑不就能和你一起住我家了吗?”
这时小南举着吃空的碗,越过老爹递给沈小棠。
“姑姑,饭,还要吃。”
房世雄瞅了眼二儿子:“你还是向你兄弟看齐多吃两碗饭吧,这事儿你就别想了,你姑父和你姑都不能上咱家常住。”
“为什么?”
“没有为什么,就跟你娘打你一样不讲道理的。”
沈小棠盛了饭弄了一些菜给他拌后,又挑了几筷子没有刺的鱼放到碗里,小南乐得眉眼弯弯的吃饭。
房世雄看着赌气不吃饭的小南:“你还不如你三弟拎得清呢。”
一顿午饭宾主尽欢,蒋鑫怀着孕呢,吃饱了容易犯困,便安排她和几个小小子去睡会儿午觉,至于他们三个聚在一处聊一聊生意。
韩宗泽在房世雄再三要求之下,变出个一人高的椰子来,椰子汁两大翁都不够放,之后几个人又割里面的椰肉吃。
以前那么小的椰汁怎么喝都不尽兴了,如今就跟白开水一样多,还有椰肉,一切开一个只能吃一点,如今啊,跟切萝卜一样,想切多大切多大。
这一个椰子忙得大家累个半死,将中午吃的饭都消耗了,等蒋鑫和孩子们醒来才忙完。
孩子们在巨大的壳里玩了起来,还喝了甜甜的糖水,软软滑滑的食物。
晚上吃过饭之后,房世雄连吃带拉装了两大车回家了,孩子们舍不得了,直说姑姑吃得稀罕,玩的也多。
人一走,家里就安静了下来,甚至有些出奇的安静。
小孩闹腾归闹腾,可闹腾就意味着热闹,她还是挺喜欢热闹的,就跟韩宗泽说。
“真该留他们住两晚的,我可太稀罕东西南北了,也不知道小北是个男孩还是女孩。”
韩宗泽眨巴着眼睛,难道这是暗示?
他也不管是不是了,蹲身将人抱了起来,晚上吃的有点多,他需要运动消化消化。
“想要孩子,这还不简单?走,咱也生娃去。”
沈小棠:“……”
我不是这意思,天还没黑,好吧,算了,疏归同途吧,就这样吧。
*
沈小棠整天都将时间花在空间的种植上,每天认真记录着红柿子秧苗成长情况,以及挂果情况,还有自己的稻田。
三亩的水稻,一半种了香米,一半种了空间的稻米,水里刚放了三百斤鱼苗。
其实他们凉州挺缺鱼吃的,途径的河流没几条,这里也没啥吃鱼的习惯,但是偶尔吃一吃还是成稀罕了,再说逢年过节,大家都希望能吃到鱼。
毕竟有句话咋说“年年有余”有鱼就是有富裕,这是好兆头啊,红白喜事上也少不了这鱼,可惜啊,他们这条件达不到。
以前稻田里放鱼放虾放螃蟹都只是自己吃,如今她不止自己想吃,也想让大家都能吃上,经过几年的发展,她这稻田鱼塘越来越有规模。
去年放了二百斤鱼苗,一期稻田成熟收了三千斤鱼,一年收了六期,几乎每次一收鱼大家都抢着来买,如今投放了三百斤鱼苗,估计要收不少鱼了。
空间里的药田已经之中少量南方才有的稀罕药材,至于凉州大山里的药材,如今成规模地种植了,收割,售卖自成规模了。
黄草县,会经过韩宗泽之后将其变大变多增加产量,不过已经在渐渐减少对神力的依赖,只是每年改良药材种子。
虽然种下去的药材不能像空间出产得那么夸张,但是比起以前绝对算是很优良的品种了。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空间里的柿子已经成熟了,有的熟透还裂了裂痕,香甜的气息溢出,她发现这柿子跟黄瓜一样也需要搭架子,让它顺着木架子绕,不然就会趴趴在地上。
种了一亩柿子收成很可观,不过并非只有红柿子,还出了几株黄柿子,味道差不多,至于为啥变异了,她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总之吃不死人。
她根据自己的记录推到出这些植物的正常周期,春种过后,天也暖了不少,正是菜园种菜的时候。她院子里种的几批记录柿子苗冻死了,只有最近种的那一批长势正好。
她估算着这东西没那么耐寒,跟黄瓜茄子那些蔬菜差不多。
柿子种植成功之后,她便找了人来开始从里面挑籽种出来,剩下的柿子送到沈家食肆给午饭添个菜,结果沈家食肆迎来了新巅峰。
每天人满为患,就为尝一尝这一道柿子炒蛋。
晒种之后,在韩宗泽的加持之下,每粒种子都能成功出苗,很快上万株柿秧茁壮成长了,房世雄赶紧将这些柿子秧种了下去,等到三个月后的大丰收。
她发现自己在空间育的秧苗比在外面买的可是好养活多了,而且结果也多,今年她又给自己找了一样活儿,育秧卖菜苗,其中就有这柿子。
她见一株柿子也挺能结的,大概二三十个有大有小的,她试过若是将果子控制在十五六个基本都是一般大的,她寻思着普通的六口之家种了十株红柿子,估摸一夏天也够吃,这样每家每户饭桌上也能多个吃食。
她这样想便这样做了,虽然每天育秧很累,但是一想到往后家家都有柿子吃,她又全身充满了干劲。
在她孜孜不倦的努力之下,两个月的时间她卖出十万株柿子秧,也说了如何栽种,一时之间凉州和兰州两地百姓的菜园子都多了一样稀罕的植物,至于能结出什么果实,还尚未可知。
空间产量如斯,当初种下的三百株西红柿,一个月的时间就能收一万斤,韩宗泽的小福手一加持,产量不只是翻了一番,凉州大营一夜之间多了好几道菜。
大伙的伙食水平直接拔高了好几个台阶。
随后沈开的面摊也开张了,不管啥面,浇一勺柿子卤或是猪杂卤都是香的流口水啊,人满为患,很多人排了半天队,人还没到门口,面就卖没了,有些人大清早就来等。
这就叫民以食为天,吃货的毅力太强了。
沈开实在是过意不去啊,再者他也是精力有限,每天累得要死,雇了两个人负责擀面煮面,他和媳妇就负责熬卤子收银子就这也忙不过来,累得要死。
沈小棠有天想吃卤肉要去三叔家,结果一进巷子就见路被s型的人群挡住,过都不去,她一个劲地喊着借过,好不容易到了门前,话还没说上。
排队的人便勒令她上后面排着去不准插队,这可给她呕死了,挥着手说。
“三叔,是我,小棠啊,快救我。”
忙着生意的沈开夫妻眼里只有递面和收银子两件事,甚至连碗筷都得食客自己备,压根没注意到人群里的**。
因为排队人群**了不止一次,他们都要习以为常了,等沈小棠被架着扔出去后。
沈开才后知后觉地问:“我刚才好像听到小棠的声音了?”
“有吗?听错了吧。盆里的卤没了,你赶紧去后面灶上看看熬好了没。”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