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谈谈发展(1/2)
丁辉今年38,李书记还没下乡教大家致富的时候,他就在外面偷偷摸摸做些小生意,赚了不少钱。
没嫁过来以前,苏暖暖他爸就告诉过她,前两年城外村三公里河下发现一个古墓,就有村里的人带了几个人偷偷进去给盗了。
据说也找见不少值钱的东西,后来托人卖给了两个外国人,发了一笔小钱,后来就专门做这种倒卖的生意,再后来,国家打的紧,他们就不干了,换了个营生,开了个土豆厂。
所谓的土豆厂,也不是干加工这种活,而是倒卖。
压价从农民手里收购来便宜土豆,然后翻十几倍卖到城里去。他们在中间赚的盆满钵满。
前两年,有的农民忙了一年,算是大丰收,最后卖了收成,结果孩子穷的差点连学都上不了。
但是丁辉赚了不少钱,这年头,有钱就是大爷,农民就是再讨厌他,也有的是人巴结他。那个王二狗就是他的狗腿。
今天他们齐齐过来,显然也不是围观叶洪亮离婚的。
眼看有人催促,李书记倒是没着急,好脾气的等叶洪亮解决完。
等他送走李春梅,才招呼大伙:“行了,就在老叶家院子里坐吧。”
这种时候,叶俊涛也不能抱着她去找大夫,进屋搬了几张凳子放在院子里,一起听李书记讲正事。
老叶家两个儿子,叶俊涛是在电力公司上班,叶洪亮在路桥公司上班,两个人一个修路,一个搞电。
李书记剩下带过来的人,也或多或少干过生意。这次聚集在一起,是为了在村子里搞一个养鸡场跟工程队出来。
目前,村里有一个皮革厂,一个砖窑厂,算是把住跟穿给解决了,可农民的吃饭问题还是个大问题。
所以李书记就想着开个养鸡场。
城外村家家户户基本上都养鸡,可靠养鸡赚钱的几乎就没几个,都是自家养着吃,偏偏还吃不饱,他就想着靠这个带村民致富。
工程队是因为村里连个好点的学校都没有,像叶灵叶超他们上学还得走一里地多去隔壁村里上学。
隔壁村的学校也没多大,初中小学一起教,李书记想着,这吃穿住行都解决了,小孩的教育问题也是重中之重啊。
尤其是国家也大力支持这件事。
所以他准备弄个工程队,在城外村给把学校建起来,尤其是这里的地理位置也好,十里八乡去哪里也得路过这,弄个学校,以后外面的小孩上学也能来这里。
这两个项目是要承包出去的。
因为是国家支持的工程,所以开厂,是有国家补助在的。
但是改革开放是真的缺人,像叶俊涛,叶洪亮这种大学生,还有在国企有管理经验的人才简直是香饽饽,所以就算两人有正式工作,李书记还是把人叫来了。
苏暖暖听着这些计划,忍不住心情激动。
养鸡她也会啊!
如果是丁辉接下这个工程,后面肯定是像收土豆一样,把价格压的很低,然后高价倒手卖出去,他们吃肉,别人连口汤都喝不上。
如果是自己呢?
苏暖暖想了一下,她身子虽然弱,但是养鸡她会,鸡吃什么她也知道,会得什么病也有经验,如果是她来干,她不会让农民们活也活不下去,她会想办法让大家一起挣到钱。
这种时候,她又忍不住想起上辈子。
她被关到监狱里,一开始也是怨恨自己倒霉,后来听人嘲笑她,说她惹了人,才连个翻案跟轻判的机会都没有。
她上辈子虽然朋友不多,但仇人也就丁丽娟一个。
她坐牢,弄到那种悲惨的境地,肯定跟丁丽娟的哥哥丁辉脱不开关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