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他是七年前不入仕的探花郎(2/2)
虞公听了转过头,抬眼看过去,与知州大人对视一瞬又避开了。
抬脚进入公堂,蜷着背跪在堂下,一副小民模样。
知州大人再次打量,这人看着与故人面目相似,但黝黑的肤质和粗布麻衣,在年岁和气质上明显不同,再听他说:“小人无名有姓,乡亲们唤一声虞公,堂下妇人是小人的媳妇。”
也姓虞?
他倒是不清楚那位故人有没有这南边的亲戚,但是实在是有几分相似,免不了想他是否故人亲戚。
看向沈七月的眸光也没了先前那般凌冽。
沈七月皱眉,她心知虞公一家往事不可追,是最怕面对这些官老爷的。
那日她被龙太子吸成人干,县令和知州大人来时,虞公故意躲开她便知晓,这里头应是有知晓他过往的人在。
现在见知州大人仔细打量虞公,那虞公一定是在躲避这为知州大人的!
若是相隔十年,人的眉目上多少有变化,沈七月心中祈祷,知州大人千万别认出虞公。
否则她这罪过大了!
不管十年前发生了什么,能让虞公带着幼子逃到这种乡野,堂堂读书人甘愿做个农夫,自然不是小事。
沈七月的手心已经布满细汗。
然而衙门外头出现了一个声音,“两位大人好大的官威!这虞家老小不过是本分地生意人、农人,被贼人诬告还要两位大人坐镇,不知晓地还以为是要判杀头罪呢!”
叶薄暮进来时,摇着他的扇子,沈七月在他身上想起个熟悉的身影。
什么时候叶薄暮也开始学陈子睿那个骚包了?
但是他来了,还说话这般轻松,自然是能帮她解此时的困境。
不仅沈七月心中明朗,旁边紧张的虞筝也跟着放轻松了。
因知州大人在旁,县令想他就不逾矩责问了,躬身道:“大人,这正人都到齐了,可以判了。”
他的小心思知州大人怎会不知,叶薄暮此人他上任前便听说,早年间响水镇被清理了不少贪官污吏,每每有人任职,但凡做了鱼肉乡里的时。
证据均会送往京中,无人知晓是谁做的,只是那些来任职的官员罢官的罢官,杀头的杀头,十年间就一连换了十几人。
许多同僚都与他说着定是个苦差,不是雷家也不是秦家,最有嫌疑的必然是十年屹立的登丰楼。
但他并不以为意,那些官员,在他看来只是受了应有的惩罚。
只要那叶薄暮自己不犯事,他便也懒得与那人计较。
现在人是出现了,狂妄至极,正是那日在烤鸭铺带金面具的夸张男子。
“堂下何人,为何不跪?”
“大人,他是七年前不入仕的探花郎。”
听了这话知州又是一愣,七年前的事他倒是知晓,传闻朝堂上出现了史上年龄最小的探花郎,刚过十五尔尔,震惊朝堂。
因他说不过是因为崇拜大盛国的皇帝,便努力读书,想有朝一日与皇帝见上一面。
朝堂上他说觉得自己年纪太小不够为官,见过天子便已算圆梦不敢再奢求,推了赏赐离宫,后离京返乡不知去向,当时朝堂中一片唏嘘。
这样的人物竟然在此?
他身为知州府上官,怎会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