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为何及冠未娶(1/2)
让人无语的是,老燕侯夺嫡虽然赢了但受了重伤,当上君侯不到一个月,便跟他的兄弟们团聚去了。然后燕侯在外祖尹相国的帮助下,把他的兄弟们也送去与老燕侯团聚,自己当上燕侯。
于是赵侯多了个君侯继子,赵慕多了个燕侯阿弟,两国关系更亲近了。齐国打燕国还得提防着赵国,虽然想勾引吴国共盟,但一是隔着千山万水秋波难渡;二是吴国野人胃口太大。
想起这些陈年旧事,公子曜甚至不无恶意地想,要是乃公跟崔女行了周公之礼,赵慕把人抢回去,说不定乃公的儿子能当上赵国君侯,却比赵侯这燕侯假子强!惜乎,没有及时出手!
东武城,城寺。
小蛮正襟危坐在案几前,听女师贞跟她解说,她的婚姻与时局的关系。
贞是崔伯夫人派来的,给原本定位嫁给门当户对嫡次子的小蛮恶补宗妇知识的,以免她嫁给赵慕后当不了贤内助。
“始帝一统天下,划地分封诸侯,诸侯各自为政,以天子为尊。天子居九州之中,诸侯踞八方侯国。随着时移势迁,王室式微,君弱臣强,诸侯起了争霸之心,吞没弱国国土。
一百多年前,围绕着中州的韩、魏、陈三国举兵吞噬中州,史称三侯之乱,天子被迫求助秦楚二侯。秦、楚二国实力强大,三国不敌两大强国,给两国抢了不少城池,只能认错求和。
秦、楚君侯世代枭雄,一直开拓国土,外拓至荒芜,便只能往内开疆拓土。但两国相领互为钳制,内扩要么结盟,要么先打赢对方,否则一方吞并弱国,就会被另一方名正言顺攻打。
十一年前,秦、楚二国找借口打了起来(此时打仗都是春耕秋收后开始的。春耕秋收一到便停战,故战争持久。)。我国居中,西秦、南韩、北赵、东梁,尤其秦国与我国边境相连了三分之一。
三侯之乱后,三国实力大减。我国如今已是弱小的三百乘之国,又与秦楚两国相邻。若楚国赢,有横在外头的韩、陈、梁三国挡一挡,若秦国赢下一个打的就是我国……”
“为何我国不与韩、陈、梁三国结盟?”小蛮不解地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