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世子(三)(2/2)
谢冉撇撇嘴:“这是您自己说的……”
大长公主都给气笑了,刚要说话,侍婢自外而入,行礼禀道:“大长公主、郡主,公爷午睡醒了,闻听郡主来了,要郡主到内书房相见呢!”
刻余之后,谢冉来到内书房时,舅父宁国公就坐在案前握卷视之,她脸上笑意连连,走过去直接跪地行了个大礼:“嗽玉给舅父请安,舅父福寿康健,长乐无极!”
“起来吧。”宁国公放下卷册,朝她看过去,淡淡笑了笑,道:“如今都成家立室了,一天到晚还这么毛毛躁躁的,也亏得有人受得了你。”
谢冉笑嘻嘻的没接话,打量着舅父的面色,颔首道:“我看您今日气色倒是极好!前两日阿娘念叨着您的腿疾放心不下,正好南境部将给阿律送了些药材来,都是百草谷的奇珍,这边不常见,我请他挑了许多于您病情有益的,配好了药膳都给您带过来了,您记得要吃啊!”
宁国公耐心的一颔首,道:“好,吃。……这次你父亲出事也全赖温王鼎力相救,这孩子……啧,可惜了。你呀,回头别忘了替舅父多谢温王费心。”
他话里颇有些意味深长的遗憾,谢冉似乎知道他遗憾在哪儿,只是也没挑明,只乖乖的应了一声:“是,嗽玉明白。”
甥舅两人说了几句话后,宁国公问道:“南境最近还安稳?”
谢冉点点头,回道:“年末岁尾时出了几场匪患,渊清运筹帷幄之下,彻儿与澍识都平定得极好,剩下的一切安宁,您放心。”
宁国公一听,心中起了些怅然感慨:“嗯……清王是不错,难得一身高贵,却甘愿戍守边境这些年,嗯……不错,不错……”
这三声‘不错’,实则已是极大的称颂了。
顿了顿,他忽然又问:“对了,王家曜之回来了没有?”
谢冉心头一动,摇头道:“尚未,昨日我收到他的消息,说是正往回赶,从清河到这儿,怎么也得再有半个月。”说着,她心头揣度着措辞,劝道:“您如今身体不好,那些蝇营狗苟的糟心事儿能不管就不管才是,安安心心的颐养天年比什么不强?我适才还听舅母说,王家兄长远调之事出来,那日临行前来与您拜别,您还动了好大的气呢,您这又是何必!”
宁国公觑了她一眼,哼笑一声道:“你这丫头,动的气不会比舅父小,如今倒要你来劝我了!”
谢冉道:“我动气那是应该的。说句难听的,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倒不是当世政局您不该参与、不能参与,只是您身体不好,如今该做的就是坐享清福、好生将养,这些事情,自然有我们这些该负责的人负责,不然您若再未这样事气坏了身子,叫我们这些做小辈的情何以堪啊?”
“你们这些小辈啊,若是真有心让我们这些老的少操一分心,那就该一个个都管好自己那摊子事!”宁国公微微有些动气,有意的克制了半天,才又道:“你说叫我不动气,倒也看看如今这上行下效都是个什么样子?为上者为了天家颜面、帝王威严就将一朝鼎臣、百官之首削权远调,为臣下者,身负辅弼江山之重任,又是个为了儿女情长就将于家之孝、于国之忠全都抛在了脑后的,我怎么不生气?……内忧外患,看了一圈下来,除了你镇守南境风调雨顺之外,连才收的西北都算上,又有哪一处不是动乱不停,争端不止的?”
谢冉听下来,有意博舅父笑一笑,便翘着尾巴道:“是我太优秀,您也不能要求人人都像我这么聪明嘛!”
“你以为你就是个让人省心的?”宁国公哼了一声,问道:“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舅父也没说夸你一句,其中怎么回事儿,你自己不知道吗?”
是呢,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谢冉一想就知道等着自己的是什么。
“您不会是又要老生常谈罢?”她想着当日的代嫁,此间就有些头痛,“百日之战都打完了,放之四海,谁不说定元王夫妇珠联璧合、佳偶天成的?您怎么迟了这么久,还要翻老账呀!”
宁国公看了她半天,默然未语。就在谢冉刚想着服个软再做个自省时,他却忽然开口了。
“之前你们来得匆忙,舅父人在病中也不得见,如今好些,你回去带句话,让闻玄抽空过来一趟,看看我这老头子。”
闻言,谢冉微有些意外,但想了想,却也没问什么,就听话的应了下来。
从宁国公府离开时已经是申时左右了,谢冉解决了一桩事,出了门心情还不错,可在门口却遇见了急急赶过来的青笋。
她心头有些忧虑,生怕又出了什么事,等人近前便问道:“你怎么过来了?府中出什么事了?”
青笋急喘了两口气,连礼也不行了,直接就道:“您快些回去吧,老夫人已经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