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琅琊王修(三)(2/2)
他倒是忘了,还有这么一出儿。
谢执自在庭中相候,王修跟着去了前堂领菜谢恩。
然而当首领太监请王相屏退左右聆听皇上密旨时,王修才刚将四下人众遣走,转眼竟见到了一个他怎么也没想到会出现在这里的人。
“贤媛公主……?”
看着眼前裹着一身宫监装束,亭亭玉立的少女,王相说不吃惊是假的。
杨芷涯福了福身,仿若噙着水一般的杏目一错不错的望着他,唤了声:“王相。”
片刻后,王修收敛了最初的讶然,将她带到偏室。两人对面隔案而坐,他皱着眉,眼见是觉得此举十分不妥,启口道:“长公主金枝玉叶,深夜来此,实在……”
“此举不妥。”杨芷涯淡淡的打断他的话,目光平静,神色也极为安然。她道:“在宫里皇嫂这样劝我,皇兄也是一百个不同意,然而如今我人已经到了,同样的话,相爷就不必再告诉我一遍了。”
王修眉尖微微一动,顿了顿,果然没有再说话。
她这句话里透出了许多意思,最明显的一桩就是,她今夜秘密来此之事,皇上与皇后都是清楚的,而且,十成十,也就是帝后为之成全的。
看来,皇上赐婚的意思,的确还没有转变。
他沉思之际,杨芷涯略一忖,率先言道:“相爷应当知道贤媛为何来此。”
王修心思回转,看着眼前的女孩,微有些不忍,点了点头道:“对圣意赐婚之事,修惶恐,自知愚拙,不敢妄尚天家。”
杨芷涯却是寞然一笑,道:“相爷不必与我说这些场面话,贤媛今日既能枉顾闺誉暗中前来,便是想从您这问几句实话。这些敷衍搪塞之词,就请相爷留到清明殿中去同皇兄说罢。”
她话说得明白,王修听了,意外之下,不由也多了分尊重。
说实话,对于这样的人,他是很欣赏的。如若不是心有所属,则么就算没有什么浓烈的男女之情,能娶得这样一位女子为妻,也当是极好的。
可惜,他心里偏偏是早被一人占了个满。
“长公主心思明净,修惭愧。”
他话音落地,这一回,杨芷涯沉默了许久。
她微低着头,似乎犹豫着不好出口,片刻之后,终是一咬牙,红着脸颊道:“……皇兄既已言至赐婚,想必贤媛的心意,相爷也应当清楚。”
王修一怔,随即垂衣拱手道:“承蒙殿下青眼,修愧不敢受。”
她心中一凉,虽是早知道他拒绝的事,但真个从他这儿听到这句话,个中滋味果然还是不同的。
“愧不敢受,总要有个原因罢?”之前的话问出来,后面的话便都好说了,她目光灼灼,追问道:“敢问相爷,究竟是十分不满于我,还是心中另有所爱?”
“公主德才兼备,美名远播,自是蛾眉翘楚。是王修心意早定,无福作配。”
果然呐……他心里,是有人的。
杨芷涯用尽全身力气才忍住了眼底的酸胀,半晌,深吸一口气,问道:“……我能不能问一问,她是什么人?”
王修这一回回答的很干脆。
他轻而有力的一摇头,出口不容商量:“请长公主恕罪,我与那人此生有缘无分,今次决心守口,不能伤他名誉。”
一听这话,她心里立时便涌出一分希望:“既然有缘无分,那你为什么不能给……”那全然不顾闺誉礼仪的话险些出口,她顿了顿,略一平复,重新道:“为什么不能向前看?君乃琅琊王氏族长,难道还能一世不娶吗?既然总要娶,那我又为何不行呢?”
王修平静的望着她,没有说话。
在他无声的目光中,她的希望渐渐便成了绝望。
——她忽然意识到,自己倾心的这个人,他的心,远与这世间其他男子不同。
“你……”意识到那一点,她竟有些不敢相信,口中喃喃半晌,却无法将话说个完全:“你真打算……”
真打算终身不娶吗……
王修明白她问的是什么,可是却始终未曾开口,只有那一道目光坚定安然,清澈如水。
她从未想到,权倾朝野的王相,眼中竟会流露出这样的神情。
不浓烈不轰动,却无法攻克。
许久之后,她仍旧不死心,沉吟道:“我不会说出去的,你告诉我,你心头所爱究竟是谁?你告诉我,皇兄赐婚的事,我来解决。”
实在是一个很诱人的条件。
“对不起。”王修摇了下头,“我不能说。”
送走贤媛公主之后,他回到暗香庭,谢执果然还在。
“若谷,”
走到他身边,他抬首折了一枝开到盛处的老梅,托于掌中,极尽追思:“原本红梅尚在时,我心头已有决断,只是造化弄人,我来不及说,便再无人可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