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我心热如火(二)(2/2)
只是看着谢氏荣华鼎盛,想着朝野内外家族盘根错节深不可测的势力根基,她总是隐隐有些不安。
谢公搁了盘竹盏,冷色道:“云家一府上下,并上清客门人三百余众就这么折了,皇上连证据都拿不出来,你老子不跪这一场,难道还能当睁眼瞎子吗?”
她久久凝望着父亲,忽而摇头一叹,道:“您总说我没有大将之风,可您却是助先帝覆灭大晋的第一功臣,统帅全军,英豪无匹。”
谢公眸色一动,唇角隐隐有些弧度,从容问道:“你想说什么?”
谢冉抬首与父亲对视着,眼里情绪不可名状,半晌,一字一句道:“您是借崇王府之事,与兄长决裂、与闻玄决裂。”
说出这句话,她已经做好挨揍的准备。
意外的是,少顷的沉默之后,她眼看着父亲微微颔首,漫不经心道:“还算有点脑子。”
谢冉很难形容自己在那一刻的心情。
其实,她宁愿挨顿板子,也不希望是这种结果。
闻玄如何她无心相顾,只是兄长——那是她的嫡亲表哥、是她从小认作兄长的人,是会把最喜爱的双股剑送给自己、会被自己气得震怒滔天,却仍然在满朝文武的压力之下竭力纵容自己的人。
那是父亲一手教养长大的皇帝,可如今,面对意在决裂的猜测,父亲却轻描淡写的承认了。
她双眉紧锁,问道:“是因为皇上重用闻玄,另立紫宸府分流三军?”
在她所有的猜测里,显然,这是可能性最大的一个因由。
——乾明八年秋,帝建紫宸府于帝都,时抽调三军精兵五万入府,至初冬,以大都督谢寒渡旧部、定北大将军闻玄拜紫宸上将,位在亲王之上,八公之下,由此统率紫宸一府,许自置官署,独立于三军之外。昔日出身微寒之竖子,至此可谓龙骧凤翥,于一众门阀之中独占鳌头,风华无两。
说来,当年若非闻玄军功实在显赫,又对旧主谢公有过救命之恩,则仅凭皇上一人之力,紫宸府决计是建不成的。时人都说皇上此举是防范谢氏的开端,过往她也曾拿此事问过父亲,那时父亲还笑说,有旧部门下如此,真幸事也。可如今这样的情形,似乎恰恰证明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或许早在那时,父亲心里便已经生出了对皇上与闻玄的隔阂。
她这一句话问出来,谢公一时不答,只凝眸看着她,直是把她看得浑身发冷,他才缓缓问道:“在你心里,你爹就是如此心胸狭隘,贪图权欲之人?”
话音里不带半分玩笑。
谢冉一怔,说不上是欢喜还是难过,摇头道:“您并不打算告诉我,是以女儿只能自己瞎猜。”
谢公那头冷笑一声,问道:“还猜出什么了?别藏心里憋坏了!”
谢冉眸光一动,缓了缓,竟是带了些局促,小心翼翼的启口:“您是为了当年的事……”
“嗯……?!”
她的话没有来得及说完,便被父亲满布威严的一个字截断了。
她没有再往下说。
谢寒渡看着对面的女儿,眼中有深不见底的情绪。
不知道过了多久,他忽然静静的问了句:“我若说真是,你待如何?”
“爹爹……”
谢冉的目光足以称得上是惊恐了。
半晌无言,谢公忽然一叹,连连摇头,无奈道:“你啊……!没听说过,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吗?”
渐渐的,她眼底的恐惧少了,疑惑却是越凝越多。
谢公却已无意多言,起身弯腰拍了拍她的头顶,只叹两声‘不可说’,随即转身便欲离去。
“父亲!”
在他身后,她倏地唤了一句。
眼见父亲驻步,她紧着问了句:“紫宸上将闻玄,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
前方的父亲回首,望着她的目光中满是惊讶。
他并没有回答谢冉的问题,只是反问了一句:“你怎么还能问出这样的话来?”
说罢,转身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