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嫂子,我做什么?(1/2)
怕林水瑶担心孩子,崔氏急忙解释:“囡宝困了,大宝哄她睡觉,也一块睡着了。
俩孩子没想到你们这么早回来,今天起了早,正困着呢。”
林水瑶听了,心里有些愧疚:“是我这个当娘的没考虑到,让他们两个孩子也跟着起早忙活。”
沈老头却摆了摆手:“不怪你。水瑶,以前家里没好日子过的时候,俩孩子半夜都能饿醒。现在大家都能睡个好觉了,我们还得感谢你呢!”
说着,他看了一眼鼓起来的钱袋子,语气也多了几分激动:“要是一直能卖得这么好,咱家今年过冬,也有着落了。”
“嫂子,家里只有五个砂锅,要是凉粉卖得好,咱们要不再买几个?”沈莹也问。
林水瑶则摇了头:“不用,五个就足够了。不过碗筷倒是可以多准备一些,今天就没够用,等食客吃完再洗完,我看也来不及。”
沈莹有些不解:“嫂子,不是卖得越多越好吗?”
林水瑶笑着解释:“咱们这凉粉之所以卖得好,是因为这东西大家从前从来没吃过,觉得新鲜。再好吃的东西,若是经常能吃到,大家恐怕也不会有这种热忱。
今天来排队卖凉粉的人,我大概数了一下,大约有两百人,而且还有许多是不止买一份的,咱们准备五锅凉粉,数量上正好。等到卖出名声了,还能卖得更少一点。
若是有人吃不到,只要咱们还接着摆摊,他第二天还会接着来。至于吃到过的,若是知道凉粉每日供应的数量有限,就更觉得咱们的凉粉好吃了。”
林水瑶一番话说下来,老沈家的人大受震撼。原来生意还可以这么做的吗?别人家都是越卖越多,怎么到了她这里,就越卖越少了?
不过细想想,又觉得林水瑶说的有道理。就像是哪怕知道一家店里的东西好吃,但是若是每天都能轻易买到,心里就会想着,等到明天或者后天再买也是一样的。
但若是这东西没那么轻易买到,今天不买,或许以后再想吃到,就没那么容易了,那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排队等上一会儿。
“那咱们明天就做五锅,”崔氏说道,“明远去王木匠那里,再买些木碗回来,另外买两个大木盆,不然这么多碗筷,洗洗涮涮也不方便。”
……
见沈家一开口就又要五十个木碗,王木匠惊讶地瞪大了眼睛:“明远,你妹妹昨天才拿走五十个碗,咋今天又要?”
沈明远把带给王木匠的凉粉递给他:“我嫂子做的凉粉好吃,今天带去县城卖,结果五十个碗根本不够用!”
王木匠听了,忙不迭地进屋给沈明远拿了五十个木碗和他要的大木盆出来:“明远啊,钱就别给了。我今天去了县城,可听说了,这凉粉,县城的人排队都吃不上。”
沈明远却不由分说地把钱塞给了王木匠:“王叔,买东西就该给钱的。不过您放心,凉粉也少不了您的份。”
王木匠是村里唯一的一个木匠,用几碗凉粉换来跟木匠交好,这买卖再划算不过了。
从王木匠那里回来,林水瑶和沈莹已经把砂锅和碗筷都洗干净了,正在准备第二天要用到的材料,也省得早上起来再准备,浪费时间。
做完这些,天色暗了下去,大宝和囡宝也睡醒了。
“娘,您和姑姑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大宝缠着林水瑶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