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檐下风波(2/2)
林家为此事鸡犬不宁而对于杏美姑家来说他们却无心看别人家的热闹,因为阿勇和他的孙子黄凯都“丢了”。杏美姑的脚伤还没痊愈,拄着拐杖的她在屋子里干着急,黄大志和刘红霞来到黄凯的幼儿园,放学后的校园早已大门紧闭,他们俩在大街小巷里穿梭逢人便问有没有看见他们这一老一小的祖孙俩,黄大志夫妻俩沿着大街找去,然而他们并没有注意到就在这条大街分支的一条小巷子口,阿勇和黄凯就在里面的一家肉圆(漳州漳浦小吃)店里。
“阿公(闽南语,即中文‘爷爷’之意),你什么时候要回台湾呢,是叫台湾吗?”
“是啊,阿凯,再过两天阿公就要回去了,你要好好听你爸爸妈妈还有阿嬷(闽南语,即中文‘奶奶’之意)的话知道吗?”
“我知道,但是,阿公,你回去之后要多久才还会回来看我们呢?”
面对黄凯这一问阿勇也觉得失落,他心底想着,是啊,我究竟是什么时候还会再回来呢,这次是借由大趋势(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台湾当局压力开放老兵回大陆探亲)回来探亲下次还会以什么样的理由回来呢。
祖孙俩一人一大碗肉圆扁食上桌,闻着这个儿时熟悉的味道阿勇早已红了眼眶,他不断地舀着汤,心久久不能平静。
“阿公,我们今天中午吃这个,晚上去吃卤面(漳州小吃)怎么样?这几天直到你回台湾我们都不要回家吃饭好不好?还有好多好吃的我们都还没吃呢,像猫仔粥(漳州诏安小吃)、五香卷(漳州龙海小吃)、牡蛎煎、肉燥面??????”黄凯一边掐着指头算一边说。
“阿凯,你说阿公是好人还是坏人?”
黄凯对阿勇的这一问感到莫名其妙,他挠了挠头沉默片刻点点头道:“阿公是好人啊。”
“好的,阿凯,阿公希望将来你长大以后不要误会阿公,要知道阿公也是迫不得已的。”
黄凯不知道阿公说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埋下头继续吃他的肉圆扁食。
黄凯由阿勇带着一路上买了许多心爱的玩具,黄凯拿着爱不释手的水枪一进门就把杏美姑的脸打湿了。
“哎呀,你这个小妖,我现在是个半残废的人了你还拿那个欺负我是吗?”
“阿嬷,我们回来了。”
杏美姑这才恍然意识到他们祖孙俩平安回家了,为了知道他们祖孙俩这都到过什么地方她住着拐杖也跟着俩人进了里房。
三人前脚刚走黄大志和刘红霞接着后脚回来,刘红霞指着黄大志的额头大声叫喊要是我的儿子黄凯有什么三长两短看你爸怎么跟我交代!
“我说你小声一点,你冷静一点。”
“你叫我怎么冷静?该找的地方都找了,就是不见人影!我说你爸怎么这样,过几天就要回台湾了为什么好端端的不在家里面待着非要跑出去接什么孩子呢,他把我的黄凯带到哪儿去了,要是我的黄凯有什么差错我看他怎么赔我一个儿子!”
??????
刘红霞像失去了理智一般大吼大叫,身在里屋的黄凯阿勇和杏美姑闻声纷纷走了出来,杏美姑知道刘红霞这么一生气肯定又没有什么好话,她拦住阿勇不让他过去然而阿勇却也字字句句都听得一清二楚。刘红霞依旧不依不饶转而在黄大志面前斥责婆婆。
“你妈也是,那双腿到现在还不好,整天拄着拐杖在我面前晃来晃去,我都快要被她那副摸样给气吐血了!”
黄凯从门边探出头来刘红霞见状立马上前。
“黄凯,你去哪里了,怎么到现在才回来?”
在见到黄凯的同时刘红霞也终于撞见了阿勇。气氛霎时凝固了,黄大志连忙打圆场。
“爸,黄凯,你们回来啦?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呃,对??????对??????回来就好??????”杏美姑也连连说是。
阿勇的神色变得有些落寞,杏美姑连连给予刘红霞眼神暗示而刘红霞却只当没有看见领着黄凯就走了。
据说事后黄大志和杏美姑都有私下做刘红霞的工作,而刘红霞也是很不情愿地向阿勇说了一声对不起。这件事情表面看似走向平息而杏美姑的内心却很在意,她把自己反锁在屋里自暴自弃,她痛恨自己这双不争气的双腿,黄大志和阿勇不停地敲门而杏美姑始终不肯出来,杏美姑泪流满面自责还不如死了算了,杏美姑的视线投向了柜子上的那把黑色的剪刀。
有好事者将秋兰遭受满江婶驱赶一事传来传去传到秋兰的娘家里,秋兰的母亲带着长女秋英趁秋兰的父亲不备已经悄悄的急匆匆往林家赶,这次她打算和满江婶这个亲家母一决高下为女儿秋兰要个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