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尽职娇娇把权哥整憋屈了(1/2)
罗家大队底下有罗家,小罗家,李家,竹园冲,下刘家,洛河村六个生产队,而因着大队设在了社员最多的大村罗家村,致使大队早先的干部都是从罗家村出,后来沾亲带故的人多了,才偶尔发展到下头的生产队。
只洛河村从没出过一个。
最开始当然是因为最穷,比起其他生产队而言又离得最远。
以前从罗家大队上洛河村走的路就是年前刘权和林娇娇给孤寡老人送年礼时的那一条,从李家过竹园冲,再走一个小时的样子就到洛河。
这条路,老一辈的人走到了七几年才觉悟起来,另辟蹊径。
自此,从洛河到大队就近了,只要走半个多小时。
可大队里的干部份子早就被其他几个生产队的扎了根,一个顶一个,即便洛河村的队长带领着社员干的多风生水起,也挤不进那领导班子里去。
要不是林娇娇写的一手好字给那个有那么点爱面子的前大队长罗生强看上叫去大队里当秘书,他们洛河村才有了第一个大队干部呢!
林娇娇当秘书的时候,大队有什么事她总是一回来就提醒队长,然后让队长转达给他们,再不像之前那样,别的队都传遍了,才传到他们这,好的坏的都落不着。
上大队里办事,林娇娇就不含糊了,不管手里有没有事都先给他们办妥了那种,真是让他们欣慰又感激。
去年更好,林娇娇升了妇女主任,能给的方便就更多了。
现在呢,生产大队长啊!
这可是上辈子上上辈子积了德都不一定能当上的啊!
村民们自新上任的队长刘三石,也就是去年刚升的副队,传下来消息那一刻,连工都不上了,赶紧回家商量着要怎么跟新大队长搞好关系。
可只够温饱的社员们能有什么呢?
无非就是家里的粮食、票这些。
过年存下来的油炸肉,年货,又或者实在没有的就直接送粮食谷子,一包包,一份份,皆是他们最大的诚意。
预料中像前队长林有福那样明面不收,背地里伸手的事没有发生,大队长林娇娇一口谢绝了他们,并无条件当众承诺队里有好处少不了村里人。
这让人如何能不高兴?
是以,大伙眉开眼笑收回带来的东西后,对林娇娇的喜爱更上了一层。
而林娇娇也说到做到,大队彻底开工进入春耕准备期后,她就把公社下来的新工具,稻种,甚至分发下来为数不多的其他粮食作物都按社员规模分发了一份到洛河村。
以往的大队长也不是没发过,可心里的那杆秤不平,到他们洛河村的东西就少之又少。
比如那下地的锄头草刮,别家生产队的社员坏了就换新,他们这呢,坏了只能修,修好了就继续用。
再比如除稻子以外的红薯种?
别家生产队早就换了产量大,口感也好的新薯种,只有他们还种着往年队里自留的种子。
今年真好,队里那坏的不能再坏的工具全部换了新。
新薯种也下了,还下了听说比较耐旱的洋芋、玉米,还有大豆这些一样可以饱腹的新粮食作物。
虽然不多,但有的种就是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