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命(1/2)
正义,虽然迟了些,但总算来了。
孔聿黎轻轻闭起双眼,他从未像现在这样感到通体轻盈畅快,心上肩上所有的重担都在此刻彻底放下了。
下一秒,他张开双臂,紧紧将妻女拥入怀中。
历尽艰难险阻,跨越荆棘坎坷,他们一家人终于又在一起了。
孔升看到三人相拥,也是激动万分,侧头偷偷抹了抹泪,过了一会儿,才出言提醒道:“聿儿,陛下在宫中等你,先去面圣吧。”说罢,他又对柳渊澄道:“澄儿,你先前的遭遇,是我孔家对不住你,我没能践行对先父的承诺,实在是愧疚得很。我已向陛下请求,望他能为你二人赐婚,我也将为你们准备一个盛大的婚礼,也算是我们一点微不足道的补偿。”
柳渊澄轻轻抹去挂在脸上的泪珠,淡淡笑道:“孔伯父言重了,您曾为我伸张过正义,我始终牢记于心,感念涕零。至于婚礼什么的,只要与公子和非非在一块,就够了。”
“好孩子,好孩子!上天保佑,聿儿能娶到你,实乃我孔家的荫庇。”孔升说着,担心耽误面圣的时辰,赶紧让孔聿黎骑上马,即刻入宫。
孔聿黎先前已经得知,在德庆皇帝被俘虏之后,为保国家稳定,大琰朝臣拥立其弟邺王登基,承继大统,年号景元。
如今新帝登基,第一时间召见他,自然要问关于德庆皇帝之死的问题。他在心中打好腹稿,准备迎接新帝的质询。
他恭谨地走入乾清宫,只见一个身穿玄色龙袍的人高坐龙椅之上,连忙双膝跪地,长揖不起:“微臣孔聿黎参见陛下,陛下洪福齐天,万寿无疆!”
景元皇帝缓步从龙椅上走下来,亲手将他扶起,脸上尽是平易亲和的笑容:“平身,赐座。”
“多谢陛下。”孔聿黎躬身垂头,面露诚惶诚恐之色。
“孔聿黎,这一次若非你舍生忘死,深入敌营,恐怕就无今日和平的局面。你不愧是孔门后人,是我大琰之良将,匡扶社稷之重臣!”
“陛下过奖了,抗敌救国本就是大琰军民的责任,臣义不容辞。”
“好,好,有勇气,有志气!”景元帝拊掌大笑,赞许地看着眼前这个毕恭毕敬的年轻人,转而又道,“孔聿黎,朕有一事问你。”
“陛下请讲,臣一定知无不言。”
景元帝招手唤他上前,压低声音问道:“他…到底是怎么死的?”
“臣亲眼所见,先帝身中瓦剌秘毒登仙散而崩逝,其圣体已由臣带回,陛下可遣人查验。”
“瓦剌秘毒…”景元帝低声重复了一遍,沉默半晌,却迟迟没有提出下一个问题。
孔聿黎坐在下首,一动也不敢动。许久,景元帝才微微一笑,道:“既是你亲眼所见的,也没必要查验了,择日举行国葬入土为安吧。”
孔聿黎闻言,微微有些惊讶,没料到新帝竟完全不过问细节,怔了一下,才点头称是。
景元帝却似看穿了他的内心,缓缓道:“先帝行事,多乖张。如今朕初登大宝,百废待兴,需要你这样的栋梁之才。孔聿黎,你与你未婚妻柳渊澄的冤屈,朕会替你们昭雪。孔朝先前将你逐出家谱一事,朕也会替你主持公道。”
孔聿黎连忙起身行礼,叩首称谢:“陛下圣明,微臣感激不尽!”
景元帝带着笑意看向他,又道:“孔聿黎,你才华横溢,文武双全,又立了大功,你说,朕该许你个什么官职才好呢?”
他的语气轻松随意,就好像在开玩笑。
孔聿黎浑身一颤,将头压得低低的,跪伏在皇帝脚边,诚惶诚恐地回答道:“陛下,微臣现在一身伤痛,这副残躯也不知能苟延几年,恐怕无法胜任任何官职,臣斗胆,恳请陛下允我告老还乡。”
“告老还乡?”景元帝一听就笑了,“你爹一大把年纪了都不敢说自己要告老还乡,你才几岁?”
“回陛下,臣今年二十有六了。”
“二十六…”皇帝略一沉吟,叹了口气,“罢了,你既想要清闲,朕就先允你半年的时间。你好生养伤,等病养好了,就该为朝廷做点贡献了。”
孔聿黎端端正正磕了几个头:“臣谨记在心,谢陛下隆恩!”
景元帝扬了扬手,道:“你也辛苦了,回府休息吧。还有你的伤,朕会派太医给你调理,争取早日康复。”
“谢陛下!”
孔聿黎缓缓退出乾清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