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逢(2/2)
天色已晚。
深山石寨,树丛掩映之中,一张黑色旗幡迎风招展,上面“天威大元帅”五个字在星星点点的火把映照下隐约可见。其间有一数丈高的木质小楼,上书龙飞凤舞“忠义堂”三字,在第二层的高台之上,站着两个身形各异的男子。
其中一人魁梧挺拔,头戴红巾,而另一男子则形相清癯,右手拄着木棍,一身宽大的素罗大袍更显瘦削。
只见那魁梧男子一手负于身后,一手对着眼前的幽深山谷豪迈一挥,朗声道:“孔先生,这几日你我二人促膝长谈,把酒言欢,我深感你便是我的知己。所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我深盼你能和我一同开疆拓土,共谋霸业。”
孔聿黎拄着拐杖侧身转向黄天,垂眸躬身道:“大元帅于危难之机救我,于苦痛之际医我,孔某本应结草衔环以报恩德。可某才疏学浅,且现已非孔氏之人,大元帅所谋之事,实在爱莫能助。”
“先生此言差矣,我并非图你孔氏之名,而是惜你惊世之才。昔日你军功显于边关,儒名耀于庙堂,却被王显老贼陷害至此,受尽委屈。德庆狗皇帝昏聩荒唐,任由宦官乱政,这样的君臣,视百姓为刍狗,应顺天道而杀之。现今山西大势已起,百姓云集响应。先生,你从京城跋涉到此,应深知民心向背,何不弃暗投明,还天下人一个公道?”说着,他伸出长臂,重重搭在孔聿黎的肩上。
孔聿黎缩了缩肩膀,虚握拳头掩在口边,咳嗽两声道:“大元帅,孔某被关诏狱数月,受尽刑责,加之以前落在的旧伤,不知能在这世上苟活几天,如此残躯也无法跟随大元帅南征北战,还望大元帅海涵。”
黄天耐着性子劝说道:“先生,你的伤我找人看过了,好好休养是能够痊愈的。你若实在不愿随我征战,便留在营地,当一军师可好?运筹帷幄之中,亦无需奔劳。”
孔聿黎长叹一声,摇了摇头:“大元帅,您把我想得太好了,我差不多是个废人,恐怕没有襄助您的能力。”
黄天面对油盐不进的孔聿黎,不禁有些恼了,便带着威势道:“先生不必过谦,谋天下的方略我已想好,我知道你最熟悉大同的情况,你帮我先夺大同,后定山西,再占中原,入主天下指日可待也!你在德庆狗皇帝那里实现不了的壮志,我给你机会,这才是男子汉大丈夫应有的功业!”
孔聿黎没有应答,只低下头颅弓起背脊,不停地咳嗽。
他咳了好一阵,仿佛肺都要咳出来。黄天见状,再用大掌拍了拍他的背,半是威胁半是劝导地说道:“孔公子,正如你所说的,我也算救了你一命,孔家人不是最讲究知恩图报的吗?你若不愿降服于我,那我便与你做个交易好了,如何?”
孔聿黎微微抬眸,疑惑地看着黄天,没有说话。
黄天道:“你从小随父在大同历练,应深知大同城内的布兵与城防。你若能助我攻下大同城,我们便算两清,我也放你自由。”
孔聿黎敛起眉头。他这一路看到黄天的凶狠作风,知他并非明主,可若不随他意,恐无法脱身,正在为难之时,忽然有手下人快步走了过来,道:“报大元帅,于南山外捉住了一对商贾夫妻,说是带着钱和重要军报投奔于您的,不知是否有诈。”
“商贾?”黄天双眼圆瞪,轻哼一声,道,“带上来,让我会会他们。”说罢,他大步下到一楼的厅堂。
孔聿黎拄着木杖跟在后面,一瘸一拐走下楼梯,刚抬眼看向堂前跪着的人,他的心脏就好像停止了跳动,双手控制不住开始抖动起来,胸腔中一股热涌激扬上冲。
那是澄儿,是他的澄儿!
摇曳的烛火中,虽然她的头微微垂着,脸上有所遮掩,但他第一眼就认出,这就是他的澄儿!
这一瞬的冲击力实在太大,他手里的拐杖掉在地上,整个人也佝偻起来开始疯狂咳嗽。
“咳咳咳…”
柳渊澄原本低头跪在地上,但听到咳嗽声,她条件反射地抬起头,只见一素衫男子正按住心口窝在角落,虽然弓着背,但发亮的目光却死死落在她的身上。
是公子!
柳渊澄差点叫了出来,情不自禁地跪着往前挪了几步,两行热泪倾泻而下。
黄天听到动静,回头看向孔聿黎:“先生这是怎么了?”
“我,咳咳,我…”孔聿黎连忙收回目光,侧过头不再看她,慢慢走到黄天身边,道,“无事,只是方才吸入了些灰尘,咳嗽罢了,不打紧。”
“无事就好,来人,给先生赐座!”黄天并未怀疑,吩咐人搬了把椅子让孔聿黎坐下,紧接着看向柳渊澄道,“你是何人?哭哭啼啼地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