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被砸死的农民工(2/2)
“是啊是啊,金生集团草菅人命啊,草菅人命啊!”同来的民工们齐声说道。
逸俊听了民工们的诉说,脑子里即刻显现出方云邶的形象。
想那方云邶的父亲的确实从一个泥腿子建筑队起家创业,最终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这里面不乏创业的艰难和曲折。但是成功之后的方金生,不知为何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是忘记了自己是从一个道地的农民开始创业的农民身份了,对和自己当初一样的农民工们的劳动,却越来越不重视了。同时他的观念页越来越龌,越来越极端地奉行金钱万能论。他总认为可以用钱摆平一切。同时他带领金生集团沿着这一条路越走越远,越陷越深……
逸俊早就耳闻,金生集团事故频仍。但是却并没有受到法律和安全部门的制裁或者吊销营业执照,或者负法律责任,更别说按照法律程序赔偿农民工的损失了,连一点儿负责的态度都没有,更别提向大众媒体说明情况。
因为作为一个开发商和房地产大公司,承担着城市发展的重任。尤其是在大规模如火如荼的开发房地产建设的热潮中,那就更应该服负起对普罗大众的生命安全的主要责任,最起码应该将公司打造成一个人性化的敬畏生命为百年大计负责的房地产大公司的良好形象。
诚然,这些当代意识和人文理念,却一直不入方金生的法眼。同时方金生自己私生活也极为混乱不堪……
但是毕竟金生集团经营规模已经很大。特别是抓住了房地产开发的良好机遇。尤其自从清碚市被特别定位于区域化的中心都市以来,别的公司都想跃跃欲试参与房地产的开发建设,面对金蛇高耗能集团的庞大压力,却也只能是望洋兴叹。于是金生集团就更是独大一方。自从上市以后,就更加如虎添翼,无人能及。别的公司更是望尘莫及纷纷甘拜下风。
这哭更让金生集团目空一切忘乎所以了。
应该说,金生集团经历现代企业转型的最佳时机。然而,方金生的视野的狭窄和个人的草根北京尤其是一帆风顺的成功,让他冲昏头脑,自我膨胀。自身更是缺乏现代法治意识观念以及思想意识头诸多局限,竟然认为自己的管理以及经营理念以及方式等等是合适的,是合情合理的,于是让自己的短板几乎是越来越明显了。
市里主要考虑到金生集团发展到这样大规模也是值得肯定的,尤其是金生集团在当地是一个税收大户,特别是近两年,税收几乎连续名列前茅。为了保持集团的发展的良好势头,就一直在各方面独金生集团给以支持和资金土地等等保证和优惠,让金生集团获得了跨越式的发展。
然而,最让逸俊难以理喻的是,这么好的发展机遇和环境,方金生居然还不让自己的在国外游学的儿子方云邶回来进公司锻炼发展,而他一直继续人方云邶在国外游荡。
俗话说得好,虎毒不食子啊。倘若他金生集团是一个小公司小企业也就罢了,怕容不下自己的儿子。可金生集团这样的大公司在省内外都没有几家,并且金生集团急需方云邶这样的知识精英的加入,以弥补自己的不足与短板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但是,方金生似乎不这样认为,总是认为自己尚在年富力强的时期,不用过早地考虑公司今后接班的事宜……
金生集团曾经出现工地安全事故的传闻,无疑都是用钱私下里摆平的。然而却对接下来的生产经营留下了难以弥补和杜绝的重大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