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新闻敏感与策划(2/2)
齐雅茹道,于雷,前两个新闻我们就当你是运气好。那这个白血病姑娘的事情,我们都是知道的,我甚至也想过,这个可不可以做成一条新闻,但后来还是被我否决了。你是怎么做出来的?能不能和我们说说?你不说一下,看来大家晚上睡不着。
于雷道,这个事情我和您的想法是一样的。因为这个靳金花和我表妹他们是同事,和我说起这个靳金花可怜,而厂子又辞退了她。她这种情况,可以说没有社会力量的帮助就是等死。我表妹的一个室友,也是一位新闻爱好者,她叫阮晓芬,她就和我提过几次,想写一写这个靳金花,看能不能帮上她。
我也很想帮助这个姑娘。但怎么帮呢?我人微言轻的,只能借助媒体的力量,引起社会关注,这个事情才有希望。但患病的那么多,现在白血病也不是什么罕见的病,很难引起社会的关注。听于雷这么一说,就边齐雅茹也偏过头,认真听于雷讲,看他如何破题。
那天晚上下着雨,我躺在衣服店那个狭窄的行军床上,怎么也睡不着,听着外面的雨声,想不出什么头绪。但靳金花那求助的眼神和青春气息,总是浮现在我的面前。我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我一定要想办法救她。在老家,我父亲常和我说一句话叫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如果不想办法,那就一点希望也没有。那样我会感到惭愧的。
次日我的那个搭档也是朋友阮晓芬再次对我说,于雷哥,我们能不能像帮助霍有余姐姐他们一样帮助一下靳金花?阮晓芬的话提醒了我,这个靳金花需要帮助,但她自身的新闻难以引起关注,如果加上钱生全和霍有余呢?还有,你们也知道,我那个从雨夜屠夫手下逃出来的表妹不仅得到了公安的奖励,也得到的妇联的嘉奖,如果加上她们两个新闻人物还尚存的新闻性呢?于是,我骑上自行车赶到了钱生全夫妇工作的厂里。听了我的话,钱生全夫妇当即表态道,于兄弟你说怎么做?我表达了想他们声援这个可怜的靳金花的意思。他们夫妇毫不犹豫地说,我们马上行动。首先把他们患病时别的爱心人士捐给他们后续治疗的500元全部捐出,然后组织厂里爱心人士成立靳金花救助小组,组织募捐。为了让这个新闻更有加持,我又找到表妹何玉笙谈了我的想法,何玉笙也很痛快,不仅捐出了妇联给她的500元奖励,而且愿意加入钱生全的救助小组。回到店里,我和店里的几位股东商量,我们也捐出500元,以靳金花同事的名义,钱由我来出。这样一来,这个事情就成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爱的接力故事。
我当即给番禺电视台和阳城电视台打电话,说明情况。我们都是老熟人了,我把这边的情况一说,大家都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爱的接力的新闻。我帮人人,人人帮我,这正是要弘扬的社会风气。于是一拍而成,就把这个不是新闻的新闻做成了新闻,而且社会效果非常好,如今那个靳金花出院,和给她献骨髓的姐姐一起摆地摊。关于献骨髓母女争抢,更是让市民感动。其实,这几件事情,都是大家一起帮忙,一起完成的,我只起了个牵线搭桥的作用。对于,齐主任,这个事,我朋友还写了个后续新闻,我拍了两张图片,您看可不可以发。
齐雅茹接过于雷递过来的稿纸,看完道,挺好,挺正能量的新闻。可发。说完盯着于雷看了一会,又扫了一眼大家道,刚才于记者给我们讲了三个案例,我看大家听得也挺认真,比平时听新闻课认真多了。为什么?因为于雷讲的都是干货,是实操。可以说是手把手地教我们。感谢于记者今天给我们上了非常生动,非常有意义,非常有用的一课。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于雷加入我们社会新闻部,感谢于雷把他的经验无私地传授给大家。
热烈的掌声后,齐雅茹道,不知大家听过一句话没有,高手在民间。今天信了吧?听了于记者分享的三个大新闻的采写过程大家有什么想法?回去可以写出来。我总结一下,于雷能写出这些新闻,并非偶然,也并非他的运气。首先是他对这份事业的热爱,其次是他对新闻超强的敏感力,第三个方面,是他对新闻的综合策划能力。你们同意不同意?这三点,正是一个新闻人最重要的素质。还有一点,他是一个有准备的人,他总是走在别人的前面,大家想过这是为什么吗?因为他待人以诚,大家都信他,这也是他非常宝贵的品质。让我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于雷!
各忙各的吧,早点把事情做好,晚上,在得胜楼结合。说完,齐雅集茹对于雷说,于雷,你到我办公室来一下。主任齐雅茹叫于雷到办公室又有什么好事发生?编辑部的故事又有哪些精彩?请看下章《股份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