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勃兰登堡——叶利尼亚保卫战(16)(2/2)
“没有,苏联的武器研制和测试很多都是保密进行的,不可能对外国人开放。我在苏联唯一参加过的武器方面的研究是关于轮式装甲侦查战车和装甲运兵车的理论咨询。但通过这一天的炮击来看,苏联人的火箭炮也有着和我们一样的问题——射程不如榴弹炮且易于暴露,每一次开火都能被前线炮观捕捉并进行反制措施,而且根据前线的观察,相比于我们所使用的‘喷烟者’,苏联火箭炮的精度非常差。往往作为在步兵冲锋前的火力掩护,而无法在敌我距离在300到400米内进行近距离支援。步兵冲锋时掩护火力的孱弱是她们遭受严重损失的原因。”
“但炮兵团的反制,相比于在第聂伯河的战斗,效果并不明显,这一次没有能够完全压制住苏联人的炮兵,为我们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伤亡。还是,苏联人有着足够的火箭炮,可以不断地补充损失。”大炮和大炮间的对决,压制对方的炮兵,成为了胜利的关键,这是从世界大战时期就被验证的理论,如何保留自己的火炮,摧毁敌人的火炮也是衡量一名指挥官水平的重要标准,而处于防守方的德军是完全的有优势的,她们的火炮都在敌军炮火可视距离之外,苏联人难以捕捉,虽然德军师炮数量不如英法苏,但德军的大炮射的更远,威力更大,精度更高,建制齐全,火炮种类统一。没有第二帝国时期的老古董,75毫米,100毫米的小口径榴弹炮滥竽充数。这一次没能完全压制敌方,确实是从波兰战役以来很少见到的场景。
“榴弹炮进行转移需要重型牵引车,还会失去原先的射击诸元,火箭炮隐蔽性差,射程更近导致其一直处于我方炮火的威胁下,自然是更频繁地转移,好处是可以一次性射出大量的炮弹,这样比起来损失的射击参数就不那么重要了。苏联人肯定考虑到了这一点,她们应该是将火箭炮装上了自行底盘,在同口径下火箭发射架更为轻便,可以轻松装上比如卡车,装甲车甚至是轻型坦克的底盘,开火到转移,只需要启动即可,机动性远超过架设式的榴弹炮。导致我们炮兵团的反制效果甚微。”
“那有什么方法能对付它?”看着加仑坎普期望的眼神,艾米莉亚却叹了一口气。射的快,反应快,打完就可以立马换地方,不需要准备什么发射阵地,野地大平原就能凑合,这边榴弹炮只打一轮,对面就已经射完转移了。不是说苏联人的火箭炮技术多么高级,让德军真正头疼的就是她们的架设是自行的。单纯用己方炮兵反制,这根本就不可能。弄不好自己的炮兵反而会被敌方火箭炮反制,别人随便抽你,而你只能被动挨打,这才是最难受的。
“难,但办法不是没有,治其根本,断其源头。火箭炮消耗的弹药及其恐怖,不是榴弹炮能够比拟的,好在射程远不如榴弹炮,其集结地必定不会离前线太远,如果能够寻找到她们存放弹药的地方,运送弹药的铁路或者炮兵的集结地指引我们的火炮打击摧毁。”
“你的意思是……”
“穿插,渗透,侦查,引导。这里不是莫吉廖夫那样完全断绝外界联系的孤岛,从叶利尼亚往东,全部都是苏联实际控制区,集结了大量苏联军队,光穿插渗透就不是普通侦查部队,或者单纯老兵就能解决的,好在我们德意志有这样的一支专业部队进行这样的非常规作战,但却因为容克军官们所谓的骑士精神,神秘崇高的军人荣誉而不齿,从而难以真正发挥这支幽灵部队的力量,好在我不是容克,也不会有什么骑士精神,能达到目的才是最好的。”
“我也同样不是,但你不会说的是盖世太保吧,那是什么一群什么臭鱼烂虾。”
“我希望能以189突击炮营上交军级调遣来申请勃兰登堡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