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帝王的背影(1/2)
大明军队,凯旋了。
但这场凯旋,却与朱元璋想象中的任何一次都不同。
没有绵延数十里的战俘队伍,没有堆积如山的战利品,甚至连那些缴获的战马和兵器,都第一时间被后勤官明码标价,打包卖给了前来竞拍的中亚商人。
乘坐着火车专列回到京城的,除了精锐的将士,更多的是戴着眼镜的会计、手持勘探工具的地质学家、以及抱着厚厚城市规划图纸的行政官员。
他们脸上没有战争的煞气,只有即将接手一个庞大“项目”的兴奋与忙碌。
整个大明,这台曾经为战争而生的机器,在陈玄的意志下,正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全面转向了商业与建设。
朱元璋从北平回到了应天府。
他没有立刻去见陈玄,而是先召见了太子朱标。
御书房内,父子二人相对而坐。朱元璋仔细地打量着自己的儿子,他发现,朱标变了。
那份仁厚依旧在,但眉宇间,多了一份以前从未有过的沉静与自信。那不是手握权柄的威严,而是一种……洞悉了事物底层运行规律的从容。
“标儿,那个……拍卖会,你觉得如何?”朱元璋的语气有些复杂。
朱标没有丝毫犹豫,平静地回答:“回父皇,此乃万世未有之阳谋。不费一兵一卒,便可令四夷宾服,天下财富尽归我大明。儿臣以为,此法远胜于刀兵。”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世界地图前,指着原帖木儿帝国的版图。
“父皇请看,我们将矿山、商道、城市的管理权分别拍卖。那些得利之人,无论是中亚的王公,还是西方的商人,为了保护自己的‘投资’,就必须维护那片土地的稳定。他们会比我们更尽心地去剿灭匪患,发展经济。”
“如此一来,我们便省去了数以千万计的驻军和管理开销,却能通过税收和贸易,源源不断地获得远超占领的收益。敌人,变成了我们的佃户。这便是大伯常说的……双赢。”
朱元璋沉默了。
朱标的每一句话,他都听得懂。他也承认,从“利”的角度看,这确实是最好的办法。
可他心里,总觉得有块石头堵着。
那份属于帝王的,开疆拓土,君临天下的荣耀,似乎在这些冰冷的算计中,变得一文不值。
他挥了挥手,让朱标退下。
夜深了。
朱元璋独自一人,没有带任何侍卫,来到了皇商府。
他没有让人通报,径直走进了那座他既熟悉又陌生的府邸。
陈玄的书房,灯火通明。
朱元璋推开门,看到的不是堆积如山的军报文书,而是一面墙壁上,挂着十几个古怪的、不断有纸带吞吐的机器(电传打字机),机器下方,则是一排排穿着制服的年轻人,正在飞速地记录着什么。
“这是什么?”朱元璋皱眉。
陈玄头也没回,指着那些机器:“全球主要贸易区,黄金、白银、粮食、丝绸的实时报价。你可以把它理解为……整个世界的经济脉搏。”
朱元璋的眼角抽动了一下。
他走到陈玄面前,看着那张依旧云淡风轻的脸,压抑了许久的怒火与困惑,终于爆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