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1/2)
钟剑鸣闻听宁长安要去大哉剑门,眉头不禁一皱道:“你去大哉剑门要做什么?”
宁长安面色微微一沉,缓缓道:“父母之仇,不能不报!”
此后无人吱声,沉默了一阵后,步天行忽然道:“宁兄,我来试试看!没有实力,什么都没有,我不会放弃任何提升实力的机会!”
宁长安知道这些人其实都很心动,然而却拉不下脸。
然而步天行不同,乃是一个实力至上的人物,本来在大哉十三太保中实力属于末流,现在再一损失,就更加不如了。不过此人和宁长安有过一些交情,相对于其他人来说,对宁长安还是要了解的多一些,当下出头做了这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一下子便打破了沉寂的局面。
宁长安微微一笑,点了点头道:“看来你是个聪明人,明白何为机会!注意放松心神,可能会有些痛苦,但忍耐过去,便知个中好处!”宁长安叮嘱一句,一枚业火种子打入步天行眉心之中。
步天行登时面现痛苦之色,盘坐在地上不动,闭起双眼,死死忍耐着,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双眼猛然张开,精神焕发,激动的笑道:“果然是妙极,单单这一番考验,对于我精神、意志的一番洗礼,好处便不可计量……”
其余人一直都在暗暗观察,看到步天行忽然之间精神焕发,气度都似有种莫明的变化,一时间诸人心动不已。
又过了一会儿,钟剑鸣忽然轻咳了一声,开始说话道:“正好,我们一行人也要返回师门,宁兄这个人情,我们便接下了!”此人现今说话,称呼变化,倒有一点示好的意味。
宁长安爽朗一笑,并不耽搁,将一枚枚业火种子打入其余九人眉心,心中安定,不管此事成与不成,到最后到底能拉拢几个人,他并不强求。
反正让他们知道个中好处,亲身感受之下打消心中一些顾虑,对他以后挖角也大有好处。
放长线方能钓大鱼,此乃长久之计,愿者上钩耳。
半个时辰之后,一行人收拾停当,便即离开此地。
出得回天谷,宁长安一行找到原来的马匹,分给正无比虚弱的钟剑鸣等十人每人一匹,到途中一个镇上,置齐了其余人的坐骑,一行人快马扬鞭,便直往大哉剑门而去。
西凉省在大辽省的东南面,也是整个大乾王朝的东部,过得西凉省地面,就差不多是大乾王朝与大周王朝的交结之地,一带坐落着不少边陲重镇,屹立在广袤、苍凉的荒原地带,传说夕阳中倍显凄美壮烈,当风可听隐约的军歌和凄婉的哀号。
大乾王朝与大周王朝在边境上的战斗从未停歇过,你争我夺,已持续了几百年,然而近几十年来,大周王朝渐渐不行,在边境战争中连连吃亏,一座接着一座的边陲重镇失守,国界在缓缓的向内收缩。
西凉省乃是沿袭旧时名字,当初还无大乾王朝时,因其在大周王朝西部偏远地带,开垦不多,极是荒凉,得为西凉之名。
但因这一个“凉”字,不甚吉利,虽然在地理上,比之盘龙省更加适合为一国之中央,权利机枢之地,然而种种原因,此地却深为不受大乾王朝皇家帝王所喜,反倒成为武学兴盛之地,民风彪悍,尚武之风极浓,田间农夫亦可放下锄头将硕大拳头舞的虎虎生威,溪畔村妇亦可以操起棒槌驱赶贼寇,可见一斑!
大哉剑门与龙虎山两大门派便在西凉省中,大哉剑门在西凉省西部,距离大辽省不算太远,而龙虎山则与大哉剑门遥遥相对,坐落在西凉省最北之地。
宁长安这一行人,浩浩荡荡往大哉剑门而去,速度不慢,以他们现在赶路的速度,约莫四五日的功夫,便可到达大哉剑门。若是弃马不用,全力赶路的话,以宁长安的速度,实际上不消一日便可赶到。
不过现今也不用这么着急,一面路过,顺道还可以打探到不少江湖消息,甚至物色一些人才,倒也不错。
钟剑鸣等十人,因得业火相助,一路上安坐马上,凝神静气,锻炼心神、意念,一时得到不少好处,虽一路在马背上颠簸又加才损了实力,但一个个也毫无疲惫之色,精神焕发。
诸人不再如昔日那般锋芒毕露,自视甚高,逐渐变得谦虚、沉凝起来,显得更加稳重、成熟了不少。
这是一种进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