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被抄家流放,飒爽嫡女在边关盖大楼! > 第375章 入乡随俗以后就叫桃丫

第375章 入乡随俗以后就叫桃丫(2/2)

目录

“嗯,很简单,我能弄。”沈桃桃自信地点点头。

她脑子里立刻浮现出步骤:选豆、浸泡、控水、保温、每天淋水……仿佛做过千百遍一样熟练。

这种对生活技能的信手拈来,与对自身来历的一无所知,形成诡异的反差,让她心底那份困惑更深了。

但看着阿婆和大壮信任的目光,她将疑惑压下。既然想不起来,就先好好活着,报答这份救命之恩吧。

发豆芽对她来说轻而易举。她挑出饱满的黄豆,用温水泡发,然后找来一个破了边的瓦罐,铺上干净的粗布,将豆子均匀撒上,保持湿润,放在灶膛边借着余温保暖。

几天后,嫩黄的豆芽就齐刷刷地长了出来,水灵灵的,看着就喜人。

“哎呀!真长出来了,还这么水嫩。”阿婆看着瓦罐里的豆芽,惊喜不已。

这东西山里没有,快入冬了还能见着这般新鲜的绿意,简直是稀罕物。

当晚,阿婆用豆芽炒了兔肉,又用嫩芽做了个汤。清脆的豆芽化解了肉的油腻,让一顿普通的饭食变得有滋有味。

大壮吃得头都不抬,连连说好吃。

“桃丫,你这手真巧。”大壮憨憨地笑着,看沈桃桃的眼神亮晶晶的。

阿婆也笑了,给沈桃桃又夹了一块肉,沈桃桃让阿婆也多吃,大壮就跟着点头,“娘,桃丫,你们都多吃,我明天去山上再打几只。”

“大壮哥,山上的野兔很多吗?”沈桃桃好奇地问。

大壮抬起头,用袖子抹了把额角的汗,憨厚地笑道:“多,咋不多哩,这入了秋,草籽肥,兔子一窝一窝地生,满山窜。就是这东西机灵,跑得快,不好抓。”

沈桃桃看着厨房角落里,还有两只兔子,心里微微一动,“大壮哥,这兔子,光吃肉是不是有点可惜了?你看这皮毛,多厚实。”

大壮愣了一下,看看兔子,又看看沈桃桃:“皮子?这玩意儿硝起来麻烦,咱自己偶尔做副手套还行,多了也没啥大用,卖也卖不上几个钱,镇上收皮子的贩子压价狠着呢。”

“如果……我们不卖生皮,或者不只卖生皮呢?”沈桃桃眼睛亮晶晶的,“我是说,咱们能不能试着养兔子?”

“养兔子?”大壮和阿婆都愣住了,齐齐看向桃丫。

山里人捕猎是天经地义,圈养野兽可没人在行,养不好还搭上不少粮食。

“对,养兔子!”桃丫越说思路越清晰,属于“现代土木狗”的分析能力自动运转起来,“你看,兔子繁殖快,一窝能生好多。咱们抓几只活的回来,垒个圈舍养着。它们吃草成本低。等养多了,兔肉可以吃可以卖,兔皮攒起来,等冬天路通了,拿到镇上,皮毛肯定比现在零卖值钱。就算不卖,自家攒着,给阿婆和你做件皮袄过冬也好啊。”

她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圈舍不用太复杂,找个通风向阳的地方,用石头和木头垒起来,结实点,别让它们打洞跑了就行。平时割点草喂它们……”

大壮听着沈桃桃的描述,眼睛渐渐瞪大了。抓活的养起来?源源不断的有肉有皮?

这……这想法也太天真吧。

他从前啊看过不少人这么干,但都费力不讨好,没一个干成的。

山里人靠山吃山,向来是逮着就吃。

圈养牲畜需要人,但凡是个壮劳力都去山上打猎了,谁在家鼓捣那玩意,不是劳力还干不了这活儿,所以大家都默认只抓不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