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长公主要造反 > 第111章

第111章(1/2)

目录

沈砚的动作极快。

不过三两日,关于秦彦对王明盛夫人种种痴迷迹象的“风闻”,便如同春日柳絮,悄无声息地飘满了京城各大茶楼酒肆、坊间巷尾。

说书人唾沫横飞地讲述着才子佳人的悲情故事。

只不过这里的“才子”是位监察御史,“佳人”是封疆大吏的夫人。

各种狗血段子,与现代的八卦小报并无差别。

“听闻秦司马曾重金求购过一款苏合香,正是王夫人最爱的……”

“嗐,何止!有次秦大人在酒楼喝醉了,伏在桌上哭喊王夫人闺名!”

“听说他那秦司马多次在王将军训边不在营地时,霸占欺侮王夫人。王夫人抵抗不过,敢怒不敢言。”

“难怪秦司马自尽,这是无颜面对恩人,更怕事情败露牵连家族啊……”

“谁说的,是他要跟王夫人私奔,王夫人不肯。他才铤而走险。”

流言无需证据,只需香艳与离奇,便能自行编排,越传越离谱。

街头巷尾交头接耳议论着“英雄难过美人关,因情构陷是真凶”。细节被不断丰富,仿佛人人都成了那隐秘情事的见证者。

与此同时,沈家茶楼也开始上演新编的“祥瑞戏”与“平叛记”。

一边渲染皇帝德被苍天,后宫有孕乃天佑大周,大赦天下,赈灾安民。贵妃腹中之子很可能是传闻中的金龙圣子,是大隋朝的天命之人。

一边借前朝往事,批判前朝宗室谋逆,最终身死族灭的下场。

这流言自然也在太原被广泛传播,传进了王明盛夫人苏氏的耳中。

她本就是性情刚烈之人,与王明盛青梅竹马,感情甚笃。

秦彦之事,她本是清白,此时却百口莫辩,难以自证。如今满城风雨,皆传她与秦彦有私,甚至污蔑幼子血脉。

她收到了一个匿名的短信。

告诉她,是忠义侯试图构陷栽赃他们王氏一族,就是为了逼她夫君造反。而她是唯一能避免满门抄斩,避免蒙受乱臣叛党不白之冤的人,代价就是她自己和半岁的幼子。

王氏本是书香门第,聪慧至极,立马明白这些谣言都是被刻意放出来,就是为了把谋逆案改成情杀案。

这样丈夫不仅不是叛党反贼、贪污巨额军费之人,还是忠君爱国,施恩反遭背刺、惨遭妻子背叛、痛失幼子的可怜人。

带走幼子,性质就发生了根本变化,将奸情彻底坐实。否则她死很可能白死了,只会被看做她弃卒保车之举。

至于信里指证的忠义侯,未必是构陷王氏之人。但会是送信之人的对家。

设局之人未必是特意来救王家,很可能不过是想扳倒忠义侯。毕竟各地农民起义,军阀割据,皇室宗亲蠢蠢欲动,早已不是秘密。

苏氏思考了一夜。

她最难过的不是自己去死,也不是毁了自己的清誉。而是污蔑清白的小儿子,带着刚出世的他一起去死。

她选择了夜里亲手掐死了小儿子,悲痛欲绝中悬梁自尽,留下两封遗书。

一封给丈夫,泣血陈情,表明清白,言及秦彦确曾流露倾慕,但她严词拒绝,绝无苟且。只愿丈夫能原谅她这么做,千万不要被人利用,起兵叛乱。

另一封,则是写给朝廷的“认罪书”,承认自己与秦彦早有私情,幼子乃秦彦血脉。她不同意携子私奔、决意回归家庭,与之决绝分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