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三国:我,赤壁周瑜,揽二乔脱离江东 > 第391章 张辽:主动出击、今晚夜袭!

第391章 张辽:主动出击、今晚夜袭!(2/2)

目录

“什么?”李典听罢直接气笑了,夸张道:“城中就七千兵力,你是嫌死的不够快吗?还要跑出去送死?!”

“困守是死,冲锋也是死,又有何不同?”张辽指着城外,“趁着敌军登陆上岸、立足未稳,我军突然冲杀出去,说不定还能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倘若运气够好,能够直接杀到周瑜面前,我军未尝不能绝地求生,找出唯一的生机与取胜的机会。”

张辽这完全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逆向思维,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打对方一个出其不意。

毕竟,正常而言,城外有二十万大军,谁都不会想着率七千人主动出击。

不仅己方想不到,对方肯定更加想不到。

既然想不到,就很容易疏于防备,说不定就能被张辽抓住机会。

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逍遥津,八百破十万战役,其实就是这么打出来的。

不是江东军废物,十万人严阵以待,没打过张辽的八百人。

而是江东自上而下,从孙权到将领、从将领到小兵,任谁都没想到张辽敢主动出击。

不防之下,正好被张辽打了个出其不意,并且还正好杀到孙权眼皮跟前。

一瞬间所有人都慌了,担心孙权的安危而导致大乱,最终有了逍遥津之败。

成就了“张八百”的威名,衬托了“孙十万”的无能。

眼下,面对周瑜二十万大军,张辽自知困守无望的情况下,做出与历史上类似的抉择。

反其道而行之。

不仅不要坐困愁城,并且还要主动出击。

听完张辽的讲述,乐进与李典不禁陷入沉思。

换作普通将领,肯定想都不敢想,但三人都是世之名将,绝对是敢打敢拼之辈。

“我觉得或可一试。”乐进随即表态。

作为三国第一“先登”,乐进本就是拼命三郎的性子。

面对攻坚战,都敢第一个顶着箭雨冲,顺着云梯直接杀到城头上。

更别说平原野战,率军冲杀更是不在话下。

“干了!”

李典同样不含糊,免得让张辽小瞧呢。

“好。”张辽缓缓点头,“烹牛宰羊、吃肉喝酒!”

“让弟兄们吃饱喝足,今晚全军出击夜袭!”

这顿饭,基本就奔着最后一顿去,跟断头饭也没啥差别。

自然而然,肯定要让三军将士吃好喝好,同时做好心理准备。

时下天色不早,二十万大军扎营,也不是一时半刻能完成。

至少,在今晚肯定是搭建不出完善营寨。

七千大军借着夜色的掩护,趁着城外不备进行偷袭,得手几率无疑更大些。

更重要一点,夜晚不同于白日,一旦乱起来不分敌我,更容易浑水摸鱼的同时,也能让二十万大军自乱阵脚。

另一边。

湖面上,中军座舰停靠湖心。

战船实在太多,以至于岸边都停不下,还有大量飘在湖心。

二十万大军光是上岸,都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作。

周瑜负手站在楼船顶端,朝着合肥城的方向眺望。

庞统站在身侧一旁,剩余文武都束手而立,保持一个不远不近的距离。

“合肥是什么情况?”周瑜头也不回问道。

荆州方面的人肯定不知晓,这个问题明显是询问江东新降之人。

两地隔江相望,江东肯定非常了解淮南的情况。

“启禀主公。”

一名年轻将领跨步出列,禀报道:

“合肥城中守军此前被抽调,余者不足一万之众,另有三名守军坐镇驻守。”

“张辽、乐进、李典。”年轻人报上名号后,还不忘补充道:“都是曹操麾下大将。”

“嗯。”周瑜点头认可,“确实都是大将,不过他们兵力太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主公英明。”年轻人说罢退回队列。

朱然,历史上也是东吴名将。

原本姓施,乃是朱治的亲外甥。

因当初朱治无子,便过继到舅舅膝下,改姓为朱。

朱治作为孙氏三代老臣,与程普、黄盖、韩当一样,都不好意思直接转投周瑜麾下,但并不妨碍让子弟为周瑜效力。

毕竟孙氏已经完了,朱治个人为孙氏尽忠即可,没必要绑着后辈子弟。

朱治是孙氏老臣,又不是孙氏家奴,这种行为完全可以理解。

“张辽...张辽...”

周瑜口中念叨几句,而后下达军令,道:

“军中诸将听令,命尔等各自抽调本部最精锐八百人,亲自负责今夜的值守工作。”

“另外嘱咐大军,晚上遇事莫要慌乱,守好各自营地,凡乱跑者杀无赦!”

八百破十万实在太过著名,周瑜想不知道都难,定然要防上一手。

一统南国之后,周瑜眼下身后站着的一线武将,数量多达二十多位...

一人亲率八百,总数过万绰绰有余,就算张辽倾巢出动也没用。

诸将闻言面面相觑,不明白周瑜安排的用意,不过也不会有什么意见,纷纷领命答应下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