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资本家大小姐随军,搬空家产躺赢 > 第二百三十四章 这物件经用,能传三代

第二百三十四章 这物件经用,能传三代(2/2)

目录

傅煜城和傅远山坐在院里抽烟,烟斗的火光映着墙角的红薯筐。

“明天去割些芦苇给红薯堆搭个棚,免得淋雨。”

傅远山点头:“我再编个芦苇帘,冬天盖在菜窖上,能挡风雪。”

灶房飘来红薯干的甜香,混着蟋蟀的叫声漫了满院。

念安抱着红薯坐垫躺在小床上,手里攥着块红薯干睡着了。

蒋建华给他盖好被子,看见枕边的雨花石还在月光下泛着光。

“这孩子,”她笑着掖好被角,“连睡觉都攥着吃的。”

窗外的槐树叶沙沙响,像在数着院里的竹匾、坛坛罐罐,数着这浸在烟火里的日子。

天刚亮时,周德胜家的媳妇送来刚烙的芝麻饼,饼上的芝麻粒在晨光里闪着油光。

“我家那口子说多谢帮忙割芝麻,”她把饼放在石桌上,“这饼里掺了些红薯泥,孩子们准爱吃。”

念安揉着眼睛跑出来,抓起饼就往嘴里塞,虎纹肚兜上的芝麻粒沾了满身。

傅煜城扛着锄头去看新栽的红薯苗,叶片上的晨露滚进土里,像给苗根喂了口水。

“这苗活了,”他抚着舒展的新叶,“明年定是个好收成。”

念安跟在后面踩水坑,棉鞋踩得湿漉漉,银长命锁在胸前跳得欢。

蒋建华把周德胜家的芝麻饼切成小块,往碟里撒了些白糖。

“这饼配着红薯粥吃正好,”她往孩子们手里递着饼,“德胜媳妇的手艺越来越好了。”

小兰咬着饼直点头,竹编的兔子筐放在脚边,里面装着她给念安编的小蚂蚱,绿得像刚从草里蹦出来。

晒谷场上的竹匾空了,傅远山把它们摞起来,用布盖得严严实实。

“明年晒新麦时再用,”他拍着竹匾上的浮尘,“这物件经用,能传三代。”

云棠音把最后一坛芝麻盐搬进储物间,墙角的陶罐整整齐齐排着队,像在等着冬日里的召唤。

当最后一缕阳光掠过槐树叶,念安的小鱼缸里,麦穗鱼和小青蛙都长大了些。

傅煜城往缸里放了片新荷叶,水面立刻漾起细碎的纹。

“等过些日子,”他摸着念安的头,“就把青蛙送回荷塘,让它去捉害虫。”

念安似懂非懂地点头,小手轻轻碰了碰鱼缸壁,惊得鱼儿窜成银线。

灶房里,蒋建华正把红薯芝麻糕装进礼盒,红布盖着,上面绣着只胖乎乎的老虎。

“这是给小兰的,”她系着红绳结,“让她带回去给爹娘尝尝。”

小兰接过礼盒,兔子筐里的红薯苗已经冒出新叶,在晚风里轻轻晃,像在说这日子啊,就像这红薯藤,扎了根,就会慢慢爬满岁月的篱笆,结出一茬又一茬的甜。

小兰捧着礼盒往家走时,天边的晚霞正一点点淡成浅紫。

兔子筐里的红薯苗新叶上,还沾着傅家院里的泥土,竹编的小蚂蚱在筐角轻轻晃,像在跟着她的脚步蹦跳。

路过荷塘时,她看见傅煜城正带着念安放青蛙,小青蛙“扑通”跳进水里,惊起的涟漪里还浮着片荷叶。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