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肃州大捷(1/2)
京都。
周帝像往常一样主持朝会。
前段时间,周帝收到了冯悯所献之策。
周帝与几个重臣商讨一番后,都觉得冯悯之策可行。
于是,周帝便派人向姚煜传旨,命姚煜按照冯悯所献之策推行朝廷新政。
一段时间下来,朝廷的新政快速推广,所受到的阻力也小了很多。
周帝近日一直在与群臣商讨,是要趁热打铁扩大新政的推行范围,还是先在怀州试行两年新政,看看推行新政之后,朝廷的税收是否会增加,百姓是否会变得富足起来,而后再扩大推行范围。
不过,朝中不少大臣都认为此时不宜扩大推行范围。
今年对大周是极其重要的一年。
今年的大周,当以稳定为主,不宜在这个时候去触及太多人的利益,以免生乱。
之前,还只是吕眭、姚俭、唐直等人这么认为。
今日,连裴棘和张慈都开始赞同吕眭等人的意见。
“行吧,行吧!那还是暂时只在怀州推行吧!”
周帝终究还是下了决定。
“圣上圣明!”
随着周帝开口,不少大臣都在心中舒了一口气。
今秋斡勒和西凉很可能会跟大周开战。
他们是真怕周帝在这个时候头脑发热,引发内乱。
将这个事情定下来以后,周帝又询问裴棘:“兵部可有收到肃州那边送来的公函?”
“没有。”
裴棘轻轻摇头,又宽慰道:“微臣心知圣上忧心与羌人这一战,但沈镜四月初九才率部赶到武屯,这才不过十来天的时间,他们应该还在整军备战,暂时不会有大的动作。”
打仗哪有这么快的!
况且,沈镜还要先跟羌人谈判,有了谈判结果,才能进行下一步。
这个时候,沈镜很可能都还在跟羌人谈判,甚至有可能连羌王宕赞都还没有见到。
“也是!”
周帝也知道自己操之过急了。
可他不得不急啊!
跟羌人这一战虽然不算难,但对大周的影响却很大。
这一仗打好了,后面跟斡勒和西凉交战,他的底气才更足啊!
沉默片刻,周帝又吩咐姚俭:“前期的粮草虽已及时送达肃州,但此战未必会在两个月之内结束,户部这边,至少要多预备一个月的粮草,以应对突发情况。”
“这……”
姚俭犯难,叫苦不迭的说:“圣上,为了那两个月的粮草,周围几个州的粮仓都被掏空了,这夏粮还未入仓,朝廷实在没有这么多的粮草再调运过去啊!”
“朕知道!”
周帝沉声道:“这不都快五月了么?夏粮很快就要入仓了,待夏粮入仓,优先准备送往肃州的粮草!”
姚俭眉头紧皱,只想跳起来骂娘。
说得倒是容易!
可夏粮收获、入仓、包括调运,难道不需要时间?
之前征集去运送粮草额民夫都还没有返回,又要准备运送粮草?
“捷报!肃州大捷!肃州大捷……”
正当姚俭准备推诿的时候,外面突然一个激动的声音。
听到这个声音,周帝和满朝文武都不由得愣了一下。
待回过神来,群臣顿时议论纷纷。
“肃州……大捷?”
“什么情况?”
“沈镜四月初九才赶到肃州,今日不过四月二十啊!短短十一天的时间,沈镜就在肃州取得了大捷?”
“不!不是十一天!即使以八百里加急往京都送捷报,至少也得一天半的时间!”
“也就是说,沈镜仅用九天的时间就在肃州取得了大捷?”
“这怎么可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