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调查组:我们无权调查?(1/2)
第515章 调查组:我们无权调查
课题申请都是公开的事情,谁申请了什么项目,大伙一打听就知道了,当然,一般只知道大致方向,具体內容还是要保密的。
下半年是各个基金申请的高峰期,到了年底项目就会截止,所以很多高校都在关注著。
基金申请相互之间也会有竞爭,比如人工智慧有人申请了,其他人再申请的时候就得比一比,谁的项目价值更高,方案更有可行性,谁就能拿到资金。
这个时候学术圈里的都开始互相打听了,这圈子就那么大,哪些人提报什么项目,差不多都清楚。
“老刘,你那个神经网络的项目提交了吗”
“提交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报的上。”
“谦虚了不是,你都报不上谁报的上。”
“嗨,这谁说得准啊!”
这个教授一脸唏嘘,“还记得赵教授那个项目吗本来板上钉钉,结果被人给挤下来了。”
另一个人一愣,“什么情况”
“嗨,你不知道我听说有人搞出来了新方案,具体是谁都不知道。”
这人咂咂嘴,“嗨,怎么这么卷啊!”
“你报了个什么项目啊”
“我报了个深度学习的项目。
。“
“嚯,咱俩还是竞爭对手呢。”
“哈哈哈,各凭本事吧!”
教授们专家们互相打听著,希望能够提前得知项目基金的情况。
这天下午,官方网站上更新了最新的报名情况。
朱枫教授刷新了一下,想要看看都是什么项目。
《transforr架构+混合专家模型(oe)=人工智慧的新时代》
这口气太狂了吧
transforr大家都知道,这个架构並不新鲜,但是这个oe又是什么东西
凭什么transforr+oe就能开启人工智慧新时代
吹牛皮呢吧,我倒要看看是谁这么狂。
点进去一看,魔都大学、光年视界联合提报的项目,高校和企业联合申请项目这种情况很常见。
学校有理论有人才,企业有资金有牛马,配合起来往往事半功倍。
“光年视界这不是最近网上很热闹的那家公司吗”
再看看负责人是谁。
看到那个如雷贯耳的名字的时候,朱枫眉头一下就皱了起来。
许清风。
学术界有很多大佬,但从大眾知名度来说,许清风这个名字超过了很多专家教授,毕竟性质不一样,明星的名字显然更能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
“许清风搞什么鬼人工智慧这不扯淡嘛!”
朱枫教授骂骂咧咧,很是不忿儿,对於明星插手学术,他是极力反对的,不知智网於天明事件更是让他对明星的印象降到了冰点。
“都是沽名钓誉之辈,就是这些人把学术圈搞得乌烟瘴气!”
朱枫气得不行,然后他看到了许清风后面的那个名字:吴恩铭。
朱枫沉默了。
许清风他不屑一顾,甚至就算他站在自己面前,他也敢破口大骂,搞学术的人从来不缺乏得罪人的勇气和骨气。
但吴恩铭不行。
因为这是他曾经的老师。
难道这项目是吴恩铭主导的但是也不对,项目或者论文这种东西,对於署名的先后顺序有著极其严格的要求。
比如论文,一作和二作更是天差地別。
许清风的名字出现在吴恩铭前面,说明这个项目的负责人是许清风。
朱枫思前想后,决定给吴恩铭打电话了解一下情况。
五分钟后,电话掛断,朱枫看著这个標题沉默许久,然后发了一条朋友圈。
“一代新人胜旧人。”
截图是许清风的项目標题。
朱枫的朋友圈里大多都是专家教授,他们看到这个项目標题,本能地有些反感。
“老朱,什么情况”
“这是你的项目挺狂啊!”
“看不出来你还挺————那什么。”
朱枫看著朋友圈里迅速多起来的评论,想了想回復道:“这是魔都大学文学院教授许清风提交的项目。”
他选的是公开回復,所有人都能看到这条评论。
朋友圈一下子就炸了锅,看到的人纷纷发出了“”
“你在开玩笑”
“这个笑话逗笑我了。”
“哈哈哈,朱教授还挺幽默。”
“吹牛呢吧。”
没有人相信他说的话,一个明星不务正业申请什么项目啊,写写文章唱唱歌不好吗
朱枫忍不住回復道:“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官网上可以查到,自己去看吧。”
他朋友圈里的记者敏锐地捕捉到了大新闻的气息。
许清风跟项目关联起来,直觉告诉他这事绝对是个大新闻,他马上去朱枫说的官网上去查了一下。
很快,一篇新闻出现在网络上。
《知名明星申请社科基金,院士只能当副手》
网络上哪类新闻最吸引人呢虽然答案让很多人不满,但事实证明明星確实是热度最高的话题。
將军孤坟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
这就是事实,网上经常有人將某某科学家、院士的默默无闻跟明星相提並论,以此来痛击明星的荒唐。
记者的这篇报导一下子就抓住了网友们的注意力,大伙內容还没看就已经开始骂起来了。
“靠,哪个王八蛋乾的”
“真是一点逼数都没有,这都敢抢一把手的位置”
“不是关係户就是二代。”
“我看看谁这么不知天高地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