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3章(1/2)
第073章
碧空如洗, 白云悠悠,以及面前放眼看不到尽头的玉米地。
墨绿色的叶子,鼓鼓囊囊的玉米苞, 长至人高的玉米杆随风摆动,像是要把人淹没在其中。
“卓子你把镰刀都拿过来吧!”周母朝地头那边的周卓喊道。
“行!”周卓把好几个箩筐叠起来, 把镰刀都放里面,确认都拿齐全了,两手扛着去周母那边。
今天上午把稻子都收完了, 下午就来地里收玉米,周新苗要在家里翻谷子就没一起。
前几天家里的谷粒脱的还没有那么多, 院子里也够地方, 所以把稻谷摊在晒垫上薄薄一层,基本上不用翻动整晒。
但随着稻谷多起来,就得有人在一旁隔段时间用谷耙或挡板翻晒谷子, 让其充分晾晒。
禤文乐站在玉米地里, 试着掰开一个玉米苞, 还没把所有的玉米衣剥下, 就见一条白白胖胖的虫子钻出来,他连忙把它摇到地下踩死。
“玉米都被吃一半了, 这些坏虫子……”
禤文乐皱眉把剩下的玉米皮都给掰开, 露出来的黄澄澄水嫩嫩的玉米, 忽视那被啃的乱七八糟的地方,这是一个非常完美的玉米。
周铭接过玉米看了眼, 说道:“只能拿回家喂鸡鸭了。”
每年都有不少玉米被虫子吃,虽然大家都尽力防治了, 但也还是杀不完。
周母也掰了一根玉米察看,这次好歹是没再遇上虫子, 玉米粒挤挤匝匝紧挨在一起,胖乎乎的让人看着就心生欢喜。
周母掰了几粒尝了下,点头说道:“今年的玉米真不错,水嫩清甜,掐起来有不少水。”
周父接过也尝了几粒,欣慰道:“是不错,比去年好些,去年的玉米吃起来没那么嫩生。”
今年就从这批玉米里面选些好种子,希望下一批还是这么饱满茁壮。
周卓把箩筐都放下,也上去尝了下,吃起来甜滋滋的,粲然笑道:“我们明天早饭就吃这个吧。”
“行啊,还有你前两天不是说要吃鸡汤吗,刚好明天和玉米一起煮。”周母把镰刀都拿出来。
“那可真是太好了。”周卓笑眯起眼道。
周母看着箩筐里还有几条黄瓜,想来是周卓刚刚摘了放进去的。
周母把黄瓜放一边去说道:“好了,咱们开始干活吧,今天玉米地是收不完了,明天中午应该可以。”
禤文乐把帽子上的绳子绑好,去拿了个箩筐往地里走去。
禤文乐和周母还有周卓在前边负责把玉米苞采摘下放箩筐里,周父和周铭则在后边把玉米杆都给砍了堆放好,后续一部分用来作肥还田,有一些则用来喂牛。
家里玉米地间还套种了些大豆,过段时间才能收获,收玉米的时候还得注意脚下别踩到豆苗。
这片田地附近的人家,也大都是种的玉米大豆和其他杂粮,因为这些都是耐旱的作物,倒是省了水田排水的时间。
玉米高且挺直,叶片宽厚伸展,密密丛丛的一片绿色,将人们的视线遮挡得严严实实,大家说话都得喊着才能听见。
掰玉米比砍玉米杆要快一些,禤文乐抖了抖箩筐,让玉米装稳当些,擡头只看到后边有玉米杆倒下,耳边说话声很少,大都是叶片摩擦和咔擦声。
禤文乐拿着空箩筐继续往下走去,剩下的那筐就先放那里,待会儿再一起搬到板车上。
要说割稻子和掰玉米哪个活计轻松些,禤文乐觉得这两个都不轻松。
割稻子得一直弯腰,直起腰的时候还能听到骨头咯吱响,一天下来躺在床上你完全就不想动了。
掰玉米听起来好像是简单些,玉米杆还能帮忙遮些日头,但这些杆子也给人麻烦,上面都是毛茸茸的细刺,且玉米地里不怎么透风,更加闷热炙人,后面还要砍杆子和剥玉米粒,这几项下来是真的累人。
禤文乐小心注意脚下的地,手牢牢握住一根玉米,用力扭转玉米苞,咔擦一声脆响后,把玉米扔到一旁的箩筐里,转向下一穗玉米。
走到这一垄地的最后面,禤文乐在一旁发现了一个老鼠洞,看那旁边的泥土,应是新挖没多久的。
手边没有铲子,禤文乐在一旁看了一圈,去搬了块大些的石头把洞给堵住了,虽然老鼠还会另外挖洞,但聊胜于无吧。
掰下的玉米很快便装满一车,要先运回家去。
周铭说:“我和阿卓一起回去吧。”
周父推了下板车上的玉米,点头道:“也行,那你们注意点。”
玉米地里板车虽能进来,但架不住小路难走,容易陷进土沟里,拉车的时候得格外小心,稍不留神可能就翻车了。
“爹,你放心我们小心着呢。”周卓扶起车把,就准备往家里去。
“哦,对了把方才摘的黄瓜也拿回家去吧。”周父又道,方才周母还提醒他说。
“行吧,我原本还想干活的时候吃呢。”周卓笑呵呵道,但是忙起来就把这个给忘了。
“回家再吃也行,走吧。”周铭把黄瓜放在玉米上面。
周父在后面看他们走到前边开阔些的路才回去继续干活。
玉米杆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小堆,随着玉米杆子被砍倒,仿佛这片天地都亮堂不少。
箩筐都在板车上装玉米了,禤文乐和周母趁此时间拿镰刀割玉米杆。
周铭和周卓在前边顺利把牛车套上,赶着牛拉车回去。
栗子今天就不用来周家看稻子了,但他和小伙伴都觉得后面那棵大樟树下,还有不少可以玩的地方,今天他还是来与周新苗打了声招呼。
“苗姐儿,那我们就先到后面玩去啦。”栗子看了眼门边的小伙伴道。
“行你们去吧,但最好还是不要爬树哦。”周新苗笑着提醒道。
栗子挠了挠头笑道:“好的。”好在他们还拿了毽子和陀螺,他们可以玩那个,或者过家家也不错。
周新苗看他们嘻嘻哈哈往后面玩去了,又接着开始给稻子脱粒。
院子里没脱粒的稻谷只剩最后这些了,她一个人差不多也能忙完,再偶尔翻翻谷子。
周新苗忽地想起禤文乐去田里前,还嘱托她把里面腌制的黄瓜拿出来晾晒。
周新苗把手里的稻谷脱完粒后,到后面洗了个手,往灶屋走去。
这些天太忙了,家里人就没怎么顾得上菜地,有不少黄瓜都变老了,但好在没老到可以留种的那个称度,还是可以拯救一下的。
中午禤文乐把黄瓜都切片放盐腌制了,这会儿黄瓜里的水分差不多都被杀出来了。
周新苗把盆里多余的水分倒掉,去屋里拿出篦子放到院子的凳子上,将黄瓜在上面摊好开始晾晒。
这个时节的天气估计明天就可以晒干了,到时候黄瓜中已经没有什么水分,就可以装罐子里保存起来。
后面要吃的话就把黄瓜干用水泡开,锅里倒油,热锅冷油下猪肉,再将黄瓜干倒入锅中一起煸炒就行,当然也可以与其他的一起炒制。
院子里又重新响起打谷声,隐约可以听见后面传来孩子们嬉笑打闹的声音,想来是玩的开心极了。
周新苗听到外面传来牛车的声音,走去外面看了下,果然是周铭周卓他们。
她把门都打开,又去把待会儿用来放玉米的地方给打扫干净。
“终于到了。”周卓先是把最上面的黄瓜放好,和周铭一起把板车上面的玉米都移到角落里。
卸玉米的时候快些,玉米不用担心磕碰,没多久就完成了。
周铭和周卓又继续赶车去田里,周新苗想了下还是把门给掩上。
临近饭点的时候,周新苗剥了几苞玉米一起和米饭蒸,没多久院子里就一股清香味。
下田回来后,大家几乎都跑去后面打水洗手洗脚。
“好香啊。”周卓吸了吸鼻子,看向灶屋那边。
周新苗正好走出来笑道:“饭我都做好了,大家可以开饭啦。”
她都估算着时间做饭呢,而且夏天天气热也不用担心菜凉了。
禤文乐去帮忙把饭菜端好,搬好凳子准备吃饭。
大家几乎都先拿的蒸玉米吃,蒸好的玉米棒子吃起来香甜清脆,在玉米地里受的累都消散了不少。
家里今年种的都是甜玉米,吃起来水嫩嫩的,但口感细腻软糯,有嚼劲的糯玉米没有种。
周新苗说道:“我们下一季还是种一些糯玉米吧。”突然又想吃了是怎么回事。
“我也正打算呢。”周母把啃完的玉米芯先放桌边,待会儿拿去给牛吃。
说起来家里比较喜欢吃甜玉米,因为糯玉米容易老,吃起来就难嚼些,但是脱粒再放些糖进去煮,甜糯糯的玉米粥吃起来也不错。
玉米家里种的其实不是很多,翌日收完后,家里就开始整地了,新一季的稻子也开始育苗。
后面就得分开行动了,有些人去收其他粮食,剩下的人去整地。
禤文乐一边啃着手上的玉米,一边听周母安排接下来的活计。
“后面的粮食不难收,苗姐儿就继续在家看稻子剥玉米,我和乐哥儿去收杂粮,剩下你们爷仨就负责整地,后面我们忙完再过去一起帮忙。”
大家都没问题接受安排后,又继续吃饭。
其实收割完大头的稻子后,后面的活会相对轻松一些,后面再忙的时候就是插秧了。
和收割一样得一直弯腰,把秧苗都整齐插好在田里,这又是一个累人的活。
村里大多数人家都是选择先育苗再插到田里,但也有些人家会选择抛秧。
抛秧就是把选育好的种子洒入田中,或者是将秧苗用手抛入水田内,这样确实更省时省力,但是后面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导致秧苗长不好,收成也就受影响。
大家情愿累一点,也不想冒任何风险,毕竟这可关乎一家人的吃饭问题。
前不久还是黄灿灿的稻田,如今已经被翻整成光秃秃的平坦水田,有不少人正在上面忙碌。
水田翻耕会有许多小鱼小虾,或是黄鳝泥鳅被翻出来,好几只白鹭就在一旁慢悠悠晃着,瞧准时机就用长喙叼起吞下,青牛拉长嗓子喊了一声,它们受惊后扑腾翅膀飞开。
在水田的某一角落,还可以看到些绿意,那是育好的嫩绿秧苗,只待被移栽到田里了。
“老周你家准备什么时候插秧?”村长姜桨叉着腰站在田埂边,挽起的裤脚上面还有不少泥点子。
“今天把最后的地犁好,明天就开始插秧了。”周父说完一口气喝完碗里的水。
“这般快?”村长想了下家里还没犁好的地,“我家估计还得等两天。”
村长家的水田比周家多了几亩,其实要比的话大家都差不多的速度。
“诶,村长老周你们俩让让,我先过去一下。”
听着后面传来大田叔的声音,两人往一旁让了下。
“大田你家倒更快,今天就开始下秧苗了。”村长朗声道。
大田见后面没人,就先把肩膀上的担子放下,手拄着扁担笑道:“我家人手多不是,再说了早忙完早歇息,我也放下心啊。”
他家里能下地帮忙的加起来有十个人,而且对地里的活计也熟练,进度就比别人家快一些。
“老周你猜猜大田家今年稻子亩产有多少斤?”村长看向一旁的周父笑道。
周父想起他是还没来得及去问,思索了会儿道:“四百五十斤左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