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夫夫开店日常 > 第070章

第070章(1/2)

目录

第070章

端午过后, 日子如寻常平静疏淡。

太阳火辣辣照射下来的午后,空气稍显闷热,这时若能来一碗凉凉的绿豆粥, 浑身热气都被驱散不少,心情也爽快起来。

周铭站在店门小推车前, 不用吆喝客人就已自行上前询问,卖的是否凉水凉粥,客人得到回答后, 连连点头要上一碗。

“来拿好啊。”周铭将一竹筒酸梅汤递给前面的客人。

“好咧。”那位客人也没等寻个位置坐下,站着就先吨吨喝了几口, 喝完畅快地叹了口气才转身离开。

周铭擡头看了眼头顶的青布伞, 手上拿着把葵扇轻摇,有客人过来就给舀上一碗粥水。

天气热起来后,小摊主要售卖粥水饮子, 附近居民大都自带碗或者竹筒出来买, 行人的话则多是选择坐下, 用店家的碗喝完才离开。

店铺后边有水井, 一般是家里早上煮好后运到店里,放井里降降温变凉, 午后拿出来卖。

禤文乐拎了桶水到小摊前, 见桌前还有几个用过的碗, 也将其洗干净放好。

他又看了眼旁边的木桶,一脸诧异道:“绿豆粥竟已卖完了吗?”

他们午时过后开始摆摊卖, 半个时辰都没过,桶里的绿豆粥只剩底部浅浅一层。

周铭擡手给禤文乐扇风, 开玩笑道:“许是大家都馋了。”

这也不完全是打趣的话,煮绿豆粥总归要费些柴火和时间, 有些人就会选择干脆花几文钱吃个痛快,而不是冒着汗在灶前看火熬粥。

何况绿豆粥可以说是夏天最常见的解暑饮品,老少皆宜,多买些回去也实属正常。

禤文乐也没想太多,卖的快总归是好事,他在前边没站太久,周铭就让他先进店里去。

虽有伞撑着遮阳,但日头正旺,在外面呆了会儿也唰唰冒汗,禤文乐才在里面凉快些,别又出汗浸湿衣裳。

“那我先进去啦。”

“去吧,这里也快卖完了。”周铭拿着木勺搅了搅木桶,粥水在夏天卖的快,要不了多少时间。

前不久学堂正式开学,村里又热闹了一阵,能看到不少孩子被送去识字,孩子们走在路上都挺着胸脯。

村民们也都乐开了花,一个个笑呵呵的,他们就盼着这一天呢。

“你说我们村以后会不会出个秀才老爷?”

“嘿嘿谁知道呢,希望祖宗保佑吧。”

“我家孩子自小就机灵,没准还真能考个秀才,再不济童生也好啊。”

“你这话说的,难不成你家真决定送孩子考科举啦?”

“呵呵没有的事,我就随口一说,不过要那小子真有那才能,我和他爹砸锅卖铁也得供出来。”

“是这个道理,不过读书可费钱,你不看隔壁村那户人家,这么多年都没熬出来,家里一个个都瘦成什么样了,饭都吃不饱。”

“再说吧,都还没影的事呢。”

“不过我看这教书先生年纪倒是不大啊,我还以为都是那白胡子老头呢。”

“哪能啊,那天焦先生来村里,我还上去和他说了几句话,我心里只感觉不愧是读书人,气度谈吐样样都是好的。”

“哈哈哈,那你去问了人家多少岁没。”

“我没好意思问,不过我猜就二十出头?”

“我估计也是,不过就是不知道这教书的能力……”

“嗨,你还操这心,人家能来就不错了,总不会比咱们差。”

“你这么说也是……”

那天村长还说要开始招人干活,原来是那山庄要开始建了。

考虑到不久后的夏收夏种,村里不少人原先还在纠结犹豫,听村长说那工钱是日结,不去的时候和管事说一声就行,这样村里人就不担心了,先去干几天,能赚多少钱是多少。

和家里人商量了下,周父和周卓也去了,一天下来四十个铜板,两人干七天也有半两银子不是。

周铭听姜川说村里能干活的青壮年几乎都去了,还有几个烧饭好的婶娘阿么也都去做饭,一天能拿二三十个铜板。

一下子走了那么多人,最近村里都安静不少。

禤文乐见周铭推车进来,去将手帕浸湿给他擦擦汗。

周铭接过来擦了下脸上的汗,望着外面的太阳,想着夏收的时候估计更难熬。

“夫君喝些水解解渴。”禤文乐推了推一旁的杯子。

他坐在一旁摇着葵扇,说道:“天气热倒是省了烧水的柴火。”冲个凉水澡就行。

周铭闻言轻笑道:“乐乐你确定要洗凉水澡?”

看着禤文乐不解的表情,周铭帮他捋了下一旁的头发,缓缓道:“家里的井水凉的很,我们还是烧水洗吧。”

昨晚周卓嫌热的慌去洗凉水澡,洗完出来直呼好冷,水刚泼上身就后悔了,但衣服都脱了只能快速地冲了个澡。

周铭在周卓后面洗,看他哆嗦的样子,就知道井水不是一般的凉,他也就打消了洗凉水澡的念头。

禤文乐沉吟会儿道:“那我们白天就先把水放在桶里,让太阳晒一下,晚上水温就差不多刚好。”

“行啊,不过那得等明天了。”周铭灌了一大口水,接过扇子轻摇起来。

他记着家里原先有个大木桶,回去再问一下娘放哪了。

禤文乐闻言点点头,将书本和纸笔收拾好。

烈日当头,但镇上热闹不减,行人来来往往,熙熙攘攘。

街道两旁的小摊大都撑上伞,不少人在底下打着扇,喝茶唠嗑。

周记隔壁店铺前边也摆有一个小摊,卖的是一些瓜果时蔬。

“诶,昨晚你听到那个动静了吗?”说话人一副神神秘秘的样子。

“什么动静?我昨晚睡得早,你给我说说。”

“那你可是错过了,就在鸣里街那边,一群人打架声音可大了,也不知是因着什么事,我听说还差点闹出人命了!”

“闹出人命?!那得是多严重,不过经常有街头混混在鸣里街扎堆,该不会和他们有关吧。”

“我猜兴许是,今天官差去看了,我家离鸣里街近,这两天都让家里小孩别出门。”

“那是得注意着,不过那官差有说是啥不?”

“我哪敢去和那当官的打听,躲都躲不及呢。”

“呵呵,你说的也是,我这也是好奇就问了一嘴。”

“不过啊,我猜是……”

禤文乐见声音彻底小下去,又看了眼隔壁那两人凑在耳边不知说些什么,只得把注意力收回。

店里没客人,他闲着就听了一下他们聊天。

在镇上每天的八卦趣事还真不少,他就只坐在店里都能听到,闲着听来解解闷也不错。

周铭从后面又倒了水回来,夏天出汗多,水也要多喝些。

周铭道:“乐乐,待会儿我们还得去打铁铺子那边拿修好的农具。”

庄稼人对农具都很爱惜,但架不住用久了就会坏,能修的都自己动手修,不行就只能拿来镇上让人家帮忙修补。

当然前提是没有坏的特别夸张,不然就只能买新的了。

禤文乐也记着昨天是拿去修了,今天是去取回来的日子,他点头道:“好,我们回去要不要再买些肉。”

这两天热大家的胃口不好,家里就没再买肉,他想着今天要不买些回去,明天留些煮肉粥也不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