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因缘际会(1/2)
第52章 因缘际会
青青河边草, 郁郁园中柳。
李明月告别父母兄长外出游历那日,正是一个雨天。
三月的春雨还带着一丝冷意,李明月跨坐在马上同他们告别。
“父亲, 母亲, 孩儿此去少则半载, 多则一年, 万望保重身体,勿以为念。”
“哥, 你也要保重,等我回来,不知能不能见到我的小外甥呀。”
李明月脸上挂着乖巧的笑容,又是三年过去,他长成了翩翩少年。
和李书珩很是相像。
眉眼间亦有李妤落的刚烈婉约。
他的话让李书珩和周玉莹面色一红,二人依次开口。
“明月可了不得了,都能管起哥哥来了, 真是少年英才啊!”
“夫君说得没错, 明月确实是长大了,是个顶好的少年英才。”
毕竟是出身将门, 周玉莹不像其他闺阁女儿一样的沉闷死板,倒有些天不怕地不怕的英气,虽然如此,却也不失体统。
是以对上李明月略带的话语也能回上一句无上大雅的话。
“明月,出门在外, 要好好照顾自己,陆羽, 你一定要照顾好二公子。”
对于小辈之间的玩笑话,只要不是太过分, 李元胜和武思言是不会干涉的。
马上就要离别,为人父母,他们满是对李明月的担心。
几年前的刺杀之事还历历在目,怎叫他们不心有余悸。
“父亲,母亲,我都已经长大了,自然可以照顾好自己。”
“陆羽一定不负王爷王妃的嘱托,决不让二公子受委屈!”
与李明月一同成长的还有小侍卫陆羽,几年过去,不但身量抽条,性格也更伶俐沉稳。
再加上之前也在军营历练过,心性绝对是一等一的。
“天冷加衣,莫要贪凉。”
“记得多寄家书回来!”
“明月,你的生辰就快到了,记得到时候吃一碗长寿面。”
……
多少的千叮万嘱,牵肠挂肚也挡不住分别,李明月终是策马扬鞭而去,只留下冀州王一家倚门远望。
心里开始期盼着他的归期。
……
日月轮转,时序交替。
算算时间,苏珏他们在雍州已过了一个多月。
自从那日和青莲先生相认,并拜了师,苏珏对青莲先生的敬佩又上了一层。
她清醒独立,不沉溺于过去,也果敢刚毅。
这也是她能一手创建起遍布全国的十二楼的原因。
他曾问过青莲先生,是什么时候察觉到他与这个时代不同的呢。
青莲先生回答说,“我说过,就是因为你的计算方法,某一次你送还的账目里夹杂着小半张演算纸,我就是凭着这个知晓你的异常的。
至于你燕文纯的身份,我自己的侄子我还认不得吗?”
听了青莲先生的一番解释,苏珏不由得嗤笑出声,“原来如此,半张验算纸而已,竟是百密一疏。”
既然知晓了前因后果,苏珏反而一身轻松,和青莲先生相处起来也更自在了。
白日里,他们一起探讨古今,畅聊江南塞北,春花秋月。
苏t珏计划着以后若得空闲定要踏遍万里山河。
青莲先生笑着说,这样的日子她过了很多年,春日和沈爷一起留恋于碧草青青;夏日泛舟湖上,画船听雨眠;秋日临窗和诗,闲敲棋子落灯花;冬日折梅烹茶,细赏落雪惊鸿。
除此之外,他们还一起计划着在临江再建女子学堂。
……
“你觉得,梁州王如何?”
这一日,青莲先生和苏珏在躺椅上晒着太阳。
阳光泼洒,暖洋洋地让人不想动弹。
这是他们少有的闲暇时光。
不知怎的,青莲先生突然提起了梁州王。
“先生,我觉得他不适合做一方诸侯。”
苏珏拿去遮在面上的薄纱,舒服地伸了个懒腰。
面对青莲先生,苏珏是直言不讳的。
“何出此言?”
“听说梁州王有一金殿,比之王宫有过之而无不及,奇珍异宝不计其数,这些财富,都是哪里来的呢?”
虽然身在民间,但苏珏听说了很多朝野之事。
况且梁州王骄奢淫逸,已经是人尽皆知。
“过几日,我们便出发梁州。”青莲先生没有回答苏珏的问题,转头看向门前的海棠树。
“梁州?想必另有奇遇。”
苏珏笑了笑,心知此行定有安排。
……
又过了几日,天水郡的街上已经搭起大大小小的台子和供奉佛像的神龛。
人们在为天水郡一年一度的浴佛节做准备。
苏珏则没有凑这个热闹,他窝在落芳华里,桌上写满了厚厚的纸张,字迹清秀俊逸,一笔一笔勾画斟酌。
就连青莲先生进来,他也没有发觉。
待他搁置笔墨,青莲先生自然地递了一盏茶过去,苏珏微愣,接了啜饮。
青莲先生的目光扫过那些纸张,写的隐约都是关于那天他们谈论的东西。
比如女子学堂的设立,大概可见雏形。
苏珏看到青莲先生的视线,笑着解释道,“还是要先打算起来的,世事艰难,总要费一番功夫的。”
既已拜师,青莲先生便为他指点一二,悠悠然道,“没错,路总归是人走出来的,虽千万人吾往矣。”
这话说的轻描淡写,苏珏却不得不佩服这番勇气。
如今的世道,男子专权,女子大多只能深锁闺怨,能出头者寥寥无几。
苏珏自然清楚打破规则的艰难,他没想过退缩。
趁着苏珏抿茶休息,青莲先生笑眯眯地说道,“快要到浴佛节了。”
苏珏先是一愣,然后喃喃道,“浴佛节?什么时候?”
“四月初八,就在这两天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