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纺线(1/2)
第203章 纺线
“完了完了!”
何首乌急到不行。
它露出个脑袋尖, 看着娃娃越走越远,悄无声息地转身。
娃娃安全将孩子送到集合地时,大锅里熬煮的凉茶已经改成蘑菇汤。
蘑菇是嫂子们在附近干活摘的。
有同学想帮忙, 怕他们分不清楚什么蘑菇能吃,什么蘑菇不能吃, 就没答应。
锅上架着大蒸笼, 将他们随身带着的干粮统一放上去热。
一旁还吊着个小锅, 炒菜什么肯定不方便。
只能用来将野菜焯水,然后在大盆里凉拌。
折耳根,小米辣, 蒜苗蒜瓣加上其他调料舀碎,闻着就喷香。
“妈妈!我回来了。”
淼淼怀里抱着小牙,跑一路的小脸红扑扑,满脸汗水。
云木香从包里拿出准备的毛巾, 兜头盖住。
“快擦擦汗, 好玩吗?”
“好玩!”
淼淼胡噜两下,将毛巾揪掉时,余光看到坐在一旁的袁秋楠。
他又想到早上那血淋淋的一幕。
“阿姨,你好点了吗?”
“好多了。”袁秋楠满眼笑意。
旁边是回来的小孩叫喳喳的议论声, 向没去的同学炫耀, 和老师夸张看到的一切,同去了的比较奖励。
她问淼淼, “你找的什么?”
淼淼纠结一下, 把单手抱在胸前的小牙拿出去给她看。
“乌龟?看着有点眼熟。”
小牙四肢上下摆动,可惜被拿捏住乌龟壳, 挣扎也没有用。
云木香说:“这就是家里淼淼养的那个。”
她看儿子,“你怎么把小牙给带回来了?”
“妈妈, 不得了啦!”
“什么?”
赶在淼淼之前,旁边就有个小孩夸张地大喊出声。
“乌龟会写字!还会用自己打球!”
“还有大老鹅骑车,都不用掌把头!”
“我看见兔子在打糍粑,蹦一下砸一下!”
“我我我!山羊拿角在顶木头,那木头会打衣裳!”
没去的同学好奇死了。
所有人内心都不禁感到后悔。
心想着他们去了是不是也能看到。
当然也有嘴硬的。
“真的假的,说的跟动物成精一样,我才不相信,除非我亲眼看见。”
“肯定是骗人的,那谁就是牛逼大王。”
至于老师们,都没当着,小孩子本身就喜欢夸大事实。
是因为年幼无知,遇见没见过的事情就会觉得特别新奇。
比如乌龟写字,没准字是一开始就有的,只是乌龟爬动的时候,同学们才看见。
老鹅骑车,应该是在没看见的地方有人推车而已。
兔子打年糕,年糕肯定是一早就弄好的,兔子绑在上面挣扎的时候动了两下。
至于山羊做衣服,上午一块儿忙活的时候,不少老师就从生产队的嫂子们口中得到一些真相。
他们上山就是来收集做衣服材料的。而寻宝奖励之一的麻衣,就是他们周末两天所有人齐心协力赶制的。
有这一条佐证,其他的看来也都平添几分假色。
不过天真是小孩子的权利。
开会时就特意叮嘱过,老师们听孩子说就好。
现场吵得热火朝天。
各种乐器,会的不会的制作出一堆魔音。
拥有唯一一辆小车的江河,得意洋洋地一转再转。
袁秋楠看见,“这车你从哪里搞来的?”
“找人做的,原理很简单,一些材料请人帮忙去废品站淘的旧自行车材料,不过主体大部分还是木头材质。”
请木工坊定做,一共做了五辆。
“五辆?”
袁秋楠看向淼淼,戳戳他,“专门给淼淼留了一辆,不怕别人说你不公平?”
“怕什么,我又没有挪用公款,也没用学校的材料,设计图还是我自己画的呢,我都没问学校要设计费。”
云木香伸手把小牙从儿子怀里拿出来。
“下午小牙它们还要工作,我找人给放回去。”
“啊?下午还来啊。”
“你们玩了,还有同学没玩啊。”
淼淼惊喜地问,“下午还能去!”
“能啊,下午现场报名。”
“我现在就去跟他们说!”
淼淼这下也不再去关注小牙,丢给妈妈后,就跑去同学人群中大喊。
“下午可以现场报名!我们再去玩一次吧,这次我们一个屋子搜。”
开始奖励是未知的,大家随便找,如今看到其他同学手里拿的东西,脑袋瓜聪明的心里已经有了计划。
怕淼淼跑火车,还专门跑来问了云木香是不是真的。
“是真的,一会吃了饭休息一会,你们下午再接再厉。”
“耶!云老师无敌!”
锅盖掀开,鲜香的味道勾起肚子里的馋虫。
跑跑跳跳一天,大家早就都饿了。
抱着自己的饭盒和竹筒杯子,去蒸笼里找自己的窝窝头。
所有人排成长长的两队,难得十分守秩序。
袁秋楠歇了一上午,这会坐不住,去帮忙打饭去了。
云木香这才抽空同娃娃交流。
“村子里的题目和小机关全部重新改换掉位置。”
“对应选择要改吗?”
云木香想了想,“这个算了,小孩子有目标是好事,你看着安排……对了,何首乌呢。”
娃娃沉默两秒,如实回答,“不知道跑去哪里。”
云木香眉心突地跳了下。
有种不好的预感。
“它又擅自干了什么?”
“它……教小黄骑车。”
“这个我已经听说了,虽然有些不可思议,可这是我家养的,会点特殊才艺不算大事。”
“它……使坏让小黄跑出山洞。”
“???”
云木香心情一沉。
“所有小孩都看见了?”
“不止。”
云木香想到自己请来帮忙看顾安全的那几位……
她深呼吸,起身走到大锅旁。
“我让单独装出来饭菜呢?”
“在这里。”
其他和小孩吃的一样,只有主食是杂粮饭。
主要杂粮这东西在山上只要焖熟就能吃,方便。
一个个大男人饭量足,饭菜都是用盆装的。
云木香找来一个嫂子,一人抱一盆来到角落。
“赵建国?”
细微的声音响起,送饭来的两人就看到树后走出来一道身影,瘦高的个子,笔挺如白杨树,走到云木香面前憨憨一笑。
“嫂子。”
“这会不用再藏,都喊出来吃饭吧,山上简陋没什么好东西,你们凑合吃点,不够那边还有。”
“嫂子客气,这些够了。”
他勾起手指送到嘴边,冲着后面吹了声口哨。
很快,陆陆续续走来几个人。
另一个嫂子将饭盆放下就回去忙了。
云木香没着急走,说了几句感谢的话,也试探几句,见几人没将小黄那事放在心上,才松口气。
“你们等等,我还给你们准备了点小菜。”
她可没资格能请动正规军。
这几位都是一团留下的人,用休息的时间来帮她的。
明天还要换几个。
所以周末两天请王大姐帮忙,把家里杂物房里剩下的干肉,腊肉,全部蒸熟后处理成块。
今天带来一半。
拎起随身带来的一个鼓鼓囊囊的布包,大概篮球大小,整个全部都送过来。
“这是过年腌的东西,你们一起分了。”
包裹一打开,冷凉的肉也带着香味。
赵建国几个愣住,死活不愿意要。
“这不能要,肉多贵,还是留给孩子吃。”
云木香强硬地倒进凉拌菜盆里,团了团布袋子握在手中。
“那不一样,我留给淼淼,这么多孩子其他人给不给?给的话一人一块都不够分,再说,我还指望你们吃饱一点,下午精精神神的帮我照顾好这些孩子的安全,别客气了,你们慢慢吃,我也回去吃饭。”
几人一阵感动。
“嫂子对我们好,我们也不能给嫂子惹祸,今天东西进了嘴巴,回去都把嘴给我闭紧,听见没?”
“瞧不起谁呢。”说话间吞了吞口水。
最终还是馋劲儿上头。
都是二十来岁的年轻小伙子,都没结婚,津贴不是被家里拿着,就是花钱大手大脚,平日抽烟喝酒玩牌再散出去点,真正用在吃上的就少了。
等云木香离开,一个个筷子直奔盆里的肉块,狼吞虎咽的模样像饿狼一样。
饭后,铺在地上的旧窗帘上就横七竖八地躺了一地孩子。
云木香在附近点上药草包简单熏了熏,树冠遮挡住刺目阳光,微风吹过,吃饱喝足后困意上来,不少人渐渐进入梦乡。
……
宝藏风重新刮在军区。
不同于上一次的神秘,人们想的都是金砖洋钱袁大头。
这一次十分接地气。
在家中口中更多被议论的,不是吃的也不是玩儿的。
是那实打实拿下来能穿的麻衣。
浅褐色,看起来毛躁了点,可不妨碍穿。
嫂子么打手一摸就知道不是布料,这下子引起轰动,陆陆续续有人找上门来跟云木香打听情况。
云木香成功转移所有人的注意力。
可她快要被烦死。
这一搞,生产队要不要成立制衣坊就迫在眉睫。
成不成都要给个结果出来。
云木香选在周五这天去找张秋桂,事情解决掉,周末两天安稳休息。
一早。
云木香带儿子走到小学门口,就让淼淼自己进去。
她则直奔夜校。
生产队的人最近都很忙,在忙着解决苎麻绩纱的问题。
划分给生产队的教室,其中一间已经被她们改成工作室。
“云老师,你来了。”张秋桂从旁边出现,一脸发愁,“之前的问题还是没解决,明明绳子泡水越用越解释,这衣服下水洗几次就开始脱节,手工还是不行。”
云木香看一眼教室里努力的一道道身影。
“生产队这些嫂子里,有没有人会坊布?”
棉花制作成线,再织成布,看起来同麻衣制作的程序差不多。
那用纺棉花的手段,来纺麻丝呢?
“那就要用到纺线车,织布机,这些老工具咱们这里都没有。”
“有用就先找木工坊定做两台,确实能解决问题,我计划春收之后大面积种植苎麻。”
“!”
张秋桂心怦怦快跳。
“前提要有人会用,生产队有人会吗?”云木香再一次询问。
“生产队没有,但是我认识一个会干这个的人,对了,你也见过她。”
“谁?”
“就小谢家隔壁邻居那老婆子。”
小谢指的是谢静云。
她家隔壁的老太太……
云木香从脑海里角落里挖出一张老脸来。
两人第一次见面,老太太去谢静云家借盐,被她编排一顿,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借东西都困难。
偶尔也会听谢静云抱怨老太太性子差劲。
“我记得她,你见过她的手艺吗?有没有试探过她的想法。”
“纺布的手艺还没见过,但是她做衣服的手艺是楼里独一份,现在不是手不手艺的问题,是她态度问题。”
张秋桂越说越来劲。
“前几天上山寻宝,一号楼里有俩孩子选到衣服,老太太张嘴就问孩子家死了谁,小孩回家跟家长学嘴,连着吵了好几天。”
云木香怔愣了下,很快恍然大悟。
“是了,麻衣也是制作寿衣的主要材料,一些有忌讳的人确实不待见。”
“我看就是闲得蛋疼,穿都穿不上,还惦记专门留衣服给死人穿。”
当时双方骂架的时候张秋桂就在现场,听到动静就上楼去看。
老太太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连带做麻衣的也给骂上。
她能高兴才怪。
一屋子的人努力好几天的成果,被她贬低的一文不值。
“当时老太太骂得太难听,就有人说你行你上,老太太就咬死那是死人才碰的东西,除非她死。”
“现场还有几个生产队的人在,感觉来太太就是在咒我们,又吵一场。”
“现在不单单是老太太那边的态度,生产队现在也烦死她,这要是真答应来教,不定怎么指手画脚。”
张秋桂说话间情绪激烈,可想而知她自己也已经代入进去。
“既然大家都不愿意,那就算了。”
云木香沉默两秒,重新擡起头。
“两件事情,第一个,让生产队大家将消息散出去,就说生产队招会纺线织布的老手,通过检查可以在生产队里挣手艺工分。”
“第二个,不管人找没找到,先去木工坊把工具给定制下来,不然等人找到再定制工具,时间全部都浪费掉,眼看着春收就快来了。”
张秋桂兴奋,“手艺工分,那队里头其他人也能拿吗?”
“能,手艺工分按量计算,不过前提是保质保量,而且两样不能叠加。”
怕混在一块,云木香特意区分开。
张秋桂明白,“那也好,一年有不少天农闲呢。”
就像是最近几天。
……
找手艺人的消息散出去,云木香怎么也没想到,第一个找上门的竟然是宋画眉。
“姑姑,你找人做衣服,找我啊。”
“不要闹。”
“我正经的,没跟你开玩笑,我好歹也在裁缝铺子里干了一年多的时间。”
她那入赘的小舅舅赚钱的花活多着呢。
其中一项就是帮人拆皮棉,或者直接用棉花抵换衣服。
小舅舅就教她,拆棉花时带下来一点棉花,之后再重新处理一遍,积少成多,做棉衣太少,就纺成线,织成布。
也不做衣服,尺寸不支撑。
但是染上色,做成手绢,头巾,袜子什么的也有很多人要。
云木香回过头,看向站在菜园子旁的宋画眉。
“真会?”
她拍拍手上的土,起身从地垄上走出来。
“那我考考你,跟我走。”
“现在?菜不种了?”
云木香回头看一眼,正好瞧见一旁的小黄。
“我让别人来帮忙,现在纺织的事情比较重要。”
这决定,山上要不要栽种苎麻。
云木香冲小黄指了指。
至于淼淼,早就跑去学校玩儿了。
多了好几样球,周末的学校一下子热闹起来。
云木香直接领着宋画眉去到木工坊。
“来福,我定做的纺线车好了吗?”
罗来福从一阵木屑中站起来,挥舞着手臂驱散面前飞舞的杂质。
“那个啊,还没好,刚从生产队里淘来一架老纺线车,还没拆呢。”
这东西以前也没做过,只能学着别人的来。
“着急用吗?”
“不着急,那老纺线车我能看一下吗?”
“可以,你跟我来。”
罗来福带路,从院子里走到角落,那里摆着一个矮小的东西,简单的底座上装着一个大轮子。
云木香摸了摸木头,都已经腐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