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第四十五章(1/2)
45第四十五章
◎登基第三十七天◎
天花?哪里有天花?
贵英迟钝地想。
如今天花乃是绝症, 若是得了天花,整个区域都要封锁……活下来的人也十不存一。若是得了天花,基本就被判定了死刑。
她不是普通的高热吗?怎么会是天花?
贵英低头, 去看自己的双手, 原先白皙的双手忽然多了许多红疹, 难看极了。
果然是天花。
她像是被烫到了, 猛然收回双手, 不断地想自己到底是从哪里接触了感染源。
一路上都好端端的,为什么……为什么会叫她染上这种病?
贵英绞尽脑汁地想了半天,最终回想起娘娘伯娘叫人递给她那些东西时,都只叫一个人过来, 那人浑身被衣服紧紧包裹着……还戴着帽子,不叫人看见阵容。
……还有那衣服、被人穿过的衣服……
她想要尖叫,但是因病损伤的嗓子已经无法发出声音, 只有胸腔里一阵一阵的悲鸣。
——她一心为娘娘,为什么会沦落到如此境地?
行宫出现天花这件事如同风一般席卷了整个行宫。
不少娘娘们都吓得叫人关上宫殿, 不必说, 为了不叫天花扩散出去, 整个行宫都得封锁。
她们说不定都会死在这。
“那人疯了?现在是要干嘛?一个人死不够, 要整个行宫陪她下葬?”
消息传递过来的时候,她们几个人聚在方娘娘这里喝茶聊天,来了行宫后, 的确宁静,但有些宁静过头了。
所幸之前她们习惯了这种生活,说说话, 喝喝茶, 一天也就过去了。
现在得知这个消息, 做什么都没心情了,都在害怕自己也染上这病:“她就算不考虑自己,难道不考虑她的孩子吗?”
“先冷静,行宫先封锁了,以后进出都到我这来拿牌子。”
盛朝妃子们都是从民间选秀,不少女子都有在家管理的经历,在宫中磨砺多年,这项能力不退反进,其中以方娘娘为佼佼。
她倒是没着急,先管控乱成一堆的宫女太监们,一条条命令有条不紊地发下去,再叫人拿了她的印章,写了一封表,着人送去燕都,尽快让陛下知道这事。
“这可是天花之症,陛下不会不管我们了吧……”
有妃子惶恐道。
“只是让陛下知道罢了,如今出现天花症状的只有一人,好好控制,不一定会蔓延到我们这边。”方娘娘格外冷静,“你们先回自己的宫殿中,好好管束自己宫中人,万不可出去。”
“行宫内也有太医,是本地的良医,面对天花急症,一定有自己的法子,我叫他们尽快开始行动。”
她的话似有一种魔力,安抚了不少人的情绪,渐渐的,几位妃子都听她的话,回了自己的宫殿。
而方娘娘独坐在桌子前,面前的表纸放了半天,一个字也没写。
虽说刚才冷静发号施令,但实际上,她心里也没底。
那可是天花……
若是她上表,有没有可能传到陛下呢?
或者说……那位的目的就是如此,让她们上表,最后染到陛下身上……
方娘娘悚然一惊,收了上表的心。
但叫她们自行处理,方娘娘又没有这样的决心,甚至她都不太清楚,这病究竟是从哪里传过来的,如今那个病人是在行宫之外,还是行宫之内?
“去请太医。”
方娘娘收了笔,对外道。
行宫内各殿都封锁了,只有方娘娘宫里的宫人能够自由走动,贵英的房间更是有人专门看管,最开始发现的那个小宫女也被严密关了起来。
太医叫宫人先用燃烧的艾草为各个宫殿去除污秽,病人换下来的东西都得全部烧掉,最后掩埋。又要熬煮防疫的汤药,供行宫众人服用,最后,还要通知金陵的惠民药局,让外面提前做好准备。
为了防止疫情传播,传话都是大声大声喊,几人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饶是如此,都不能确定一定不会传播出去。
方娘娘独自在宫殿里焦灼,不知用什么方法才能将这消息传去燕都。
另一边的汪娘娘,却在无声地大笑。
现在的她和疯子没什么两样,头发散乱,曾经的美貌在经历先帝驾崩、孕子、迁居行宫这几件事后枯萎大半,而偏执程度,也一日比一日更深。
本来……她应该是当上太后,在宫内享受快活日子的啊……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
汪娘娘感到一阵恍惚,回过神后,她轻轻抚摸着襁褓里面的孩子,难得露出了温柔母亲的一面,轻轻地给他唱着歌。
歌是江南的民间小调,先帝说过,最喜欢她身上的江南气质。
汪娘娘唱着歌,扶了扶发髻上的凤钗,心想如今一来,那小皇帝又要如何破局呢?
若是行宫有人向燕都传信,她的那位家仆一定会跟上,直至燕都,将这天花病毒洒满一路。可惜玉清观不在了,不然还能帮她散播谣言,说新帝无德,才会叫天花肆虐。
若是不传信……她倒要看看,让先帝遗腹子染上天花,究竟是不是仁君所为!
再者,也不用担心本地官员会贸然报信,最多在折子上提一句,还得千拖万拖,才会递到陛
治下出现天花肆虐,明年的吏部大计,定然会评一个下下,然后发配到岭南、琼州一类的地方,这和流放又有何异?
若真递了上去,内阁也会千方百计地压下,这登基首一年就出现黄河春汛、天花疫情,岂不是意味着,那新帝就是个灾星,根本得位不正?
想到这里,她的心情更好了。
你想当仁君,想获仁义之名,想比先帝更好,可上下官员,和你不齐心啊。
——
有关天花的奏疏,以八百里加急的趋势,紧急送往了燕都。
经榕近日正在江浙一带当巡按御史,路过金陵时,想到之前的“表扬信”,简直气得牙痒痒,直接过去和金陵六部“商量感情”。
打、不是,商量到一半的时候,有小吏从外面急匆匆地跑过来,隔着老远,不敢靠近:“各位大人!行宫出了天花!”
行宫,那不是先帝娘娘们住的地方嘛!
经榕啧了一声,整理了一番衣服,拍去不存在的灰尘:“那位汪娘娘还是不死心,真是何必,等亲王殿下长成,自有她的荣华富贵可享。”
他身处燕都官场,朝堂斗(互)争(殴)经验极为丰富,金陵这几位倒是养尊处优,完全不是他的一合之敌。
现在几个被打得凄惨的金陵尚书互相搀扶着爬起来,看起来还是不大服气,只是在正事面前,齐齐忽略了私人恩怨:“此时应尽快上疏,我们预备写一份……”
“先等等,叫我这位御史写,奏疏能不经过内阁,直接上到陛下的案头。”经榕倒不是不信任燕都的同僚,只是从内阁一来一回,没有他这样直接。
——再者,也到了给陛下写请安折的时候,再将这些日子的见闻好好和陛下说说,等回燕都时,陛下可别真忘了他。
“你们先盯着几位豪强,特别是汪家。”经榕细细讲解,“只将天花困在行宫一带,万不可再传出去。”
金陵尚书们点点头。
虽然官职上他们平级,但是燕都乃是国朝中心,燕都的官自然比地方要稍高半阶。
再者,他们养尊处优久了,虽说做了个与众不同的梦,但干活的利落程度,还是不如燕都的官。
“依我之见,或许有药材商会囤积药材。”那金陵的几位官员立刻商量起来,“得请调兵,万不可伤民。”
“惠民药局的医者们也尽可活动起来……”
“当务之急是不能动乱。”
几人很快商量好注意,各自分了工,执行去了。
而经榕眼珠一转,没有走常规的驿站路线,而是将奏疏送去了金陵的仪鸾卫——他们有军马,一路上畅行无阻,若有闲杂人等,能先抓后审,在北镇抚司,同样设立了诏狱。
虽说金陵的仪鸾卫威名不如燕都,但在江南一带,也足以震慑大部分人了。
他们去燕都,路上的人躲都来不及,怎么可能有人跟着?就算跟着,民用马匹也跟不上训练的军马速度。
不出半日,便能远远甩开。
因此,在发现有仪鸾卫奔袭前往燕都时,城中的汪家虽虎视眈眈,但终究没敢让那个天花病人跟上去。
他们可不能保证对方一定供不出他们,若是被仪鸾卫盯上,下了诏狱,估计再见不到以后的太阳。
娘娘重要、殿下重要。
可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命啊!
——
明慕睡得特别好,从半下午一直到第二天的早朝前,沉沉的睡眠将他的身心完全修复。
醒来后,外面还是黑的,只有留夜的蜡烛,那点微弱的光在透过床幔后,只留下了一点点。
他迷迷糊糊地睁眼,很快恢复了清醒。不是因为半夜睡不着第二天的强打起精神,而是头脑清明,浑身都充满了活力。
只是……
鼻尖不是常闻的花香,而是熟悉的、沉默的藏香气息。
怎么……
他好像……
躺在澜哥身边啊?
明慕动了动手脚,很快发现身边的确躺着一个人,只是床铺太大,醒来后没有第一时间察觉。
像是感受到身边人的乱动,任君澜很快翻身过来,将明慕抱在怀里,含糊地说:“别闹,小乖。”
明慕:“……!!!”
真是的,澜哥怎么总喜欢叫他稀奇古怪的称呼!
小囝这个称呼是以前肖姨喊的。因为他幼时身体不好,总是生病,那边的传统是用一个框子把孩子框起来,这样就不会叫阎王收走。
很多小孩都有这样的乳名。
只是等长大后,很多人会觉得用孩子名很不好意思,所以渐渐只用大名,认识他的基本都喊明慕。
在照顾澜哥的那段时间,肖姨只漏嘴了几次,偏偏是这几次,叫澜哥听见了,以后再没从他嘴上下来过。
有时候被别人听到也很难为情……明明他都十八岁了,和还没长大一样。
今日倒是不需要上朝,明慕倒是不介意再陪澜哥躺一会,只是想到自己新增了一个奇怪称呼,就有点不服气。
他难得露出孩子气,悄悄地贴近任君澜,想了半天也不知道怎么整对方才好。
假如有那种水性笔就好了,直接打开在澜哥脸上画圈!现在的毛笔还需要磨墨,倒是麻烦得很。
还没等明慕想出个所以然来,便察觉对方又一动,将人再一次圈入自己怀中,更加密不可分。
明慕没想挣扎的,澜哥的动作不重,他这么靠着也挺舒服。
但是很快,他就感到有什么东西顶在腿根位置。
明慕:……?
明慕:!!!!
等等!
他扭动着身子想要逃离。和澜哥成婚后,他肯定是
但是、但是现在也太早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