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士骑鲸鳞(2/2)
天色渐晚,两人下了塔,回到军营。三日后,祝逢春兵临檀州,领一众将军,与戎狄使臣会谈,要戎狄自除帝号,立萧擎为储君,归还燕云,拜大齐为上邦。戎狄使臣商谈许久,只说要回上京请命。
当日,檀州归降,祝逢春又留三千兵马,领剩余两万军马北上。大军抵达中京,陶希夷同几位戎狄使臣赶来,言说戎狄皇帝薨逝,太后垂帘听政,两位皇子不服,联合宫卫骑军叛变,太后率兵平叛,两位皇子伏诛。
经商议,戎狄决意应下祝逢春要求,只是要祝逢春前往上京,看萧擎继承王位。
“戎狄太后盛情邀请,本帅却之不恭。烦请贵使先领萧擎回去,本帅随后便到。”
“一人一骑能耗多少光景,小人再等片刻便是。”
“谁说本帅要自己过去,萧擎是我心爱之人,她做君主,我自然要送一份大礼。”
“这……”
萧擎上前两步,对那为首的使臣道:“听她安排便是,你不听,她怕是要一路打到上京。”
“公主知我心意。”
萧擎冷冷一笑,要回她的兵器,叫了手下的十九个将军,同那使臣一道离开。
祝逢春命唐越传令时,陶希夷道:“小祝帅,我看那太后不是好相与的,此去上京须多带人手,一饮一食都加以提防。”
“杀人杀得这般利落,哪里会是好相与的。戎狄那几个重臣,可是也有死伤?”
“死了一个,退了两个。”
祝逢春笑了笑,走出军帐,看帐外红霞燃遍,衰草连天。第二日,祝逢春命罗杉留守,携唐越、陶希夷、席风、席影、陶冉等五人奔赴上京。中午时候,萧擎亲自把她们迎入驿馆,奉上各色戎狄美食。
三日后,萧擎封王,祝逢春送上一把宝刀。萧擎抽刀出鞘,道:“这刀你用过几次,我为何不曾见过?”
“此刀是我昔日偶得,一直舍不得用,你走那日,我派唐越回了涿州一趟。”
萧擎放下宝刀,道:“过几日便是中秋,能留下来陪我过节么?”
“军务繁忙,恐难从命。”
“你不是把罗杉留下了么,什么军务他不能料理?实在担心,你便写封信回去,我派人给你送。”
“王君如此盛情,逢春恭敬不如从命。”
“呵,你几时恭敬过?”
萧擎转身离开,命几个公人送她们回驿馆,又命一名亲信看她写信。祝逢春摇了摇头,只得把此间所见一一写下,要那亲信送到罗杉手中。夜里,唐越来寻,道:“萧擎这般作为,你不怕她寻事害你?”
“她应当不会,我怕的是旁人。”
“不管是谁,你都不该应下她的邀请。”
“已应过了,总不好出尔反尔。”
祝逢春取一枚果子,咔嚓咬了。来上京时,苏融再三叮嘱,要她事事小心,末了,又塞了许多吃食给她,要她少吃戎狄之物,多吃自带之食。
“有陶医师在,哪里会有那许多事。”
“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她笑了笑,终究还是带了这些东西。三天来,戎狄美食都吃不尽,这些自然只能堆在角落,夜间谁饿了,便来挑两个填肚子。
不知戎狄中秋,都会吃些什么。祝逢春看一眼窗外,想起沿路所见。檀州之北,原野一望无际,时不时有戎狄百姓走过,放着成群的牛羊。随牛羊走上一阵,可见条条溪流,澄明如镜,照见片片白云。
萧擎便是在这里长大,在这里学得一身武艺,在这里想望中原盛景。
接下来的几日,萧擎领着祝逢春四处游猎,有那么几次,萧擎趁她尽兴,劝她留在上京,她轻轻一笑,道:“往后若得闲暇,我会多看望王君。”
萧擎不语,只是陪她继续游走。
中秋之夜,萧擎亲自为她敬酒,又说了一遍挽留之语,她把碗中酒水一饮而尽,道:“无论如何,我都是大齐的将军。”
“你不必说了,我知道了。”
次日,萧擎领戎狄群臣送祝逢春一行人离开。看着祝逢春离去,萧擎迟迟不肯回头,此时一位老臣道:“王君,莫忘了太后的交代,祝逢春此人,如不早日铲除,必使我草原部族亡国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