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成了农家秀才娘子 > 第 104 章

第 104 章(1/2)

目录

第 104 章

这——

真的很出乎意料!

套用一句话就是, 万万没想到。

瞧小周氏那蛮横得意的做派,哪里像跟唐晋和离了。而且不是唐姝高看唐晋。

而是就唐晋那等渣得不能再渣得小人,如果真的和小周氏和离了, 根本就不可能将小周氏带上, 一同进京。

依着唐晋对继母周氏的孝顺劲儿, 也该带上周氏才对!

唐姝挺怀疑八卦的真假,不过却没有那个心去验证。

为什么要验证, 唐晋的一切与她何关!

“不过话说回来, 既然陪着进京, 当初和离就有待斟酌。”王氏推翻了自己先前的言论, 又道。“说不得只是传的谣言,只不过有板有眼的,我们都当真了。”

唐姝微微点头:“他老周家可不好惹。不管老的小的, 都不是好玩意儿。”

陈氏瞅了唐姝一眼,感觉这怨气挺大的。却没有开口询问, 主要老唐家那些倒灶事儿, 做了十几年的妯娌,该知道的不知道的, 都知道个七七八八, 所以唐姝的怨气大, 一点都不奇怪。

唐姝没有发疯,将娘家人全部砍了,都算大度。

“今儿有没有觉得气氛怪怪的。”陈氏突然道。

王氏:“什么气氛怪怪的”

陈氏:“就外头啊!”

王氏:“我又没出门,不太清楚情况。”

“我倒是出门了, 也没有觉得哪里怪怪的。”唐姝想了想, 又道。“是不是三弟妹你太敏感了。”

陈氏摇头。“反正我觉得怪怪的。”

“怪就怪呗,反正天塌了有高个子顶着。”唐姝笑着道。“咱们小老百姓, 有什么好杞人忧天的。”

“说得也是。”

“本来就是,三嫂啊,你有时候就是想得多。看我就从来不想多。”

“啧,是哦,那你和前前夫生的陶贯儿别管啊!”

唐姝:“......”

闲聊就闲聊,没事儿戳人肺管子干嘛。

王氏倒不是很生气,主要知道陈氏就这破脾气。

“他好歹是我亲生的,我不管行吗?”

“对啊,到底是亲生的。四弟妹不管的话,以后多半会后悔。”唐姝就事论事的评价一句。“与其将来后悔,还不如现在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王氏赞同道。“娘也是这样说的。”

陈氏撇撇嘴。“就怕养大他的心。”

“不会。”王氏依然很平和的道。“如果真有坏心思,大概会闹着随我进京。”

“他倒是想闹,可娘还在呢。”

“一天到晚的扯这些干嘛。”唐姝无奈。“三弟妹你啊,别说这些伤人心窝子的话语了。不然娘知道了,看她收不收拾你。”

陈氏果断闭嘴,那怕怕的劲儿,直接逗笑了唐姝和王氏。

“你啊你,真的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

“算了,都十几年的妯娌了,他怎么样的人儿,难道我们不清楚?”

唐姝无奈,突然就觉得饿了。

“走,去做糕点。”

唐姝起身,风风火火的往厨房跑。

陈氏和王氏跟上,三妯娌一起,做了很多点心。样式多,数量少,满满当当装了几十碟,都送去各院当宵夜点心吃。

陈氏的三个孩子,元孙、元根、元樱都被带着一起来了,陈氏的三个孩子,元莲、元川还有元梅,也都带上了。

元川和元孙跟着元昌学木匠活儿,元根则想做生意,等铺子开了,就会跟着陈氏跑上跑下。

元莲呢,去年就订婚了,不过年龄还不到,王氏根本不想她早早的出嫁,索性这次上京也带上了。

至于元晴已经结婚了,夫君去年下场,考中秀才结果接着考举人的时候,直接名落孙山,便没有进京。

元母这三年多以来,心态一直很平和,也没下地干活儿,倒是人显得年轻了很多。

就是吧,胆子有点儿小,居然不敢入刑部大门,常私底下诽谤说一看刑部大门,就煞气重。

唐姝每次听了都挺汗然。说什么煞气重,有你老年轻时候用的杀猪刀煞气重?

元母年轻时候用的杀猪刀,可是有无数猪猪丧生刀下,而刑部大门,老实讲,谁特么想不开去撞大门自杀啊。

唐姝摇头,刚想去找元母聊聊天的时候,来了就死活不愿意住正房,搬去僻静院子住的元母就兴冲冲的挎着篮子跑来正院。

“马氏那婆子没有骗我,这京城的集市也分了档次。”

唐姝:“?”

几个意思?

感觉怎么没听明白。

唐姝刚想问,元母就笑眯眯的说:“北边集市主要卖丝绸布料舶来品,西边集市则主要花草,南边和东边,则是瓜果蔬菜、各种肉蛋。”

唐姝这下子懂了,就笑着说。“北边西边的集市别看主要卖丝绸布料舶来品花草什么的,但各种与饮食相关的吃食也卖。集市嘛,如果不卖这些的话,那就近住的百姓,岂不是不方便。”

除此之外还有小集市、晚上开的夜市等,卖的东西都和衣食住行分不开。

别说来了京城这么久了,居然连一次夜市都没有逛过t。想想,还挺遗憾的,要不...

算了还是不逛了,没那个空闲,暂时也没有那个心情。

唐姝心中为自己的‘苦逼’生活掬一把心酸的眼泪,就和元母又聊了起来。

“那娘,今儿买了什么东西。”

“买了一些新鲜的肉食。”元母笑眯眯的说:“至于舶来品,我可没那个眼力,能知道是好还是坏,干脆就不买,而且娘觉得,还不如老四自己动手做的小玩意儿呢!”

“四弟的手艺的确不错!”

“是啊,就是累。”元母突然感叹起来。“这回上京,说实话老三那房和老四那房心中都很紧张,想着不跟着一起上京来吧,又怕他们那个性子,我走了后留在老家吃亏,干脆就一起上京来。”

唐姝点头,觉得元母倒没有说假话。

至于勉强算是分家的几家人住在一块儿,其实是常态。不止他们家,其他家庭一样。

古代可是讲究宗族观念的,唐姝之所以敢明目张胆的不认娘家,那也是她出嫁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泼出去的水怎么收得回来,嫁了人唐姝就是元家人,死后入的是元家祖坟。娘家什么的,可以重要,可以不重要。

唐姝可没有菩萨心肠,连慢待甚至虐待原主的娘家都能做到和解。娘家没了就没了呗,反正唐姝可不相信,自己还能靠娘家才能在婆家立足。

至于婆家这边,反正唐姝是拿元母当亲娘看的。而三房、四房,一起主的时候,虽偶尔有摩擦,但关系真的还算亲近。

再说了一起住,家里的生活开支又不全是唐姝包揽,三房四房的男人,的确没元杰会读书,但本身是能干的。

而且说白了,原来元杰屡考不中的时候,全靠家里支撑才能够坚持读书坚持继续考,虽颇有微词,但人之常情,唐姝能理解,而且元杰也一直读书下去。

从几岁到三十而立的年龄,二十几年的光阴,凭元杰一个人的话,根本不会有今儿的成就。

总之唐姝真的是一点儿也不介意元母带着三房、四房一起来京城投奔。

“对了,铺子什么时候开张。”元母突然问。“我好给这几天认识的一些老姐妹说说。”

“23号。快了。”

的确快了,就几天的时间。元母点头,又问要不要她帮忙。

“娘这么大的年龄,我可不敢使唤你。”唐姝调笑道。“我相信三弟妹、四弟妹,他们啊,手艺其实并不比我的差。”

“到时候让莲姐儿来帮忙。”说到元莲,元母有些迟疑,不知道她这几天窝在小院干什么,有时候连到了饭点都忘了出来吃,还是王氏去叫人的。

“绣嫁妆吧。”唐姝随意一说。“四弟妹不是说了,已经给莲姐儿定了亲。”

“是镇上的人家,家境还算不错。”元母笑着道。“定亲前,为了防止媒婆哄骗,我还特意找了人私下打听。觉得那家人的确不错,才同意了这门亲事。”

元莲虽不是亲生的,而是王氏改嫁带来的,但养了那么多年,阿猫阿狗都养出了感情,何况是人。

元母自认自己做到了祖母该做的一切,至于其他,元母便不会做了。余下的人生,还是按照唐姝说的那样,儿孙自有儿孙福,少操心就是保养自个儿的身体。

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刚说了元莲,元莲就恰好出了小院。看到唐姝和元母,就笑得娇俏喊二婶、阿奶。

“你可总算出来了。”元母没好气的道。“还以为你打算在小院待到天荒地老才舍得出来。”

“我就是绣喜服绣得忘了时间。”元莲歉意满满说。“放心吧阿奶,下次绝对不会了。”

元母没好气的道。“最好说到做到,不然,告诉你阿母,让她狠狠地教训你一顿。”

“知道了阿奶。”元莲再次脆生生的道歉。

唐姝笑着道:“你阿奶也是紧张你,所以才一碰面就教育你。换做是我这个做二婶的,也想说说你。即便是绣喜服,慢慢来就是,怎好昼夜赶工呢!”

元莲脸红了起来,到底老老实实说了实话。他的确是在绣喜服,但是喜服不是给自己绣的,而是别人花钱,特意请元莲绣的!

唐姝:“......”

元母:“......”

这真的是万万没想到的。

唐姝抿嘴,一时间竟然有些哭笑不得。这孩子倒是会挣钱,连帮忙绣喜服的活儿都能接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