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开方(1/2)
第78章 开方
道歉张长苏是觉得没必要, 他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满,患者有权力选择医生和治疗方式,毕竟这关系到的是患者自己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再说了, 张长苏又不想行医, 要不是因为正好遇到了, 郑璞玉又是小泽村的村民, 张长苏都不会出手。
而且张长苏也不觉得郑璞玉的病就自己能治, 甚至不觉得郑璞玉的病就中医能治。
雅南市医院查不出郑璞玉的病因说明不了什么,张长苏不太了解西医,也不知道郑璞玉的情况在西医里到底算是怎么回事,但他觉得天下这么大, 能者辈出,说不准郑璞玉他们去大城市的大医院里,就会发现只是小问题了。
当然, 现在既然郑璞玉来到了云来宫,张长苏也不会拒绝这个患者, 他重新给郑璞玉做了检查, 又让刘星泽和张承志也都看了, 并让两人各自给他拟了个方子出来。
郑璞玉的情况比起上次有所恶化, 张承志问了郑璞玉这段时间的情况之后,感觉还是情志方面的问题,在城里住的不舒服, 发病又伤了自己的曾孙子,在医院住了一段时间花了不少钱病却没看好,情志不畅也是正常的。
斟酌之后, 张承志根据上次的药方适当增减, 并且增加了几味疏肝理气的药材。
刘星泽比张承志还干脆, 挥笔一口气就把方子给写完了,搁下笔把方子递给张长苏。
张长苏看了两人的方子,张承志的笔迹工整,是那种不属于医生的端正,从药材的用量明显可以看出他的谨慎,考虑到郑璞玉的年龄已经不小了,身体承受能力不如年轻人,药材的用量也明显酌情减少。
和他比起来,刘星泽的字体就狂放多了,不过倒也还能辨认,只是看起来没有张承志写的那么清楚,和张承志比起来,刘星泽的用药明显也更加随性洒脱,药材用量也没有那么斤斤计较。
要张长苏来评价的话,实际上刘星泽的用药更加有灵性,张承志的则不免有失于匠气,这可能也是两人的性格和经历差异导致的,而刘星泽实际上却是更有天赋。
不过最后张长苏选择了张承志的方子,没有做修改就直接转交给了郑璞玉,“你们回去之后,去药店按照这个方子抓七副药,一天一副,一副药分早晚两次喝。要喝完再过来复诊。”
想了想,张长苏还是报了本县几家中药店的名字给他们,道:“你们最好去这几家药店抓药,他们的口碑比较好,药材的质量和药师的水平都比较有保证。”
客观上来说,现在中药造假、以次充好,甚至于给患者抓错药这样的事情,都不算是新闻,有些时候中医给开的方子没效果,都不是方子本身的问题,是药出了问题。
张承志比较细心,对郑勇说道:“郑大叔,咱们加一下好友,我把这几家药店的名字发给你吧。”
郑勇连忙掏出手机,“好好,麻烦你了张医生。”
不管心里怎么犯嘀咕,表面上郑勇还是表现出了应有的态度。
郑璞玉和郑勇父子离开之后,张长苏又让张承志把自己开的药方默写了出来,让张承志和刘星泽互相看对方开的方子,询问他们的想法。
张承志看完刘星泽的方子,惭愧道:“师叔开的方子比我的好。”
刘星泽则是恍然道:“我忘了,这个患者的年纪大了,用药量是应该减少的。”
张长苏看了刘星泽一眼,道:“虽然你日后没打算从医,但既然学了,以后或许也有能用到的时候,牢记开方务必谨慎,这关系到患者的健康甚至是生命。”
刘星泽乖巧点头,“我记住了,师兄。”
张长苏收回目光,又问道:“既然是师弟开的方子更好,那你们觉得为什么我会选择承志的方子呢?”
是啊,为什么呢?
刘星泽和张承志陷入了沉思。
虽说刘星泽开的药方用药量需要斟酌,但这也不难,张长苏稍微改上一笔就是了,为什么直接放弃刘星泽的方子呢?
刘星泽完全想不出来。
倒是张承志,他认真对比了两张方子使用的药材之后,迟疑地说道:“师父,您是不是考虑到了患者的经济条件?”
刘星泽开的药方灵气十足,但他是真的不知人间疾苦,开的药那是什么好用什么,如果放在经济条件好的患者身上,这自然就是最佳选择了,人家不差这个钱。
但郑家的情况不同,他们家虽然也不是穷人,但同样也称不上富裕,这段时间家里出了那么多事已经花了不少钱了,经济上确实不宽裕,这也是最后郑勇妥协了没坚持带郑璞玉去大城市大医院的原因之一,囊中羞涩啊。
张长苏赞赏地点点头,说道:“不错,虽然对医者来说,最理想的状态就是给患者开最适合的最好的药方,但出于现实的考虑,我们还必须参考患者的经济条件。承志开的方子效果会比师弟你的差一些,但影响不大。”
说完这些,张长苏话锋一转,又道:“不过师弟开方很有灵性,这次虽然用不上,若是遇到那些常规的药方没有效果的患者,你开的方子或许能有奇效。另外,若是经济条件好的患者,你开的药方也很合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