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3)(2/2)
就这样,到公告规定的截止日期时,最终缺少的资金也比上一次要少得多。
唐娜没什么反应,照旧补齐缺口让高老板开始运作第二批项目。
自此,这批与联邦合作的项目再没有出现过截止日期时存在资金缺口的情况,唐老板用给前两批项目告诉大家,项目只有大赚和小赚之分,不存在亏钱的情况!!!
第三批项目开始筹款时,唐娜与联邦合作的大项目公告该项目自行复苏两种植物的计划,这两种都是目前看来不太能够带来经济效益或者经济效益不明朗的植物。
之前两批项目虽然投资的时候没有联邦种质库,但在分红的时候都要分给联邦种质库,这算是联邦种质库参与背书及相关工作的盈利。
等筹措到一部分资金就开始可以复现那些收益存疑的植物,这也是联邦种质库愿意帮忙背书项目的重要原因之一。
唐娜不仅寻找有一定商业前景的植物进行复苏,还帮联邦种质库规划了来钱的路子来扶苏经济价值低但可能具有其他意义的植物。
同时,联邦种质库的项目一改之前“千年馔”尽量亲民,鼓励大众接触华国传统美食的风格,虽然有不少复现植物是能造福于普通民众,但不少项目看着就知道普通人或许没有机会接触。
茉莉花这样种质难度不算大,培育成本不算高,大众比较容易接触的植物是复现的对象,但联邦种质库的合作项目中后面也出现了一些只有高消费人群才会购买或者才有财力培育的植物。
比如蕨类植物,因为对于环境质量要求非常高,只要环境稍微收到污染就会死去,在后面的复苏项目中,几乎每期项目都会有一两中蕨类植物。
这种植物种植上难度不算特别高,但对环境要求高,因此一度几乎成了不少有钱人最爱的装x神器,有布置微型生态盒子展示的,再厉害点的就是将蕨类植物种植在室内,证明家里室内环境质量的优良。
更豪气的直接将蕨类植物种在家中的花园,连花园的空气质量都能保证,更不要说居住区了。
当然后来这种风气甚至演变到了如果可以,优先保证花园的环境,就为了维持蕨类植物的生存来达到炫耀的目的。
投资蕨类植物复苏项目的这些企业后面简直笑开了花,种植周期短,培育难度低,居然还成了上流社会的宠儿,说是躺着挣钱也不为过~
之后再有蕨类植物的项目大家都抢着投,虽然没有前两批那么大赚,但只要蕨类植物被大家追捧,新的植物总会有人尝试或者欣赏。
后期,随着大家争抢项目投资的白热化,唐娜同联邦种质库在后来被称为二期项目时做了调整。
首先,原本每期投资十个项目增加为二十个以上,具体数量不定,同时项目开放时间间隔变短,原本一年或一年半开放一次投资,现在根据项目周期不同,每年都会开放新的项目投资。
同时,每个项目投资的份额进行了调整,原本唐娜和相关合作商占据大约一半的投资结构,调整为唐娜出资三成,合作商出资不高于一成,其余投资全部开放认购。
同时之前是认购每份是5%的投资,现在调整为认购每份1%,每家最多认购份额不得超过10%,避免掌控项目额度过多,反客为主,但同时这个调整增加了投资项目允许的投资人数,降低了投资的门槛。
这些都是基于大家对项目投资的热情,之前那种做法是几个投资人就能搞定一个项目的投资,避免名额太多导致投资项目资金缺口过大。
现在大家都知道这些项目基本上就是赚多赚少的问题,投资热情高涨,有意愿的投资人数不胜数,这样能够吸纳更多的投资,加快种质复苏的进度。
对于唐娜来说,虽说自己的投资金额还是三成,但现在早已不需要自己补足额度,并且之前的那些项目的成功也给自己带来的不少的收益,正好可以用来带动下一轮的种质复苏项目。
此外,联邦种质库同千年馔还同多个项目联合开发了虚拟生态体验园,让普通民众只需缴纳便宜的门票就可以体验这些年“千年馔”以及唐娜牵头复苏的所有植物。
给这些项目投资人说的是培养潜在消费者,你要是不知道有这么美或者这么有吸引力的植物,你也就不会产生消费需求,哪怕今后拥有了较多的财富,可能消费的眼界还没培养上来。
在跟那些投资人画的饼中,唐娜描述到,如果这些人中有今后积累一定财富,有消费能力了,那这些植物就会成为他们待消费产品中的一项~
但对唐娜和联邦种质库来说,这个项目还具有一定的科教宣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