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让你相亲警花,你逮通缉犯! > 第312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第312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2/2)

目录

饭店每天定时清运垃圾,尸体就这样,在所有人眼皮子底下,被垃圾车堂而皇之地运走了!

那个看似坚不可摧的不在场证明,瞬间土崩瓦解!

这他妈不是不在场证明,这是完美利用环境制造的“障眼法”啊!

卫广军站了起来,把烟头按灭。

“快!去确认那到底是不是人的血迹!”

如果是,那就非常关键了!

三名刑警快速下楼,开着警车呜溜呜溜去了!

二十分钟后,电话打过来了。

“队长!确认了,是人血!”

哗!

瞬间炸锅!

差点上当!

孙浩的不在场证明破解了!

“我……我艹!”直性子刑警张大了嘴巴,半天合不拢。

卫广军猛地站起来,看向陆诚的眼神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和……一丝后怕。

如果不是陆诚坚持,这个隐藏在常规流程下的漏洞,他们可能永远发现不了。

他为什么能这么笃定,深挖下去会有重要发现?

直觉?

自信?

妈了个巴子的!

来不及探究,卫广军马上部署接下来的行动:

“立刻!控制当天那辆垃圾车的司机和跟车工!封锁饭店后厨,尤其是冷库和大型垃圾箱!查!给我掘地三尺的查!”

垃圾车司机和跟车工一开始咬死不知情。

但在警方强大的心理攻势和GPS路线追踪下,司机终于崩溃,承认孙浩给了他一大笔钱。

让他在特定时间,将某个“特别沉”的垃圾桶单独运走,并暗示他不要多问。

根据司机指认的垃圾倾倒区域——一个大型垃圾分拣场,离枯井不远。

警方调动了大量人力,在恶臭熏天的垃圾山里进行了长达数天的翻找。

终于,找到了一个被丢弃的、与现场压痕初步吻合的折叠手推车,以及一些被撕裂的、厚实黑色塑料布的残片,上面检测出了刘硕文的生物成分。

饭店后厨一个偏僻的、很少使用的应急通道旁的杂物间里,也发现了被精心清洗过,但仍在缝隙中检出刘硕文微量血迹的地面。

证据链正在一步步收紧。

但还有一个关键问题:

孙浩是如何在不惊动其他人的情况下,将刘硕文从饭店的某个地方转移到垃圾桶的?

那个推车和塑料布,他是怎么带进饭店,又是怎么处理掉的?

大家又开始讨论。

有人认为孙浩有同伙接应,有人觉得他可能利用了饭店员工的疏忽。

这时,没有人忽略陆诚了。

印象改观。

人家不仅会抓贼,破案也是有实力的。

卫广军也看向了陆诚。

只见,陆诚再次拿出了那个之前被所有人忽略的、从墙根捡到的,不起眼的黑色塑料片。

放在证物袋里,一直在陆诚那儿,没人重视。

“技术队,能不能用显微镜和光谱仪,再仔细分析一下这片东西?特别是上面的网格状纹路。”

“好……试试。”

技术队虽然觉得这塑料片太太破,估计分析不出啥,但还是照做了。

结果出来,让人振奋!

那网格状纹路,经过高清还原和数据库比对,竟然是一种特定品牌、特定型号的大型折叠式露营行李袋内衬的防撕裂网格!

而这种行李袋,容量巨大,完全足够装下一个成年人,并且便于折叠携带,展开后质地坚韧,能有效防止液体渗漏!

“我明白了!”一名警员猛地一拍大腿,

“孙浩根本不是用什么推车和塑料布在饭店内部转运尸体!”

“他是直接用这种大号折叠行李袋,在杀害刘硕文后,将其装进去,然后冒充是大型垃圾或者自己携带的物品,直接拖到后厨垃圾堆放处,塞进了垃圾桶!”

“那个推车,是他抛尸时,在墙外使用的工具!”

“墙根的塑料片,就是行李袋在从墙外递进来时,被砖头剐破掉的!”

不仅他明白了,其他人也都明白了。

一切豁然开朗!

孙浩的整个作案流程清晰地呈现出来:

以吃饭为名将刘硕文骗至饭店隐秘处杀害。

用事先准备的大号折叠行李袋装尸。

冒充垃圾将尸体袋拖至后厨垃圾堆放处。

买通垃圾车司机将特定垃圾桶运走。

垃圾车将尸体运至分拣场。

孙浩或其同伙在分拣场附近接应,用折叠推车将尸体转运至枯井抛尸。

这个计划环环相扣,充分利用了环境和管理漏洞,心思之缜密,手法之大胆,令人咋舌!

这个孙浩,是智商在线的。

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陆诚一步一步,很容易的,顺藤摸瓜,破了案。

现在瞧他那淡定的样子,为什么会有种“破案大神”的感觉?

如果没有陆诚坚持他那条线,这桩案子指不定会走多少弯路。

想想确实有点后怕……

这案子后面就很简单顺利了,几乎已经是明牌了。

面对重新梳理后的、无懈可击的证据链和推理,孙浩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

他交代了因债务纠纷杀人的事实,并对整个抛尸计划供认不讳。

他特意选择了那种带网格内衬的结实行李袋,就是为了防止血迹渗出,却万万没想到,百密一疏,一片微不足道的碎片,成了揭开他整个完美犯罪画皮的突破口。

案件圆满告破。

整个刑侦支队上上下下,对陆诚那是彻底服气了。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观察力强”或者“运气好”能解释的了。

从最初在杂草丛中发现被忽略的转运痕迹,到提出凶手绕行抛尸的大胆假设。

从在墙根找到毫不起眼的关键物证,到自信坚持调查垃圾车监控,发现那几乎不可能被察觉的血点。

再到最后,凭借一片被所有人视为垃圾的塑料片,精准还原出凶手核心的运尸工具……

陆诚的每一步,都走在了他们思维的前面,甚至是指引出了一个他们完全没想到的方向。

原本以为陆诚是走错了方向,在自己的思路上钻牛角尖。

事实却截然相反,陆诚竟是对的。

真相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那个之前直性子的刑警,现在对陆诚竖起大拇指:

“我服了!真的服了!你这脑子,是真跟我们不一样!”

另一个老刑警感慨:“哎,办了那么多的案子,思维都固化了,还得是年轻人的脑子……”

可刑侦支队的年轻干警不在少数。

听到这话,他们脸臊得不行。

……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