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1/2)
85
基金会成立的第一个项目, 就是帮贺翩翩一直惦记着的林阿姨配助听器。
按理,资助对象应该经过重重筛选,但由于还在起步阶段, 前期制定的条条框框都是纸上谈兵,因此她们打算先主动接触资助对象,然后在摸索中实践, 实践中再完善。
不过林阿姨是个要强的人, 会不会愿意接受资助,贺翩翩心里没有底。
她和杨梅一道回了趟老家,先找吴学军和祝建平商量。
夫妻俩听说贺翩翩竟然不声不响地扯大旗, 成立了一个慈善基金会, 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和动容。
孩子们的世界越来越宽广,他们这样资质普通、能力有限的父母已经跟不上步伐了, 只能尽自己所能大力支持。
祝建平主动揽过了跟林阿姨沟通的任务:“我也是残疾人嘛,讲话有说服力。”
“爸爸……”
贺翩翩对于这个词有些敏感,在很多文字材料里, 她也下意识地避免使用这个词汇。
然而, 祝建平豁达地说:“这是客观事实, 没什么好避讳的,我知道你是体贴, 但如果过于在意这一点, 反而会让你想资助的对象觉得不舒服。”
刻意的避而不谈,达不到保护和尊重的目的, 只有坦然地、平等地对待, 才能真正将人拉出痛苦的深渊。
贺翩翩和杨梅受教了,重重地点头, 明白想要做好这一件事,只有同理心还远远不够。
不知道祝建平是怎么跟林阿姨聊的,一直以来将接受别人资助与伸手乞讨划上等号的林阿姨最终同意了。
接下来,就是陪着林阿姨就医,评估耳朵的情况,配置最合适的助听器。
贺翩翩忙得脚不沾地,就连贺荣和朱晴周末喊吃饭,都没空回去。
朱晴不太理解她对陌生人的操心劲儿,但毕竟是做好事嘛,她也不泼冷水,只说:“你开心就好。”
贺荣的精神追求也只停留在吃喝玩乐层面,与贺翩翩有壁,她操心别人,老父亲只操心她:“量力而行,别太累了。”
但贺翩翩像打了鸡血一样,每天内啡肽和多巴胺分泌满满,起劲地跑来跑去、忙前忙后。
当林阿姨终于配上助听器,再度听见这个世界的声音,激动地紧紧抱住贺翩翩时,她也陪着久久落泪。
那天晚上,她和祝逸辰坐在阳台上,面朝黄浦江,品着红酒。
酒带涩味,但心情相反。
他们坐标前滩,是刚刚发展起来的浦东地界,号称陆家嘴2.0,但远不到陆家嘴那样繁华,对岸是徐汇滨江,同样不是这座城市最繁华的地方。
不过即使还没有走到这个城市的最中心,没有达到俯瞰整座城市的高度,此时贺翩翩已然激动不已。
“我好像能理解那些积极加入救援队的人了。”她说。
很久之前,她在网上刷到过帖子,说是救援队的队员无一不是家境优越、事业有成,为什么会愿意无偿甚至倒贴去为陌生人冒险?有人分析,因为他们有钱有闲,又无不良嗜好,只剩下一点精神追求了。
现在贺翩翩多多少少能够理解到那一点。
“这种过好了自己的生活后,能有余力拉别人一把的感觉,真的让人迷恋。”
就像那句老话说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心潮如窗外的江水起伏,她微仰起头,抿了一口酒。
祝逸辰唇角含笑,伸手越过边几,揉了揉她的发顶,说道:“现在的你,也很让人迷恋。”
眼里有光,也浑身发着光。
被他凝视着,贺翩翩微微脸热,故意擡眉找茬:“我以为,以前的我也很让你迷恋呢。”
“当然。”他的眼神温柔也笃定,情话信手拈来,“你胸怀天下,而我的心里只有你。”
贺翩翩瞥他一眼:“祝总,那你的格局小了哦。”
祝逸辰对上她戏谑的目光,气定神闲地承认:“我没有格局,我只有老婆。”
她极为受用,笑眯眯地放下酒杯,侧身,双手托腮靠在边几上:“正好我格局也不大,只想把你迷倒。”
他喝了一口酒,倾身过来吻她。
.
经过林阿姨的同意,基金会全平台的官方账号上,推送了这个项目,在确保个人隐私的情况下,对外宣传求助通道的开放。
最初的一周,平台没有流量倾斜,发出去的帖子无人问津。
贺翩翩在特地成立的工作群里,有几分焦灼地发问:【我们是不是需要投放广告?】
群里的人还是那群人,多了杨梅和其他几个工作人员。
齐欢和闵婧七嘴八舌地开始讨论起来,这段时间她们也在积极拓展人脉,想跟人家学习慈善基金会的运作,因为截至目前,她们总体来讲,就像个小作坊那般小打小闹。
只有赵淇比较淡定:【别急,长期坚持的事,不在一朝一夕。】
这是一场马拉松,不是卯足劲冲刺一把,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越少的人需要帮助,才是好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