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2/2)
而‘纬线’上某一点到球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就是这条‘纬线’的纬度。北纬的度数为正数,南纬为负数。”
大姑:“从你画的这张平面图上,看出什么来了吗?”
小悠:“……(时间过去很久)穷尽我所剩无几的初中数学几何知识,我终于把换算的等式列出来了:
太阳高度角=90度-(当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但是这个等式只能用于北纬,因为南纬是负数,负数的话,这等式就得调整,该怎么调,我已经不想再去想了,因为我的大脑已经快冒烟了!”
大姑:“不用勉强你这可怜的小脑瓜了,前人已经帮我们写好了,你只需要上网一搜就有答案了!”
小悠:“果然有,还有现成的图,特别清晰明了,比我画得好看多了!大姑,那你还要我画图?你看我这画了涂,涂了又画,来来回回地折腾了这么久,累死我了!”
大姑:“我看你画得挺起劲的,就没忍心打断你!”
小悠:“……”
大姑:“嗯!咳!咱们言归正传!画了这么久的图,你知道了纬度与太阳高度角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了吧?”
小悠:“我可太知道了!(咬牙切齿)”
大姑:“呵呵!太阳高度角对于地球光照,有着重要的影响,还记得吗?”
小悠:“记得,角度越大,太阳辐射强度最大,也就越热,或者说是越温暖。”
大姑:“所以,回到你的问题,答案是,不是‘秦岭淮河线’划出了中国的南北,而是北纬34度上下的光照差异,导致了南北的气候不同,进而有了南北物产、习俗等相异的结果。”
小悠:“所以,是秦岭与淮河恰好一西一东处在这条纬度上,于是成了‘北纬34度’的代言人,变成了我们熟知的‘秦岭淮河线’——这不过是一个名字罢了!”
大姑:“嗯!”
小悠:“蛮有道理的!——嗯?不对呀!我不是在八卦吕后的婚姻吗?怎么上了一堂数学地理课了?”
大姑:“哈哈!既然已经开始听课了,不如再加一堂课如何?”
小悠:“什么课?”
大姑:“历史课!好像也不完全是历史,或者叫‘历史科幻课’或‘历史猜测课’比较恰当。”
小悠:“好奇怪的名字!大姑,为什么这么取名呢?”
大姑:“我们先来看看‘秦岭淮河线’附近的另一条比较特别的纬度线,那就是‘北纬30度’。”
小悠:“这有什么特别的呢?”
大姑:“‘北纬30度’主要是指北纬三十度上下波动五度所覆盖的范围,这条线贯穿四大文明古国(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中国)。”
小悠:“大姑,这让我想起了另一条比较特别的纬度线,那就是‘北纬37度’我记得之前逛超市的时候,有一种水果说是产自‘北纬37度’,当时售货人员非常热情地跟我介绍,说这是地球的‘黄金纬度’,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总之,夸得天花乱坠。”
大姑:“嗯!”
小悠:“‘北纬30度’跟历史的关系很明确,可是这跟‘科幻’和‘推测’有什么关系呢?”
大姑:“还记得我们之前聊到‘共工怒触不周山’时曾作出一个推测吗?”
小悠:“记得!您当时推测‘地轴’可能在那个时候发生了偏移。您当时还曾试过要计算‘地轴’偏移的角度,却因为资料太少了,无从下手。”
大姑:“嗯!但现在,似乎可以算了!”
小悠:“是跟我们这里聊到的‘纬度’有关吗?”
大姑:“嗯!”
小悠:“这怎么算呢?”
大姑:“我是这样想的,如果地轴发生了偏移,那么偏移之前,应该也有一个‘北纬30度’这样的贯穿文明的线。”
小悠:“哦!我懂了!选一个特定的历史跨度,将这一时期的历史遗址连成一个圆圈,就是这一历史时期的‘北纬30度’,然后那个‘30度’和现在的‘30度’之间的夹角,就是地轴偏移的角度。”
大姑:“嗯!”
小悠:“但是这就需要将所有的历史遗迹全都理出来,分类、标注,在地球仪上连线画圈——这可是一个大工程,而且现在的历史遗迹的数据可能还不够多,还需要等待新的考古发现……大姑,我不会相关的电脑技术,只能用原始方法手工一项项去画,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做,但我们现在时间不够用,毕竟我们这个故事讲了这么久,还只讲到您出生,而且现在还跑到支线上,离主线的远得很!”
大姑:“那这事就先放一放!等故事讲完了,再找时间。”
小悠:“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