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商(1/2)
王商
小悠:“大姑,接下来,继续说7号汉武帝和12号汉成帝两人的老爸了。”
大姑:“好!”
小悠:“说句题外话,这12号汉成帝是你家姑奶奶的丈夫,你是不是得管他叫‘姑爷爷’呀?”
大姑:“理论上是的,但我从未这么称呼他。”
小悠:“从你家姑奶奶这么算,西汉皇帝团,全是你家亲戚呀!”
大姑:“只是理论上而已,皇帝的后妃那么多,再加上皇子、皇女,以及他们的亲家……‘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只要你想攀扯,全国都能扯上亲戚关系。”
小悠:“我记得曾有一个‘六人定律’说,‘你和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可以通过六个人的牵线搭桥来建立联系。’——我估计在神州大地上,通过六个人不止可以建立联系,直接可以攀上亲戚了。”
大姑:“只是神州吗?那时候还有和亲,嫁的可都是宗室女,虽不是公主,可也是正经的皇族,与西汉皇帝是实打实的亲戚,比我这种亲戚关系靠谱多了。”
小悠:“全球都是亲戚?”
大姑:“有可能。当然这亲戚是广义上的。”
小悠:“既然如此,那就不叫12号汉成帝为‘你家姑爷爷’了。”
大姑:“正合我意!”
小悠:“7号的老爸,是XH06汉景帝刘启;12号的老爸,是XH11汉元帝刘奭(shì)。之前说过,他们两个寿命差不多,都是四十来岁;在位时间也差不多,都是十五年左右。但两个人留给儿子的摊子却不一样。XH06汉景帝是‘文景之治’的主角之一,而XH11汉元帝却是西汉历史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所以7号和12号接班之时,面临的是不同的政局。
通过大致的对比,可以发现,7号和12号的父母、成长及接班时的环境都不同。接下来,就是比较两人接班后的情况了。”
大姑:“嗯!”
小悠:“7号汉武帝,公元前141年继位,时年十六岁,而西汉这一年虚岁62岁。”
大姑:“12号汉成帝,公元前33年继位,时年十八岁,西汉这一年虚岁170岁,距西汉覆亡只剩40年。”
小悠:“两位皇帝登基,都是十几岁的青少年,我们现在18岁才算成年,大多数人才高中毕业,人生最大的事,不过是高考,而这里的两位,就要开始执掌江山了——这就是差距!”
大姑:“那个时候,他们虽然登基了,但是管理这个庞大帝国的,却另有其人,你没有仔细看资料吧?”
小悠:“哦!还真是!资料说,07号汉武帝刘彻即位初年,太皇太后窦猗房、皇太后王娡为代表的外戚势力在朝中有很大影响力,刘彻也必须‘奏事东宫’,也就是将国家政务向太后汇报。”
大姑:“竟宁元年(前33年)六月,12号汉成帝继承皇位,其母亲王政君被尊为皇太后,从此外戚王氏家族登上了西汉的政治舞台,也为后来的王莽乱国埋下了伏笔。”
小悠:“这么说来,在两位皇帝继位之初,朝政大权都在外戚手里,不过是不同的外戚,07号那时的外戚,有两家,一家是太皇太后也就是皇奶奶的‘窦’家,另一家则是母后‘王’家;而12号则是全在母亲‘王’家。”
大姑:“需要注意的是,12号的‘王家’,是12号汉成帝登基之后扶持的,其目的是为了抑制原有的掌权外戚和宦官;这跟07号不一样。”
小悠:“原有的外戚?是12号家老头的妻妾家的人吧?”
大姑:“嗯!不仅有外戚,还有宦官。不仅是12号父亲XH11汉元帝的外戚,还有爷爷XH10 汉宣帝的外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