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2/2)
大姑:“你别难过,你并不孤单,我也是!”
小悠:“‘我也是’?大姑,你这么聪明,你也理解不了吗?”
大姑:“是的,太复杂了,太抽象了!”
小悠:“活久见呐!大姑,你这个数学家的脑袋竟然也会说‘抽象’。我觉得这说明,这确实不是我的智商有问题,而是这个问题的问题。我再找找,看看有没有我能够理解的起源说。还真有,挺多的。
有的说:天干来源于古人对树木生长规律的观察。古人发现,树木每年都会长出新枝新叶,而旧枝旧叶则会枯萎掉落。天干就来源于树木相关的字形或字义。
还有的说:天干来源于中国远古神话。传说上古时期,天帝俊和天后羲和生了十个太阳,他们居住在东方大海里的扶桑树下,每天轮流升上天空值日,照耀大地。这就是‘旬’的由来。
还有的说:传说天干地支是黄帝时候的大挠氏所创,早在公元前2697年,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还有的说:传说黄帝苦战蚩尤,不能得胜,于是上天降下十种兵器,是为‘十天干’。
还一种说法,来自少数外国学者:有人观察到商朝的国王名字都含‘天干’,比如迁殷的‘盘庚’,再比如纣王‘帝辛’等,因此推测商朝是一个‘十大家族’的王国,各个家族轮流当国王。
还有一种说法:天干来自中国远古历法——传说中的《五行历》,那要上溯到结绳记事的年代。我们的老祖先最早用五根绳子记日子,每根代表73天,后来演化为五行;每根绳子的中间打结,总共分为10部分,这就是‘十天干’的来历。
还有一种说法,说十天干是源自古代的历法‘十月历’——这个历法将一年划分为10个月,而不是12个月,它每个月有36天,而不是现在的30或31天。而且这个说法有考古佐证:‘1978年,考古学家们在山西襄汾发现了一个大型城市遗址,根据碳14测年,确定这可能是尧的都城。’在这里发现了一座古老的观象台,现场情况表明‘当时的历法是一种《十月历》,每月36天,这是一种纯粹的太阳历。这套《十月历》似乎还流传了下来,直到今天,彜族和傣族至今仍然在使用《十月历》。’
还有一种最简单的说法:来自人的十个手指头,但解释不了为何把每个手指头都编上不同的名称。”
大姑:“这么多说法,你比较认同哪一种呢?”
小悠:“当然是最简单的了——十个手指头,我就喜欢这种简约美。大姑,你呢?”
大姑:“巧了,我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