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秦公主阴嫚 > 第 73 章

第 73 章(1/2)

目录

第 73 章

“这个小兔崽子!乃公就应该废了他!”刘邦在看到临江王传给韩信的书信后就骂骂咧咧。

阴嫚按了按自己被吵得发疼的耳朵心道, 刘邦这张嘴就算放到现代去也没人比得过他,他是怎么办到骂人不重样的?

“父皇,气大伤身, 莫要因为小人而伤了自己的身体。”刘盈在一旁劝导。

刘邦这才发现儿子还在场, 不知是不是为了维持自己在刘盈心中高大稳重的父亲形象,他不再骂人了, 而是坐下询问太子怎么在这。

“太子刚刚与我在一处, 看到了信件上的内容, 便一起来了。”阴嫚给自己倒了杯水。

刘邦这才注意到刘盈身上的衣服是农作时穿的衣服,脸上也有点脏。还别说,真有乃宫当年上山追兔子, 下河抓鱼的风采。

“公主怕是有失考量吧。太子年幼,若是不小心走漏了消息该怎么办?”周勃并不满意阴嫚的做法。

阴嫚扫了周勃一眼:“看都看了, 绛侯说这些又有什么用?”

陈平切入正题:“既然临江王有意联合诸侯上书驱逐御史督察,想必各路诸侯都收到了他的信件。接下来该如何还需细细商量。”

“商量什么?直接派兵灭了他就是。”周勃略带讥讽地看了一眼陈平。

陈平虽没说话, 但阴嫚觉得他也不怎么满意周勃。据说两人是因为当年的一场污蔑结下的梁子, 直到现在两人也是他看不上他,他瞧不起他的状态。

啧啧, 男人要是小心眼起来也没差多少嘛?阴嫚喝了口水继续听着。

周勃的话得到了其他将领的附和。毕竟打仗是武将们最拿手的事情,也是他们最容易加官进爵的途径。至于战争会给这个新生的国家带来什么,他们一概不想。

刘邦没有被武将的一边倒影响,手指摸索着茶盏,看起来另有他想。

“父皇, 儿臣以为天下初平当以休养生息为重, 不可轻易生战。”刘盈开口。

“难道放任临江王一直骑在咱们的脖子上?对这样不知感恩的人就应该狠狠地揍他一顿, 好让他知道什么该做不该做!”周勃摆出长辈的姿态,“太子您还年轻, 很多事情还不明了,就不要随便开口了。”

冷不丁被父亲的故交旧部怼了,刘盈有些束手无策。

难怪司马迁在《史记》里说让惠帝指挥功臣老将,无异于羊入狼群。别说刘邦了,她也不放心啊。

茶盏落在桌面上发出一声脆响,阴嫚擡眸看向周勃:“绛侯这是自比田文?”

在周勃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曹参已经打起了圆场:“田文乃魏侯托孤重臣,德高望重,我等粗人哪里能与其相提并论?”

“是吗?”阴嫚含笑,“我瞧绛侯那个样子还以为汉朝又要有一个田文呢。”

“田文再怎么样也是魏侯的臣子,所思所想皆是为了其主。”

经过这一问一答周勃明白阴嫚刚才是在说他居功自傲,藐视陛下和太子。他忙不叠地向刘邦解释:“陛下,臣绝无此意。”

刘邦摆了摆手大方道:“嗨,没事。方正刘盈这小子年轻,我将来也是要把他托付给你们的。”他又责怪阴嫚:“公主你也太较真了,老兄弟的,见到晚辈出错总要好心提醒。”

阴嫚默不作声。所谓听琴听弦音,其他人到底会怎么揣摩刘邦的话不在她的考虑范围。她只要替自己的学生找回场子就行。

“幸好子房你今天出来了,要不然我还真不知道去问谁。这事你怎么看?”刘邦问道。

张良自从到了关中后就修行道引之术,不吃五谷,不出门。阴嫚在见到张良的时候还好奇是哪股大风把这位吹出来了,现在想想应当是为了这个时候。

“良以为太子所言在理。罢兵不过一载,又要复兵,只怕会民怨四起,逃兵不止。反观临江王自项王战败后便一直养精蓄锐,衰兵对强兵,必败。”

“留侯所言甚是,”陈平赞同,“孙子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1]。’若能抓住临江王,此事便能和平解决。”

“有理。”刘邦捋着胡子,“可是怎么抓住他?让韩信骗他出来?”

“臣以为由楚王出面才是给了临江王形兵的理由。”陈平看向刘邦,“陛下您想,当年项王重利相诱楚王都不曾背叛陛下,临江王难道不会想到楚王会将此事告知陛下?”

刘邦:“那他没事弄着一出干什么?”

“一个正当的兴兵理由。”张良说道,“无论陛下召见他还是派楚王接见他,他都会借此编造出陛下逼他造反的假象,再以此诓骗其他诸侯,形成联军针对汉朝。”

“这个小贼!”刘邦骂了一句后问道,“那该怎么办?”

“依旧是擒贼先擒王。只不过要先请君入瓮。”

茶水在茶栈中荡着波纹,一圈又一圈,不知多久才会平静。

长沙国的冬天并不算冷,即使在隆冬也能看到苍翠的绿。仆从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准备祭祀所用的器物,生怕慢了一步就会被心情不佳的贵人们抓去出气。

别看他们只是小人物,但他们对这座王宫了如指掌。自从去岁关中来了几个御史后,大王的心情就越来越不好,训斥他们的次数也多了起来。这倒是没什么,反正就是被骂几句又不疼,权当听不见就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