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2/2)
闻凛连喜欢都能演出来的话,他又要怎么看出来呢。
只是,他看不出来的话,那闻凛应该也看不出来才是。
“那你没少听我刚来这时候的事吧。”闻凛道:“真没她说的那么混,这些不好的话少听。”
“我想听,不是林雪主动讲的,是因为我想听。听她讲那些话,我又能想起来十七岁时候的你。”梁嘉河说。
“啊,”闻凛愣住了,没想到梁嘉河说出这番话,难得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这有什么意思,没什么好听的,都是些陈年旧事,说出来掉面子。”
“怎么,”梁嘉河嘴角勾了勾:“可以跟林雪说,但是没有必要跟我说,是这个意思。”
好像误会的更深了。
闻凛知道语言解释着苍白,手机里翻出一堆资料放在梁嘉河面前:“这些年我身上发生的事儿全在这儿了,大到立功小到跟高远犯冲,一清二楚。”
他就这么摆在梁嘉河面前,最后又补充了一句:“谁都没给看,你是第一个。”
闻凛给他一张张的翻,从最近的事情到过去的事情,直到翻的刹不住车,最后,照片页面停留在警校毕业的一张合照上。
没什么特别的,合照上也就五个人,只是他们手里都拿着一张照片,有跟女朋友的,又跟家人的,然后闻凛拿着的那张照片,是十八岁的时候学校拍的梁嘉河,那是一张已经有些褪色了的照片,可是梁嘉河一眼就能认出来那张照片上的主人公是自己。
然后这次闻凛跟梁嘉河都沉默了。
闻凛自以为把这些年的经历稍微隐藏起来,只是没想到这张照片就这样出现在了梁嘉河的视线里。
警校毕业是闻凛人生中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像是一粒种子,经历了那么多的挫折与坎坷,终于等到破土的那一天,他也想留下些什么来纪念这个日子。
于是跟他警校里玩的最好的几个哥们儿拍了张毕业照,照片里的大家都穿着周正的警服,只是不同于拍证件照一般严肃,每个人都笑着,带着终于“熬出头”了一般的笑,各自都有着不同的姿势,有比耶的、有树大拇指的,各种各样的都有。
因为这张照片是给未来的他们的纪念,最后五个人都掏出了一张小小的四寸照片,正如梁嘉河看到的一样,有女朋友的,有亲人的,有兄弟的……只是,这些共同点是,照片上的那个人绝对是对他特别重要的。
于是闻凛也不再有隐瞒的意思,他近乎平静地回复道:“这六年,忘不了、也放不下的从来就不只有你一个人。”
他与梁嘉河没有一张合照,有的只是几张零零散散的照片,因为没有一张合照,他不能像别的同学一样指着毕业照或是合照说“这个人之前与我怎么怎么样,是什么什么关系”于是,闻凛也想跟他有一张合照。
那时的梁嘉河是十八岁的梁嘉河,而闻凛已经是二十二岁的闻凛了。
感受到气氛的不对劲,闻凛收回手机,在梁嘉河还略带错愕的神情中带着调侃又有些转移话题的意味说道:“你那时候18岁,真是好年纪。”
梁嘉河感受到了自己手上的颤抖,与这张照片对应一般,他想起了闻凛的那张学生证。
彻底离开那个地方上大学之前,梁嘉河收拾试卷的时候翻出了那张学生证,跟试卷不同的下场,学生证没有被扔进垃圾桶,反而被梁嘉河带进了大学,带进了往后六年里的日日夜夜。
所以当这六年里再有人提起闻凛的时候,他脑海里第一反应不是思索闻凛变化成什么模样,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依旧是他十八岁时候的样子,因为那个模样梁嘉河实在是看了太多太多遍。
“是。”他同样回应闻凛:“的确是好年纪。”
可是,这个又能证明什么呢?证明这些年闻凛也念着他,可是他一次家都没有回去过,他如果也想的话,为什么不回去?这些年变故很多,人也是会变的。所以他是曾经想过,但是过了这么多年,最终还是败给了时间吗。
两个人又沉默了下来,这顿饭吃的也索然无味。其实他们彼此都清楚,如果有些事不彻底说明白,不彻底解决的话,他们的关系依旧会是这般,无法前进,无法后退。
“你要回医院吗?我送你。”闻凛说。
“不用了,走路回去就行。”梁嘉河说。
“还是送你吧,刚好去医院有点事。”闻凛给他开了副驾驶的门。
“你生病了?”梁嘉河听见他说去医院有事以后条件反射问了一句,后面在细想,闻凛在医院认识的也有人,也不只有“生病”这一件事。
“哦,前阵子有点感冒,我去附近诊所拿点药就行,离你们医院近。”闻凛说。
梁嘉河“嗯”了一声:“生病了不要硬熬。”
闻凛看了他一眼说:“知道。”
分明自己才是硬熬的那一个。闻凛心里想,他能不了解梁嘉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即使现在当了医生了,可是多年来的习惯是没法改的。
“你一个人住吗?”梁嘉河问。
闻凛点点头:“我就住警局附近,你呢,这些年还一个人吗?”
梁嘉河坐在副驾驶,此刻正是红灯,这漫长的几十秒显得有些长,分明立刻就能说出的答案却让梁嘉河怎么也开不了口。
“如果我说不是一个人呢?”
绿灯了,闻凛愣了一瞬,没动,直到听见车后面传来的车鸣声才反应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