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渔业强国从七零开始 > 华新书店遇旧人

华新书店遇旧人(1/2)

目录

华新书店遇旧人

“土改来了, 他这种坏人还能逃得掉,早就吃枪子儿了,”宁富国解释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这件事给大家带来太大的阴影了, 所以才会这么反对。”

徐夏双眼亮晶晶, 一边举起温水瓶给宁富田倒水一边说:“支书,咱别把摊子铺太大, 先整个小的养殖池,等赚了第一笔钱, 大家自然就放心了。”

宁文附和道:“就是,反正这海塘是学生挖, 也不需要大家出力。”

徐夏重新坐回板凳上:“就是到时候需要有人定时去巡逻,这个还得找几个人。”

“这事情好办,大队干部排个表, 轮流去就行了,”宁富田说, “不过你们说, 咱们养什么好?海带?蛏子?”

徐夏摇摇头:“不,这些都卖不起价, 我们要养, 就养牡蛎。”

宁富田瞪圆了眼,长大了嘴:“牡蛎?那可是达官贵人才吃得起的东西。”

牡蛎从古至今都是名贵的海产品, 深受国内外有钱人的喜爱。

“没错, ”徐夏点点头, “如果咱们能大规模养殖牡蛎,一定能赚不少钱。”

听到能赚大钱, 宁富田高兴得眉开眼笑:“养、养、养,就养这个牡蛎,哈哈哈……。”

宁富田的笑声还没落地,郑小英就插嘴:“那这苗种从哪里买啊?肯定要不少钱吧?”

宁富田听到要花钱,直接被呛得干咳了起来。

宁文赶紧把搪瓷盅递上去,右手不住地拍宁富田的后背。

徐夏眨眨眼:“不用买,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

宁富田把搪瓷盅“嘭”地砸在桌上,催促道:“嘿,你还卖上关子了,快老实交代。”

“支书,你就别问了,这军令状我今天立下了,苗种我肯定能解决,而且不花一分钱。”

“不花钱”三个字可算是说到宁富田心坎里了,一张老脸笑得眼睛嘴巴都快看不见了:“好、好、好,我不问了。”

宁文哭笑不得,要不是她知道徐夏是个办事牢靠的,可不会这么轻易放过她。

“苗种这事就算了,”郑小英可不是个轻易能糊弄过去的,“可是你们会养牡蛎的技术吗?”

这下可真问到点子上了。

刚才还笑容满面的宁富田一下子被问住了:“我是不会,但是人徐夏肯定会吧。”

“她肯定会!”宁文不愧是徐夏的忠实捧场者,斩钉截铁地答道,“就没有我们徐夏不会的。”

闻言,宁富田和郑小英都目光灼灼地看向徐夏。

对上三个人殷切的目光,徐夏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这我还真没干过。”

“啊?”宁富田大失所望,“不会你说这么多干嘛,还和你们班主任说好了让学生们来挖海塘,这不瞎忙活嘛。”

“大爷,你别急啊,”徐夏拿手指着自己的脑袋说,“我只说自己没干过,可没说自己不会啊,这方法都在我脑子里呢。”

宁富田这才放下心来,右手不停地抚摸自己的胸口:“你这妮子,说话怎么大喘气,吓死我了。”

徐夏笑眯眯地说:“那不都和您学的。”

“那你快说说,这牡蛎该怎么养?”宁富田催促道。

刚才还闹哄哄地堂屋瞬间安静下来,伴随着煤油灯摇曳的微光,徐夏慢悠悠讲了起来:“牡蛎,也就是俗称的生蚝,其养殖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明朝的《蛎蜅考》也曾详细记载了插竹养蚝的方法……”

宁富田打断道:“你别掉书袋了,直接说重点行吗?”

徐夏一口气卡在喉咙里,咳嗽了两声,继续说起来:“插竹养蚝,顾名思义,就是把竹子固定在海里,等牡蛎附着在上面生长就行了。”

宁富田:“就这么简单?随便挑几根竹子插上就行?”

徐夏:“那倒也不是,这竹子嘛最好要选1.5米到2米长的,直径至少要有10,一堆6根捆成漏斗状,倒扣在海里……”

宁富田脸色越来越难看,解放大队这里,连烧火的木柴都没有,又去哪里寻那么多竹子,还有规格要求的。

郑小英也皱起了眉,一言不发。t

徐夏将这一切收在眼里,含笑说:“这是古代的插竹养蚝的方法,咱们未必就要照抄照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