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职场小白的契约逆袭 > 第96章 第96章 信任裂痕与暗夜守护

第96章 第96章 信任裂痕与暗夜守护(2/2)

目录

我摸出钥匙串,那把磨得发亮的铜钥匙在路灯下泛着钝光——上周三邹逸说“这锁用了十年,钥匙你收着”时,指尖还沾着咖啡渍,现在却连锁都换了。

我把钥匙往锁孔里捅了捅,严丝合缝的金属碰撞声像敲在心上,“咔嗒”一声,没开。

后颈的汗毛又竖起来了。

我贴着门缝往里看,黑洞洞的什么都看不见,只听见自己心跳声在耳朵里嗡嗡响。

上个月暴雨夜,我蹲在这门口等他,他撑着黑伞出现时,怀里还抱着台落灰的老笔记本,说“B区热力图数据在里面”。

现在门里安静得像口井,连老鼠跑动的声音都没有。

“邹逸?”我轻声喊,声音撞在铁门上又弹回来,“是我,晓萱。”

风灌进巷子,卷起几片枯叶打在脚边。

我摸了摸蓝丝带,丝质的触感还和上周系的时候一样,可门里的人却像被风卷走了。

手机在口袋里震了一下,是肖工发来的消息:“范姐,B区数据核对完了,误差在05以内。”我盯着屏幕上的字,突然想起邹逸教我看热力图时说的话:“数据不会撒谎,但用数据的人会。”

我站直身子,把钥匙串攥得生疼。

铁门的棱角硌着后腰,可比起心里的空,这点疼根本不算什么。

“无论你在哪”我对着门缝说,声音轻得像叹息,可每一个字都咬得极清楚——就像三年前签契约时,我在“风险自负”那栏按手印,指甲盖都快掐进肉里。

第二天晨会,我抱着新整理的项目文档走进会议室时,吴副总的目光又刺了过来。

我把文档推到他面前:“吴副总,这是按‘团队协作优化’调整的文档结构,所有外部数据都替换成了内部人工智能模型生成的版本。”

肖工抱着笔记本跟进来,镜片上没了咖啡渍,却沾着点蓝色印泥——估计是帮我赶工到半夜。

他把U盘往我手边一放,声音里带着点兴奋:“范姐,我把邹……那个专家提供的算法逻辑拆解了,人工智能模型能模拟出85的准确率。”他说到“邹”字时突然顿住,目光飞快扫过吴副总,又低头戳键盘。

吴副总翻文档的动作顿了顿:“替换数据源?出了问题谁负责?”

我把U盘推过去:“数据链路全程可追溯,审计部要查的话,随时能调日志。”手指压在“内部人工智能模型”几个字上,那是昨晚我和肖工熬到两点改的——邹逸教过我,最安全的痕迹,是看起来没有痕迹。

散会后,肖工跟着我回办公室,白衬衫下摆又从西裤里跑出来:“范姐,昨天审计部问我顾问的事,我就说……就说那专家是我在技术论坛上认识的,ID叫‘老周’。”他摸了摸后颈,耳尖有点红,“我还把论坛私信记录截了图,存你电脑D盘了。”

我心头一热,伸手帮他理了理衬衫下摆:“辛苦了。”

他眼睛亮起来,像小时候拿到糖果的孩子:“不辛苦!范姐上次帮我挡了吴副总骂,我……我总得做点什么。”说完抱着笔记本跑了,脚步快得带起一阵风,吹得桌上的文件哗哗响。

深夜十点,办公室只剩我桌上的台灯亮着。

键盘敲击声在空旷的楼层里格外清晰,我把最后一份报告点了“发送”,正准备关电脑,收件箱突然跳出一封匿名邮件。

发件人显示“未知用户”,正文只有一行字:“你的计划我已经看到,继续下去,我在暗处等你。”

我盯着屏幕,喉咙突然发紧。

邹逸的字迹浮现在眼前——上次他在便签上写“B区备用电缆在地下二层”时,钢笔墨水晕开了一点,像片小乌云。

这行字没有晕染,却带着股熟悉的利落劲,每个字母间距都和他敲代码时一样。

“我等你。”我对着屏幕轻声说,指尖悬在键盘上,终究没点“回复”。

窗外的月光漫进来,洒在键盘上,把“等”字的按键照得发白。

风掀起窗帘,吹得桌上的文件沙沙响,其中一张是邹逸帮我改过的热力图,边角还留着他用红笔标的“关键节点”。

手机在桌上震了一下,是肖工的消息:“范姐,我下班了,给你留了热奶茶在前台,记得喝。”我笑了笑,把奶茶杯上的便签揭下来——是他歪歪扭扭的字迹:“范姐加油,我们都在。”

月光把影子拉得老长,我收拾东西时,瞥见电脑屏幕上那封匿名邮件还亮着。

关电脑前,我又看了一眼:“我在暗处等你。”

明天会怎样?审计部的人会查到什么?邹逸说的“暗处”又在哪?

我拎起包走出办公室,电梯里的镜子映出我泛红的眼眶,可嘴角却往上翘着。

走廊尽头的监控探头还亮着小红灯,像只不闭眼的眼睛,可这次我没躲。

清晨的阳光透过玻璃幕墙照进来时,我站在办公室门口,手搭在门把手上。

门里传来打印机的“嗡嗡”声,混着肖工哼歌的调子——他总爱哼《阳光总在风雨后》,跑调跑得厉害。

我深吸一口气,转动门把手。

(下章悬念:门内的打印机吐出的文件上,赫然印着“邹逸”两个字,墨迹未干。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