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棋逢对手,智斗布局(2/2)
“辛苦马主任了。”我笑了笑,转身往办公室走,高跟鞋在大理石地面敲出清脆的响,“就是不知道他这份报告里,有没有提到b区居民的小三轮?”
背后传来文件纸页摩擦的沙沙声,我没回头。
阳光透过玻璃幕墙照在脸上,暖得有些发烫——但我知道,更热的仗,才刚刚开始。
我刚推开办公室门,手机在口袋里震得发烫。
解锁屏幕,是前台小刘发来的语音:“范姐,马主任十分钟前抱着牛皮纸袋冲进张总办公室了,那袋子鼓得像塞了半本《资本论》,他出门时耳尖红得能滴血。“
手指捏着手机壳边缘,我想起电梯里他藏文件的动作——果然是这招。
上周例会张总说“谁能推动b区项目落地就提副总“,马主任在茶水间摔了三个马克杯的动静,保洁阿姨都跟我学过三遍。
鼠标点击邮箱,果然躺着张总助理的会议通知:“请范经理11:30到第三会议室,全体中层参会。“我对着电脑屏幕扯了扯嘴角——他倒急着要当众撕我面皮。
第三会议室的投影仪亮得刺眼,我把U盘插进去时,马主任正端着茶杯跟财务总监套近乎,见我进来,茶杯底“咔“地磕在桌面上。
“各位,今天临时会议是因为有人举报。“张总推了推眼镜,把牛皮纸袋推到桌面中央,“关于范经理擅自接触外部势力,可能损害公司利益。“
我注意到马主任的脚尖在桌下轻轻点地,频率跟他当年在酒局上灌我红酒时一模一样——他紧张了。
“张总,我这儿也有份材料。“我按下播放键,会议室音响里传出我的声音,是上周五行业晚宴的发言录音,“汇通建设的每一步决策,都以公司战略为纲领。
就像b区项目,我们接触杨议员,是为了更精准对接民生需求,这是上周例会上您亲自批准的'民生公关方案'里的重点。“
录音里传来张总的笑声:“小范说得对,我们要做有温度的企业。“
马主任的手指“啪“地捏碎了一次性纸杯,褐色茶水顺着指缝往下淌。
他猛地站起来,椅子在地面划出刺耳的声响:“这、这是断章取义!“
“断章吗?“我调出录音时间轴,“从您提议'应该和政府保持距离',到张总拍板'特批范晓萱直接对接民生代表',全程72分钟。
需要我播完吗?“
财务总监推了推眼镜:“马主任,你这份举报信里的'擅自',好像和会议纪要对不上啊。“
马主任的脸从红转白,又从白涨成猪肝色。
他抓起桌上的文件袋,转身时撞翻了椅子,“哐当“一声响得整个楼层都能听见。
张总皱着眉看他背影消失在门口,转头冲我点头:“小范,继续推进项目。“
我收拾U盘时,掌心沁出薄汗——这招“以彼之道“,我在办公室熬了三个通宵整理会议录音,就等他这封举报信。
下班时,刘局长的秘书陈林打来电话:“范经理,局长说今晚八点,老地方茶楼见。“他语气里带着点得意,像猫玩够了老鼠才肯下口。
老地方是间藏在巷子里的青砖茶楼,我推开门时,刘局长正翘着二郎腿拨弄茶海,面前摆着个雕着蝙蝠的红木盒子——他最爱这种“福在眼前“的俗物。
“范经理最近挺能折腾啊。“他端起茶盏,茶烟模糊了他的眉眼,“杨议员都替你们说话了,审批是不是该......“
“刘局长,我这儿有份市场调研报告。“我把文件夹推过去,“b区项目若能在年底前落地,预计带动区域Gdp增长0.3%,创造1200个就业岗位。“我指着数据图表,“您看,施工队大多招本地农民工,建材采购80%来自区内企业——这政绩,可比......“我扫了眼那个红木盒子,“比其他东西实在多了。“
他的手指在文件夹上顿了顿,茶盏放回桌面时碰出清脆的响:“范经理倒是会算账。“
“都是替局长算的。“我站起身,“如果没问题,明天我让陈秘书把批文模板送过来。“
走出茶楼时,晚风卷着槐花香扑在脸上。
我摸出手机看时间,八点十七分——比预计的“谈判“时间少了十三分钟。
刘局长刚才摸文件夹边缘的动作,和我爸当年看彩票开奖时一模一样——他心动了。
回到办公室时,桌上摆着个银色U盘,附了张便签:“周秘书送来的,说是重要文件。“字迹是邹逸的私人秘书小周的,我认得她的连笔字。
插入电脑,输入他教我的十六位密码,屏幕跳出一行字:“别让他们牵着鼻子走,我在等你下一步行动。“后面跟着串航班号,cA1286,11月15日从纽约起飞——那是他常坐的航班。
我盯着航班号看了会儿,抽出抽屉里的策略本,钢笔尖在“项目推进计划“后重重画了道线。
窗外的霓虹灯透过百叶窗洒在纸页上,把“主导者“三个字照得发亮。
键盘敲击声在空荡的办公室里回响,我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清晰——邹逸要回来了,而我,得让他看见,那个曾经被警告“知道太多“的职场小白,已经能独当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