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芝麻糖(1/2)
不过抱怨归抱怨,石柏川和清竹都是热心肠的人。对于上门请教的邻里,清竹总是耐心细致地讲解,从芝麻的挑选、淘洗、炒制火候,到磨制的技巧,毫无保留。石柏川则负责演示如何推磨,以及如何掌握磨酱的干湿程度。
当然,也闹出不少笑话。
村东头的刘二柱,性子急,炒芝麻的时候火开大了,结果芝麻炒糊了,磨出来的酱一股焦苦味,气得他把磨盘都给掀了,引来一阵哄笑。
前院的张奶奶眼神不好,炒芝麻的时候没看住,炒得半生不熟,磨出来的酱带着股生芝麻味,口感也粗糙,她还不死心,以为是自家磨盘不行,天天来借石柏川家的磨,磨得石柏川看见她就想躲。
还有李家嫂子,听了清竹说要“干磨”,结果芝麻炒得太干,一点油星都没逼出来,磨了半天还是芝麻粉,气得她直跺脚,跑来找清竹理论,以为清竹藏了啥诀窍没告诉她。清竹只好又炒了一小锅芝麻给她做示范,告诉她炒到什么程度才算“出油香”。
虽然过程磕磕绊绊,但还真有几家成功做出了像模像样的芝麻酱。王大婶就是其中一个,她手脚麻利,记性也好,回去后依葫芦画瓢,还真磨出了一罐香喷喷的芝麻酱。她特地装了一小碗给石家送来,非要清竹尝尝。
“清竹妹子,你尝尝!咋样?跟你家的比差不差?”王大婶一脸期待。
清竹尝了尝,笑着点头:“不错不错!王大婶你这手艺可以啊!比我们第一次磨的强多了!”
王大婶乐得合不拢嘴:“还是妹子你教得好!以后咱村可不用愁没芝麻酱吃了!想吃,自家磨!”
渐渐地,石家村自制芝麻酱的人家越来越多。偶尔走在村里,能听见谁家传来“吱呀吱呀”的石磨声,伴随着阵阵芝麻香。孩子们更是高兴,这家尝点麻酱拌黄瓜,那家吃口麻酱抹馒头,一个个吃得满嘴流油。
石柏川的“磨酱秘方”也成了村里的一段美谈。大家都说石柏川娶了个好媳妇,不仅人长得俊,心眼好,还心灵手巧,带动了全村的“美食事业”。
石柏川听了,嘴上谦虚着“都是清竹的功劳”,心里却美滋滋的。虽然因为“教学”和借磨盘,他多受了不少累,但看着邻里们因为一罐小小的芝麻酱而露出的笑容,他觉得这累,也值了。
清竹则更是欣慰。她没想到,自己一时兴起的尝试,竟然能给平静的小山村带来这么多乐趣和话题。这大概就是乡里乡亲的好处吧,一家有好东西,大家一起分享,一起学习,日子也就这么热热闹闹、有滋有味地过下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