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边塞(1/2)
第189章边塞
这一年秋天,郑注与李训的势力空前膨胀,朝中局势瞬息万变,人心惶惶。
九月二十六日,右神策军中尉王守澄被升为左右神策观军容使,兼十二卫统军,以虚名尊之,实夺其权。
十月九日,王守澄被赐毒酒,死于家中。
至此,元和末年遗留的弑君逆党被尽数铲除。
消息传到光王宅,晁灵云开心不已,满心欢喜却无人可说,只能在安正院里摆下酒菜,与李怡分享这个喜讯。
“王守澄这个人,就是个大奸贼、大禄蠹,他死了,我替圣上高兴。”晁灵云兴奋地与李怡碰杯,一口气饮尽杯中酒,满面红光地笑着,“十三郎,你怎么那么冷淡,也不陪我高兴高兴。”
“好好好,恭喜你。”李怡无奈地斜睨她一眼,陪她饮了一杯。
“哼,阴阳怪气。”晁灵云撇撇嘴,主动夹了一片生鱼脍喂他,“我就知道,只要一提王守澄,肯定会勾起你的心病。这老贼是让我们有过隔阂,可这事都已经过去了,哪怕过阵子李大人会回京,我……我也保证不再和他那边有往来,行不行?”
李怡默默嚼着鱼脍,盯着晁灵云的脸,久到让她忍不住摸摸脸颊确认有无异样,他才慢条斯理地开了口:“圣上恨朋党,比恨藩镇更甚,就算王守澄死了,你的李大人也回不了京。”
晁灵云鼓着嘴,恼火地瞪他一眼:“我高兴也不光是为了李大人。我知道圣上的抱负,看他如今雷厉风行地铲除阉党,我是打从心里为他高兴。”
李怡对晁灵云的话不置褒贬,为她夹了一筷子羊肉,又替她杯中斟满酒:“王守澄是生是死,与我无关,只要你觉得高兴就好,我这里有另外一件事要对你说。”
“什么事?”
李怡对上晁灵云充满好奇的眼睛,顿了顿,才道:“最近我打算让康承训去一趟回鹘,送一批物资给我阿姊过冬,你想不想去?”
晁灵云没料到李怡真的肯让自己出远门,一颗心激动得砰砰直跳:“我当然想去!如果去的话,我大概何时出发?”
“如今商队正在备货,我让康承训帮你打点行装,如果一切顺利,月底即可启程。”李怡看着晁灵云兴高采烈的模样,小心藏好眼底的落寞,“离开我和温儿、瑶儿,就那么高兴?”
“就小别一阵子,怎么能叫离开你们?这明明是两码事。”晁灵云忍着笑意,白他一眼,“开口的是你,泛酸的也是你,好没道理。”
“我就是不想跟你讲道理。”李怡刮了一下她的鼻尖,正色道,“等见到我阿姊,你就多陪她说说话。她远离故土多年,受困于回鹘金帐,因为王权更叠换了几任丈夫,身为女子的辛酸血泪,对我这个弟弟她又肯道出多少?你是我见过最可人的一朵解语花,一定能为她驱散不少忧愁。”
晁灵云听李怡说的伤感,不由握住他的手,柔声道:“我哪有你说的那么讨人喜欢,但身为女子,光听你一席话,就知道太和公主这些年过得有多辛苦。在我出发前,你就多和我说说她的习惯与喜好,等我见到了她,一定会想方设法让她开怀。”
原本离别是一件让人伤感的事,因为有了李怡的嘱托,晁灵云心里记挂着太和公主,反倒将她对儿女的牵挂冲淡了几分。
十月末,前往回鹘的商队如期成行,晁灵云别过李怡与儿女,换上男装,跟着康承训的商队离开了长安。
从长安前往回鹘,要先到大唐边塞的振武军镇,再过东、中、西三座受降城,从漠南走参天可汗道抵达回鹘。此道修于贞观年间,沿途设有驿站六十八处,供南北往来的使者和商旅补给。
这一路风餐露宿,毋庸赘述。边塞本是苦寒之地,在冬季更是朔风如刀、严寒彻骨,遇到路途险阻之地,马队几乎寸步难行。
十一月下旬,晁灵云一行抵达位于振武镇的东受降城。此城设有绢马互市,商队因此驻扎下来,预计要等过了年,参天可汗道开始冰雪消融时,才会正式出发前往回鹘王庭。
这天晁灵云照旧跟着康承训,与几名胡商见面,酒足饭饱后从酒楼出来,就看见一支振武军浩浩荡荡地从他们眼前跑过。
康承训冷不防被飞扬的尘土迷了眼睛,不爽地抱怨:“瞎跑什么呢,这么兵荒马乱的,外头打起来了?”
“嘘,郎君可要小心言行,”一旁的胡商善意地提醒道,“最近巡边使正在城中,全城军民都不敢大意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