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鬼使神差 > 第33章 鹤县迷途(1)

第33章 鹤县迷途(1)(1/2)

目录

第33章 鹤县迷途(1)

鹤县是复承国中一个不起眼的小县城,城中只有两家医馆,两家医馆还是开的对门。

丰药堂坐堂郎中沈安,医者仁心,县中谁家贫苦看不起病的,只要到堂中来,他都会慷慨相助,分文不取。

而百草屋的坐堂郎中霍取财则恰恰相反,人如其名,凡到他堂中治病的,病总是好得慢,一副药能分两次吃的,绝不一次开完。

反正多来一次,多收一份钱。

百草屋生意不差,用的都是从外地进来的名贵草药,丰药堂中的药则是沈安趁着一周一次的闭馆日外出采买的。

百草屋虽然富丽堂皇,但来看病的人却不多。

鹤县中人人都知道,沈安郎中宅心仁厚,医术最为高明。

民间皆传,在百草屋需要五天才能治好的病,在丰药堂问诊只需要三天就能痊愈。

但丰药堂堂中破旧,许多有钱人都不大爱去,久而久之,便有了“富贵百草来,没钱丰药去”的说法。

尽管如此,百草屋的郎中还是不知足,因为嫌沈安拉低药价,抢他生意,平日里常常为难他。

这日沈安照例趁着闭馆日,到县城外的山上采药,回程途中偶遇“清心草”,费了些功夫。

清心草是极其珍贵的药材,治疗外伤一草见效,在市面上都是千金难求。此草生于悬崖峭壁,沈安羸弱,采到药时天已黑了大半。

再从山中赶回县城,没有马车,只有一双腿,紧赶慢赶的才在子时之前赶回家。

才从包袱里掏出钥匙,脚下突然一软,低头看去,竟是一个人!

沈安吓得连忙后撤两步,神情紧张的蹲下查看。

竟是一个黑衣少年!

这大半夜的,一身黑衣倒头睡在大街上,换谁也看不见呀。

沈安生怕自己刚才那一脚把人给踩坏了,于是连忙上手摸一通,结果摸到一手的血。

沈安心一提,不由得他多想,立即把少年给扛回了家。

点上烛火,才看清少年模样。白皙的脸庞上染了大半的血,他眉头紧蹙着,身上戾气尤为沉重。

沈安赶紧端来一盆温水,用毛巾擦去少年脸上的血渍后,又解开他的衣带,为他擦拭身上的血渍。

可怜的少年,身上刀伤、淤伤触目惊心,沈安从未见过如此惨烈的伤势,若非那少年的眉宇还时不时动一动,沈安真要觉得他已经死了。

擦去身上的血迹,沈安才得以看清这少年的伤口。

少年胸口有一道很深的致命伤,按理说,刀刺穿心脏,人必死无疑,但这位少年……

沈安心存怀疑的瞥了瞥那少年,然后掀起衣袖,手指轻撚少年手腕。

这脉一把,瞬间将沈安吓着了,木凳一倒,人连连后退。

沈安心慌:“这、这少年,没有心跳,没有脉搏!”

那岂非是具尸体了?

可那少年眉眼处,分明还在动!

沈安怀疑是自己把脉时出了差错,于是强行平复心情,又走到床边。

他扶起木凳,坐下,深呼吸。

又摸上少年脉搏。

虽然有了心理建设,但沈安的心还是咯噔一跳:“这少年……确实没有活人迹象,可他为何眉眼处还在动呢?”

曾在鱼贩子手上看到过,被斩成两半的鱼还拼命跳动,不久后才彻底安静。

人也会如此吗?

可从扛进屋,到现在擦拭完血渍,已经过去许久,再顽强的生命也该停歇了。

沈安望着那触目惊心的伤口,心隐隐抽痛起来。

医者仁心,万物皆有灵,若见死不救,岂非逆了医者天职。

于是沈安起身,从包袱里拾出才采到的清心草,再配上几味治疗外伤的药材,研磨在一块后,沈安小心翼翼的为少年上药。

少年虽在昏迷,却还感知得到痛,不时发出低吟。

清心草不多,只够治疗胸口致命伤。

于是沈安又把家里备着的草药都翻了出来,连夜捣药,为少年外敷大大小小的伤口。

少年的衣服上,早就被刀剑划得破烂,又沾有大量的血,不能再穿了。

于是为少年包扎好伤口后,沈安便找来自己的衣裳给他换上,那换下来的旧衣,他则清洗后晾在了后院。

沈安家中本就不富裕,衣裳都是缝缝补补穿了好几年的。

昏迷不醒的少年穿上白衫……总觉得有些不大吉利,而且沈安的衣裳在他身上,略显小了些。

于是沈安翻出家中钱币,准备第二天上街上采购一番。

第二日清晨,沈安匆匆到丰药堂中取药。

虽然家中备了些,但大多数药材还是存放在医馆里的。

沈安心想着:“今日出门前看过少年脸色,比前一天晚上要好很多,今日再熬一副汤药,明日应该就能醒了。”

备药时,一女子走了进来,手中抱着一篮鸡蛋,探头寻着沈安。

见沈安在药库忙着,展露笑颜,唤道:“沈郎中!”

沈安擡头,一眼便认出了那是李家的小女儿。她父亲患有腿疾,一换季便发痛,前些日子来找沈安问诊,竟两天给医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