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9 章(2/2)
李逾明辞去兵部职务后,只上书禀明离京日期,李宜鸣准了他的奏折。两人未面对面亲□□流过李逾明离京之事。
李宜鸣冷笑,说:“几十年的兄弟之情在他心里比不上一个女人的几句挑拨,宁愿什么都不要,只带这个女人走。”
李宜鸣从李逾明回京后,对他的态度就十分冷淡,全然没有之前的亲密,重要事情不再召他进宫商议,一副要疏远打压他的样子。凌灵从中劝过,但无作用。
“逾明性子就是如此,陛下该知道的。”凌灵淡淡地说,“他真心对谁的时候,哪次不是付出十二分的心。”
凌灵没有说出想说的全部,心里想的是,他当初追随扶持你的时候,不也是命都可以不要吗。所以她劝他适当给赵雪青一些封赏,承认她的功劳,把这件事揭过去不提。但李宜鸣不愿意,现在闹成这样是情理中事。
“走了才好。”李宜鸣依然生气,不忿道,“自从赵雪青出现,他就跟着了魔一样,被她牵着鼻子走,把我的所有劝诫抛掷脑后。这样的人,我以后如何敢信他用他。”
凌灵没有再说什么。
*
昌平四年,岭南官员汇报李启鸣在府内私造兵器,大肆招募人才,已有不轨之心。
李宜鸣看了奏报,决定派人去抄了他的府邸,取了罪证,把他押解进京杀头处置。
谁知,他派出去的人出发没多久。一次,他在京外避暑行宫围猎解闷时,突遭蒙面人闯入猎场行刺,侍卫保护不及,他中了一剑。
几日后,李宜鸣从昏迷中醒来,得到李启鸣起兵谋反的消息,他已拿下岭南三城,现往北进发。李宜鸣预感自己伤势沉重,时日无多,此时他的太子才不过十二岁,于是连夜下了一道密旨让人送去溪南:太子即位,请旭王立即进京平叛辅政。
李逾明接到密旨大惊,立即动身,先是带兵剿灭李启鸣的造反队伍,后进京帮小皇帝稳定局势。
一切平稳,才接赵雪青与子女进京,开启为时八年的摄政生涯。
此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