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雪青记事 > 第 126 章

第 126 章(1/2)

目录

第 126 章

夏国求和,胡国想要欣然接受。李逾明为了分散赵启言的压力,给胡国出主意,让他们尽量拖着,多谈判几轮,争取更多的利益。

于是两国交涉了一个多月,胡国垂涎夏国战马多年,这一次便提出要仓城以及两千匹战马,才能答应议和。

两线作战,夏国国库告急,早已无力支撑,高贺考虑后同意了。

赵雪青身体无大碍,在胡国修养了一个多了月,虽还有些虚弱,但一心只想和李逾明回安宁城去找父亲。

正好胡国得了仓城,从仓城绕道到另一个国家,不用经过夏国领土就能回大都。

夏国胡国议和完成后,李逾明便带着赵雪青回大都,同行的还有胡国和亲公主竹花忆。

到了大都境内,李逾明让一队人马送竹花忆去云京,自己则和赵雪青到前线找赵启言。

*

父女俩都曾以为再也见不到对方,相见后自是久久拥抱,又哭又笑,感慨良多。

前线战士见李逾明归来,士气大振,尽管夏国已派人过来提出议和,他们还是在李逾明的带领下一鼓作气又夺了四城,至此已夺了夏国十来座城池。

赛维达此时也从北方赶回,以前他是非常反对和都国开战的,这一次却想继续作战。经过大半年的做战,高贺已明白都国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派纤细过来扰乱朝政,他中了赵雪青的离间计,错怪了赛维达。

赛维达虽中了美人计,但他忠心耿耿,并不是内奸。

但败局已定,无力回天,高贺决定还是尽快议和为上,于是多次派出使臣来到安宁城表达和谈的愿望,说什么条件都可以考虑。

李宜鸣新帝登基不过半年,便主动发起一场大战,他虽全力支持这场战争,但也不愿在北方战线投入过多钱财和精力,牵制住其他事件推进。夏国求和,他决定适可而止,见好就收,也下旨李逾明尽快接受议和。

李逾明接到旨意,开始和夏国谈判议和,争取能取得最大的利益。他首先要求夏国释放被扣留的李祥等一干人等,夏国应准。

后来,他考虑到两国闹成这样,李德林的日子必不好过,在谈条件时,提出要接李德林回大都。李德林此时已怀孕八月,即将临盆,高贺以为李逾明故意想把孩子当作质子养在大都,用来以后要挟夏国。

这是常用的政治手段。

他想要尽快结束战争,万般不舍,无奈最后还是同意了。

后来,等李德林到达安宁城,李逾明赶去接她,见她挺着大肚子,大吃了一惊,询问她的意见说:“德林,我不知道你又有了身孕,这种情况你是想留在大都还是想重回夏宫?”

“我愿意回大都。”李德林毫不犹豫地说。

在夏国这几年,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差,总之平淡如水。她和高贺的关系在李逾明凤凰城时已出现不可挽回的裂痕,两国开战半年,高贺没去看过他一眼。

在两国战事面前,感情无足轻重,何况她确实更想回都国,只是要和女儿分开,让她难受不已。

“也好。现在陛下登基,你回去自己建府,独自居住,比在夏宫自在多了。”李逾明说,“你安心把孩子生下来,我再带你回去。”

*

回到大都,李逾明和赵启言依然在前线指挥作战。赵雪青和父亲见了一面之后,返回后方,住进安宁城的守备府,但战事平稳,胜局在握,她并不怎么担心。

进入议和阶段后,李逾明派足够的兵力,留赵启言镇守前线,自己则回到后方坐镇,主理和夏国外使的谈判事务。

在守备府内,两人分开居住。闲暇时候,李逾明常常到赵雪青房内来,一呆半日,赖着不走,赵雪青有所顾忌,有一日终于忍不住说:“你不要总往我屋里来。路上没有办法,别人又不认识我们无所谓。现在到了安宁城,身边都是熟人,你还这样,别人看到了,你们男人无事,说的都是女人不自重。”

两人虽一路逃亡回到大都,但从始至终,赵雪青从未松口要和他重新开始。

李逾明想浑水摸鱼,把以前的事情揭过不提,装聋作哑说:“我们本就是夫妻,他们看到了能说什么?”

“什么夫妻?前年冬日你把休书交到京衙,人尽皆知你已休了我。去年又专门把休书送到我手上,我们早就不是夫妻了。”赵雪青说。

“休书我只是随便写的,私自印了王府的章,没有给宫里和礼部备案,做不得数的,你还是我的王妃。”李逾明说,“反正休书你现在也丢了,就当没有过。”

那份休书被赛维达收起来了。

“宫里和礼部的事情平头百姓不知道,但当初你要休我,京城闹成那样,别人可都是知道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